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阶梯式作文教学的策略

2018-10-20 05:47朱正霞
文理导航 2018年19期
关键词:破格升格

朱正霞

【摘 要】眼下,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常常拘囿于“程式化”“模式化”的樊篱之中,趋于一种盲动、随意的个性张扬,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在低谷中徘徊。

本文力图以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改的突破口,从“入格、升格、破格”三个阶梯来探究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旨在摸索并建立一个系统、规范、实用的作文训练体系,得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素质。

【关键词】阶梯作文;入格;升格;破格

前言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这里的“慢功”有一种基本含义: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指导学生作文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阶梯式作文教学法”为使七年级学生能掌握作文得分基本点,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从心理上和技法上不怕作文,稳步迈上作文的第一个阶梯:入格;为使八年级学生能掌握作文得分增长点,进一步学会写作文,升上第二个阶梯:合格;为使九年级学生掌握作文得分兴奋点,写出好作文,升上第三个阶梯:升格;而中考复习中则可升上第四个阶梯:破格,抢占作文得分的制高点。最终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能走出随意性、盲目性。做到心中有阶梯、脚下有阶梯。

鉴于此,笔者就阶梯式作文在初中三年循序渐进的教学状况下谈几点肤浅的思考。

一、避传统训练之短,扬阶梯模式之长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有言:“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與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可见,阶梯式作文教学模式,合乎教学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可以用两个比喻形容,一是“叫花子打拳——没套路”;二是“盲人旅行——走到哪算哪儿”。前者形容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后者形容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当前,作文教学常见形态有三:一是素材提炼式,二是技法讲解式,三是范文仿写式。这三种形态虽然反映了作文教学的某些局部特征,但是还不能真正体现作文生成的科学规律,更没有形成作文教学的合理化范式。

阶梯式作文教学正是基于这两个弊端而衍生的新型模式,它突出了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其科学性在于探索建立合理、实用、有层次的写作知识体系,改变以前写作知识的大杂烩状态以及三个年段作文教学无差异的写作观。而其可操作性,旨在为当前混乱不堪的作文教学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阶梯训练的基本范式。

笔者认为,写作训练只有变得可操作性强,才能使语文教学在普遍意义上大有裨益。

二、关于“格”式阶梯作文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一)入格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遵循《标准》,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是学会赏析。我觉得,让学生学会赏析是对其进行作文训练的最基础工作,教师必须在要求学生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对其加以指导和督查,这样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笔者发现:这样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诸如每天鼓励学生摘抄一小段美文于黑板上,课前,师生则可以共读赏析。

二是阶梯式三级作文训练:即日记、随笔、范围作文。提醒学生日记要学会从自身的事情中走出来,学会联想,学会写人,深入到人的内心,尤其要学会通过自己的心去感受身外的东西,它的极致是写得开、写得切。

三是针对性训练。根据初一学生特点,我首先安排了“说话格”,其格式是:人+话,例:他的父亲说:“你要听老师的话”;人+动作+话,例:他的父亲把他拉过来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人+动作+神态+话,例:他的父亲把他拉过来严肃地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通过这个阶梯性的训练,学生作文时再写人物对话便学会了观察生活中人的动作和神态,写起来得心应手,语言活泼。对于初一的中学生,提高其写作能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经教学实践证明,作文分格训练确实是今后作文教学中的良好途径。

(二)升格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因此,本阶段可分为三个梯度:

观察想象力。观察想象力是学生作文飞跃的翅膀。因而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和想象,自由表情达意。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笔者时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分析思考力。到了八年级上学期,按照学生思维发展及训练流程,集中进行分析思考力训练。为了消除以前学生写作不动脑筋分析思考、不审题定中心、盲目动笔的不良习惯,有必要进行导引,其方法及步骤:看要求——明体裁——抓中心词——定中心。

(下转第7页)(上接第5页)

锁定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取舍关系着一篇作文的成败。据统计,目前,80%的学生作文不会选材和组材,因而作文翻船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根治这一问题,笔者的办法是首先结合课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学会选材。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回忆阿长的一些经历,他们在一起相处了那么久,有那么多的回忆,鲁迅选择的却不多,但最能表现阿长的性情。这是作者“忍痛割爱”精选材料的结果,看来选材求精不求多。其次,结合学生的习作分析选材组材。最后,结合专题训练有效地练就学生锁定材料的能力、初步具备材料整合取舍的能力。

孕思结体,在作文训练中,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思维混乱,不懂谋篇布局,盲目地张扬个性,刻意地让文笔生“花”。因而觉得应该在八年级上学期后半期集中进行明晰思路、安排结构、确定详略等训练。其流程是:定向—操练—矫正—再练—巩固—提高。

(三)破格阶段

深化作文的立意。可以说,写作是抒发一定情感的“艺术活动”,它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富于动作、线条、色彩的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只要忠于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任何陈旧的作文题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和心灵都是独一无二的。”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意”是内涵,“情”是外延。作文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生活,更需要哲理判断生活,理性思考。“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情感”在写作中不但作为一种推动力起作用,而它们本身也在作品中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迷人的艺术情感美涌现在学生的习作上,同时也可以让文章的立意深刻感人。

优化作文的结构。一个题材,写作的角度有很多,但并不一定每个角度都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选取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角度,才能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事物精彩、引人的一面。如《散步》(七年级语文上册)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参考例文。情节求曲折,情感显动人,“文似看山不喜平”。初中的作文训练一般只要求写五六百字,在情节上稍加用心,掌握一些“尺水兴波”的技巧,效果就會与众不同。如《我的叔叔于勒》《羚羊木雕》。

美化作文的语言。文章的升格除了以上所述的几个角度和方法外,令人回味的文章还必须做好“穿衣戴帽,浓妆淡抹”装饰语言的工夫。当然,语言的流畅与否、精练与否也是影响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情感类的作文在表情达意、选材构思方面难免会受到语言因素的影响。为了让作文的价值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总之,我们要找一把钥匙,去打开学生写作的黑箱;找一把锤子,去敲碎制约学生写作的瓶颈。重组整合、优化体系、循序渐进,正是我们要寻找的那把钥匙和锤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版

[2]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4年版

猜你喜欢
破格升格
详略安排合理 形象更加突出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干部提拔,“破格”不等于“出格”
“破格”会见或是中印关系新常态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
古代“破格”提干的荒唐事
“破格”录取数学天才又何妨?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添置细节防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