艾小羊
虽然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但在养育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他们性别的差异,尤其在攻击性这一点上。
小橙是儿子,小美是女儿。作为男孩,小橙不算会打架的,跟小男孩抢玩具的时候还比较怂,但他面对女生是另外一种样子。他六七岁的时候,我带他跟闺蜜的女儿一起玩。晚上,闺蜜很伤感地对我说,小橙趁我们不注意,打了她女儿,还威胁她不许告诉家长。
“男孩天生就有攻击性,女孩在这世界上成长,真挺不容易的。”当时我女儿还没出生,不太理解她这种伤感,觉得至于嘛,不就是两个小孩闹着玩。
后来女儿出生,我开始慢慢觉得男性对于女性的攻击欲是与生俱来的。从孩童时,男孩就热衷于攻击弱小,从水淹蚂蚁窝,踩死毛毛虫这种行为里获得快感,而女生则很少参与这样的活动,她们的破坏欲最多体现在摘树叶、摘花。
我朋友黄小姐采访过一位男导演,问在北京长大的他,童年时关于这座城市最浪漫的回忆是什么。他说“跟小朋友拿着木剑打架,忽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就在大雨里跑啊打啊……”黄小姐启发他,我们是一本女性杂志,有没有更温情的浪漫,比如某一天的落日黄昏或者春天柳絮飘扬里的一场散步什么的。男人想了半天,摇摇头肯定地说:就是在大雨天打架最浪漫。
一个笃信进化心理学的朋友说,如果从人类分工的最初,就是女人去打猎,男人摘果子,男女就会进化出跟今天完全相反的性格。
这个观点虽然可以佐证波伏娃的“女人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形成”,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单凭某一届父母的努力,根本无法改变直男的攻击性。
小橙有个这么女权的妈妈,我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告诉他怎样看待女性的软弱:软弱只是女性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但不构成你去攻击她们的理由。
从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帮我做家务,自己做早饭,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与其他母亲喜欢培养女儿的家务能力不同,我特别热衷于培养儿子的家务能力,反倒对女儿采取爱干不干的放养态度。
然而即便如此,在他们相同年龄的时候,女儿系的鞋带还是比儿子的好看,她洗的小袜子还是比儿子洗得白。
做家务这种天赋,在我很不情愿的状态下,还是遗传给了女儿。
女儿6岁以后,我们对她最重要的教育是如何成为一个泼妇。因为她在现实生活中慢慢遇到越来越多来自同龄男生的攻击。
坐在她身后的男生上课揪她的辫子;她同桌的男生骂她是个傻X,还有一次,男生趁她不注意,把削尖的铅笔刺进了她的大腿。
我们告诉了老师。老师把男生叫去办公室,男孩哭得像找不到妈一样。他虽然错了,却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欺负女生只是出于欺负弱小的本能,他觉得自己并无恶意,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忍不住要这样做。
人性的善,是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人性的恶,是不经意的一次抬手。
对此,老师也只能无力地对女生解释,你们离谁谁谁远一点,他爱打人。
但离得远一点真的不是逃避吗?
有一次,我尝试对小美说,如果有个男生把痰吐到你的桌子上,你就往他的桌子上也吐一口。
小美说,那多恶心啊。
“是很恶心,但如果你不这样做,他没尝过被别人恶心的感觉,会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反击他,其实是帮助他。”
这种讨论越来越多,我发现小美慢慢变了。有一次她写作业慢了点,我忍不住敲了一下她的头,她跳起来给我肚子上来了一拳。打完后她自己也懵在那儿,一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做了什么的模样。
已经溜到嘴边的指责被我硬生生地咽下去。如果你想让女儿学会还击强权,就要从自己开始,不要做那个无法让她还击的强权者。
·对于儿子,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是“让着一点”,因为本身就具备攻击力量的人,要做绅士。
·对于女儿,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打回去”。柔弱的人只有让自己坚强,才能成为这个世界上富有存在感的一部分。
逃避、容忍、从侧面解决,是女孩面对强权,天生就会的本领,与其说它是解决办法,不如说是人性中原本的懦弱,自欺欺人的一种呈现方式。
除掉那些极端的暴力,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女孩都可以用最直接的方法怼回去。
小美经常跟我探讨一个问题:我打不过男生,他们力气大。但我告訴她,如果你够凶,他们就不敢打你,或者说根本就忘了还可以打你,他们也不是亡命之徒,只是普通的男孩,有着男孩欺软怕硬的小毛病。
一天我碰到小美的老师,老师说你这个女儿不得了。男生往她碗里扔张纸,她马上吐一口痰在人家碗里,搞得男生没办法,跑来跟我告状。
“当你敢往他碗里吐痰,他也只能跑去告老师。”这是我很想对所有女孩说的话。
我们传统的教育里,很少教会男孩宽容,也很少教会女孩坚强。相反,我们会让原本有攻击性的男孩,再坚强一些,原本懦弱的女孩再温柔一些。
这样真的好吗?
就像你告诉一个深陷情海的姑娘,努力去找,总能找到你的白马王子。事实上,白马王子根本不存在,治愈情伤的唯一办法是你不再把感情当回事,你的人生有10件重要的事,感情只是其中排名并不靠前的一件。
发现男生心里浪漫、平和、容忍的种子,女生心里勇敢、正义、坚强的种子,去养护它、赞美它,让男孩更绅士,女孩更泼辣。才是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让我们生命中理所当然的那一部分更加茁壮,直至畸形,而是让生命中所有的光亮与潜能,全部被激活,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另一面和人生无数多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