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静 邓珍
【摘 要】本文论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针对应用中团队合作形式大于效果、教学环节所需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和不接受的心理影等问题,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重组专业团队和重构课程新体系、重新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序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活动、建立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本土化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C-0169-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与相关领域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岗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需求。计算机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因此,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至关重要。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式,形式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达到因材施教。高职高专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来自城市,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因每个地方的中学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和设备情况不同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这是计算机教师的重要任务,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一般通过教师“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形式上是任务教学,但本质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这种模式因学生的基础不同而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二,基于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单一,无法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无法实现理实一体化。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毕业时需要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这让很多任课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以考级内容为教学内容,这就使得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无法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无法实现理实一体化。
第三,缺乏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虽然也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不能将这些方法有机融合起来使用,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学生仍然存在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只是一味接收老师所传达的内容等问题。
第四,现有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上效果不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多是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这些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技能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效果不佳。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行动导向教学源于20世纪80年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其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为主要理论依据。行动导向以完整行动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完整行动模式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阶段,这六个阶段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具有普适性。而具体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卡片聚类、小组合作等多样方法,但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行动导向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因此,将行动导向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礎课程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图1 完整行动模式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015年10月开始,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团队合作形式大于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团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之一,团队一般由5人组成,分别扮演谈话主导者、计时者、提醒者、记录者和演示者的角色,他们的作用见表1。
表1 团队合作分工及作用
角色 作用
谈话主导者(组长) 谈话主导者是小组组长,在小组中分配任务,公开主题、引导话题并参与话题讨论
计时者(计时员) 参与话题,把握团队讨论时间,提醒约定讨论时间到了
提醒者(监督员) 参与话题,维持团队讨论的纪律,观察保持约定的规矩,比如坚持不跑题,总是仅一个人讲话等
记录者(记录员) 参与话题,记录小组工作的成果
演示者(演示员) 参与话题,在全班演示小组工作成果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角色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团队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有些团队只有组长等1-2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其他人只是随意参与一会儿,没有达到团队合作的效果,形式大于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团队合作教学不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一时接受不了;二是团队合作教学在学生的心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传统的教学场地不利于团队合作的开展。
(二)行动导向教学环节所需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要贯穿完整行动模式,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评估(展示)在课堂上是比较难以控制时间的环节,但同时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经常将正常的课时计划拖延,影响教学进度。
(三)学生畏难情绪和不接受的心理影响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顺利进行。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比较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完整行动模式下案例和项目都需要学生团队合作自学完成,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这对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而言,意味着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才能完成学习,在课堂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就会出现因畏难情绪而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四、解决策略
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学校领导统一思想,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做好顶层设计。在高职高专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学校应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学校领导也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理顺各部门的职责,做好顶层设计,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教师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学校教务部门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行动导向教学法弹性课时,改造教学软硬件资源,使其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行动导向教学法中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团队合作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很多教室都是适合讲授式教学的独立座位设置,这就需要学校有适合开展团队合作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展示白板、适合团队讨论的桌椅、展示平台等。
(三)重组专业团队,重构课程新体系,加强专业团队的培训与交流。以项目为导向,重建、重构专业课程,打造新的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团队,使所有的课程围绕专业课程融为一体,重组专业团队,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团队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学习,有效保障新的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
(四)重新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体系执行与实施的依据,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依据,它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五)有序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活动。为了改善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接受度,学校或者系部应有序开展有关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行动导向中的各种教学法、完整行动模式,以及团队合作形式等内容有所了解,并达到慢慢接受的效果。
(六)建立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成立实验班试点。校企合作是保证行动导向实践教学有效性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学校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校企合作鼓励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一线就业单位与学校建立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并成立实验班试点,满足行动导向需要反复实践、反复完善的实施阶段,进而推广至全校乃至更大的范围。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查找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它也不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有的内容,实践性高、实操性强的知识点比较适用,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而偏重于理论性的知识点如计算机编码、网络基础知识等不易实施。虽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推广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鉴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现状,仍需要走很长的路。
【参考文献】
[1]崔维响,宫小飞,王磊.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2(21)
[2]黄巧莲.基于行动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思考[J].教育评论,2017(3)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改革研究”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