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 在资本视域下,大学生职场场域内的学生就业力被定义为个体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可开发程度。构建大学生文化资本的理论模型,为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定义与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制度资本、个体资本与虚拟资本是个体文化资本的三个基础形态,制度资本与个体资本中的专业技能具有较为明显的显性特征,虚拟资本与个体资本中的可迁移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表现出相对的隐性特征,三类资本在一定情况下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就业力 理论模型
2018年3月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2018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820多万,再创历史新高[1]。全球经济下滑大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就业率降低,就业质量随之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包括市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但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仍然是职场成败的关键。类似于商品价值决定市场取舍,学生具备的价值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这种价值的核心体现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力。
一、研究背景
在资本积累视域下,针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方向包括从人力资本[2][3]、社会资本[4][5]及心理资本[6][7]出发,分析各类因素对学生择业就业的影响以探讨更科学高效的学习模式,部分学者尝试将三种资本结合,進一步探索高校职业教育路径[8]。梳理发现,基于资本积累的大学生就业力构成,研究者们并未达成统一,具体表现为构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分析等。事实上,当今社会已经走向了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服务社会,以商品为经济单元及需求为功能单位的物质资本转移为以人的生命个体为文化单元的符号资本及以人与人的互动规则为核心的文化资源[8]。文化资本理论之于资本形态及各形态间的转换关系更适用于大学生就业力的分析。如今,大学生们正以包括教育、学习等在内的非物质劳动形成了自身的文化资本,同时整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文化需求、消费与扩张。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定义文化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为个体化资本、客观化资本及制度化资本,同时引入场域的概念进一步解释文化资本的运作方式[9]。场域由个体们按照特定关系共同建立,是个体进行实践及竞争的场所,其原动力则来自于这个网络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以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尝试定义学生就业力内容,构建大学生就业文化资本理论模型,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与开展提供建议。
二、大学生就业力定义
一般认为就业力是个人经过学习过程后,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对于进入高校进行半社会化学习、生活的大学生,其就业力的培养体现为入校后个人所有行为的总和。高校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环境创造众多条件、机遇、平台,并通过教育实现职业的初步区分。类似于商品的生产与投资,高校学习生活成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学生就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高校受教育、社会经历及相关培训成果。因此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所有学习、生活、实践都体现为一种“自我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多年且具有生产性与投资意义的类似于资本积累的劳动过程。如果将学生就业力视作文化资本的话,那么就业力的发展便取决于学生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可开发程度,而这种“自我生产”的劳动过程输出就以学生就业力文化资本的各类基本形态呈现。
三、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资本的模型构建及基本形态
不同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的传统理论定义,研究构建了职场场域内大学生就业力文化资本理论模型(如下图),定义大学生文化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制度资本、个体资本及虚拟资本,三种形态呈纵向分布的金字塔状,体现由显性向隐性的转变。
文化资本的制度化形态即为制度资本,指的是个体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某种社会认证制度加以确认而获得的类似文凭或证书类的制度性标识。在大学生职业市场场域中,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考试等方式获得承认并以文凭、证书等形式将其制度化。因而形成的制度资本处于整个金字塔模型的顶端,具有明显的显性特征。全国就业环境内,职业市场场域内仍然存在其他相对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反映着对各类职业的基本要求与规则,学生因而专心学业,热衷考证,以各类奖励证书或资格认证追求就业力中制度资本的提高。
图 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的中间部分是以个体化形态存在的个体资本,集中体现场域内学生个体具备的综合能力。学生个体在学校教育、家庭熏陶下获得知识、技能等文化产物,进而表现为客观化、行为化的资本形态形成个体资本,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可迁移技能及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T)如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组织管理、逻辑思维能力等,是具有通用特性的,在各类职业岗位中均需要且适用的职业技能,其关注重点是外部环境,体现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及掌控能力。可迁移技能越好,个体在职场场域内企业适应度越高,越容易被场域所接受。个体资本的第三个组成为自我管理技能(M)范围包括自身所有可协调因素,诸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等。自我管理技能对象是个体本身,突出对个人的计划与管理,场域内体现为对自身的调适。自我管理技能越强,对于文化资本其他组成的促进或反哺作用就越大,个体抗压能力就越高。
当文化被定义为人们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时,文化资本中的虚拟资本形态就被赋予学生个体精神内涵,构成主观意识,即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体系,而资本的积累与开发就体现为价值观体系的不断扩展与创新[10]。在大学生职场场域中,虚拟资本(V)是文化资本最重要的基本形态,其以精神形式存在,由个体价值观体系构成,是整个文化资本模型的基础,隐藏最深,内涵最丰富。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公民层面的“敬业、诚信”是虚拟资本中极为重要的精神内涵,除此以外还包括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场域内,只有当虚拟资本与场域惯习正相关就是其精神内涵与社会价值、市场需求相符时,个体文化资本才具有被挖掘或被培养的意义。虚拟资本薄弱导致的结果将是个体文化资本积累贫乏,底蕴缺失甚至方向偏差,造成个体可塑性低,对于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相对较低。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这一类典型。
(二)大学生文化资本基本形态间的关系特征
大学生就业力的文化资本理论模型中,三类资本形态呈金字塔型纵向分布。制度资本处于顶端且因具有典型的显性特征而容易被场域挖掘。虚拟资本(V)处于底端,构成整个就业力模型之基础,以隐性而内化的精神内涵形式决定了个体文化资本的可开发程度。个体资本处在制度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其中由个体学习实践获得的专业技能体现为较明显的显性特征,可迁移技能(T)与自我管理技能(M)因无法被场域简单挖掘而具备浅隐性特征。
文化资本的三种形态间存在相互转换关系。制度资本与个体资本中的专业技能为显性部分,专业技能反映的是“自我生产”的过程,以大学专业学习为载体,在学生毕业时转换为制度资本,即学历和学位证书;可迁移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T+M)一起承上启下,具有浅隐性特征,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作用于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与扩张。虚拟资本(V)是隐性的资源潜能,表现为一种持续、稳定的“自我生产”的能力,在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的价值观体系不断形成与扩张的过程中,这种能力将反哺到个体资本,促使个体继续“自我生产”,实现资本的进一步开发。
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大学生职业市场场域内的学生个体因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可开发程度不同而体现出彼此的竞争关系。依据模型,当隐性资本越深厚,个体具备的显性资本才具有扎实基础及挖掘和培养价值。仅具有制度资本或相对丰富的专业技能,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或积极健康的精神内涵,就业力将因为基础不牢而导致整个模型坍塌,制度资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构建大学生文化资本的理论模型,为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定义与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思考方式,为就业力内涵及就业市场场域规则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8.
[2]李金早.大学生自我人力资本化的学习模式[J].教育评论,2015(5):88-90.
[3]黄敬宝.寒门能否出贵子?——基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作用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5(5):1-10.
[4]王杏周,殷伟.高校社会资本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的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10-111.
[5]马道明.输在起点的流动:农村大学生的城市之路[J].中国青年研究,2015(10):56-65.
[6]马亚静.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J].现代教育管理,2014(2):99-103.
[7]姜微微.论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4(3):12-14.
[8]刘艳,陈华平.基于“三维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4(2):67-69.
[9]皇甫晓涛.文化资本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81-82.
[10]布尔迪厄.P,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1]高波.文化资本、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浙商与粤商成长经验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1-4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文化資本理论之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分析及对策研究”(编号2013SJDFDY04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