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良少年成因及创伤后应激性障碍角度浅析影视人物徐太宇的塑造

2018-10-20 03:30孙丽芳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孙丽芳

摘要:随着人们文化层次与精神生活的提高,观众的观影水平也逐步提高,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角度不再停留于演员的演技是否精湛,更多的从剧本的立意、角色的塑造等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本文以2015年青春校园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为例,从不良少年成因及创伤后应激性障碍角度浅析影视人物徐太宇的塑造,探讨片中徐太宇这一角色的欠合理之处。

关键词:不良少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视角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146-03

一、研究背景

电影剧本的目标就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一个好故事的根本是具有鲜明生动的角色,不管剧情多么的复杂、题材多么的深刻,首先必须得有经得住检验的角色。因此,真实、鲜活、经得住推敲的角色是一部影片的根基。

2015年,青春校园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在中国台湾地区上映后,票房突破4亿新台币,成为台湾年度票房冠军。即便如此,该影片中徐太宇这一形象的真实性也遭到了不少观众的质疑,下文便从不良少年成因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成因与表现角度浅析影片中徐太宇这一角色构建的不合理之处。

二、徐太宇人物形象的前因后果

虽然这部影片以女主角林真心的视角为明线展开叙述,但笔者觉得暗线则是该影片得以展开的前提,即:男主角徐太宇在初中阶段经历了好友马思远的死亡后,由品学兼优的学生变成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不学无术的不良少年。正是由于这一暗线的铺垫才会出现影片中引发无数少男少女、成年女性向往、追忆的青春爱情故事。

既然徐太宇的性格变化是该故事得以呈现的前提,那么本文就从徐太宇性格转变的原因来谈论徐太宇这一角色塑造上的不合理之处。

三、从不良少年形成的内外因角度浅析徐太宇角色的不合理之处

影片中的徐太宇是學校人见人怕的不良少年,诱发徐太宇变成不良少年的原因是其应邀与好友马思远打赌而导致马思远的意外死亡。徐太宇把好友的死亡归咎于自己与其打赌,认为如果自己没有与马打赌,马就不会溺水身亡。正是由于高度的自责与愧疚,使得徐太宇开始厌学厌世、逃避现实、疏远挚友、欺凌弱小、吸烟喝酒、流连于不良场所并热衷于打架斗殴,成为一派不良少年的形象。

现实生活中不良少年的形成是否如影片中所描写的一样,在高度自责与愧疚的情绪下便可导致品学兼优的徐太宇变成标准的不良少年呢?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机构的研究结果了解下,诱发青少年变成不良少年的内外因有哪些。

不良青少年成因复杂且多样化,既有家庭的,又有学校的,还有社会环境和个体主观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种原因: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个体心理因素。

(一)社会因素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影响

国内调查:2015年,北京市委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研究与服务中心就北京市青少年不良行为共同展开调研。调研报告指出: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实体、经济氛围和文化习俗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变迁,是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土壤;暴力、色情等不良资讯的广泛传播是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家庭结构残缺(如离异、单亲家庭)与不良的家庭关系(如过分溺爱子女、高压、专制和棍棒式教育等)、应试教育与学校中不当的教育方法是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诱因之一;不良同伴的影响成为不良行为产生的主导影响源。

国外调查:国外通过对一些高危人群的调查研究发现,不良少年往往具有类似的社会背景:如生活贫困、行为困难、经历着父母分居和离婚、亲人去世等。

(二)青少年个体心理因素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偏激的认识特点(过于自我中心,未能客观地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对自我的不幸经历进行片面的评价)、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品质(低稳定性、表面性、肤浅、非原则性和高强度性)、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指出,不良少年或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自尊心水平,或自尊心过低——非常自卑。我国台湾大学杨国枢的研究也表明,犯罪儿童较一般儿童表现出显著差异的低自尊水平)、较低的挫折承受力(面对挫折,不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由此得出,社会因素是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土壤跟诱发因素,青少年的个体心理因素是根本原因。纵观影片,前者对徐太宇并无太大影响,因为90年代的台湾成功的实现了经济转型,经济发达;90年代的年台湾当局实行“务实外交”并与多个国家建立或恢复“邦交”,政治局势较为稳定;徐太宇家境优越且“发生意外之前”是品学兼优的资优生。而后者对徐太宇变成不良少年的原因也不成立。从调查中得出,不良少年间有个共性,即:家境贫困且处于社会底层、偏激且情绪消极、以自我为中心且自尊心偏激、承受挫折能力差、逃避责任且仇视伤害过自己的人、不善于反思,由此才会消极地面对生活继而产生不良行为。影片中,恰恰因为徐太宇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才把朋友的死亡归结于自身,继而导致自己逃避社会,变成不良少年。

因此,得出结论:从不良少年成因角度分析,徐太宇这一角色的塑造经不起深入推敲。

四、从创伤后应激障碍成因及表现角度浅析徐太宇人物不合理之处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DSM-Ⅳ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界定更为具体、全面的诊断标准。根据DSM-Ⅳ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症状的人群属于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

(一)病因必须确由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引起。

(二)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表现在回忆中、白天想象中或梦中,或“触景生情”的场合。

(三)持续的警觉水平增高。如:难入睡或易惊醒;激惹性增高;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惊跳反应;遇到与创伤事件近似的场合或情景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痛哭、心跳加速、出汗、面色苍白等。

(四)持续的回避。如:避免参加可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地方;与人疏远;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验无关的活动仍可保持兴趣;不能回忆(遗忘)创伤性经验的某一重要方面;对未来失去憧憬。

(五)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感觉麻木和回避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

(六)症状出现于创伤后6个月内,且症状持续一般在1个月以上。

(七)可伴发自主神经系统障碍,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影片中几处情节显示出徐太宇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情景一:对未来失去憧憬、对学业失去兴趣。由资优班的学生变成不学无术的不良少年这一转折得出徐太宇试图通过其他的刺激来麻痹自己的情绪,逃避现实、逃避未来。情景二:与挚友疏远。面对昔日的挚友——欧阳非凡,徐太宇显示出来的不仅是疏远,甚至是怀有敌意。情景三:不自觉的回想创伤事件的后果、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痛苦;遇到相似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痛哭;逃避直面创伤性事件的機会且情绪变化明显——在看到林真心即将溺水时,徐太宇奋力把她救起且情不自已的痛哭流涕。痛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暗恋的对象在与别的男生约会,而是因为怕林真心会像马思远那样溺水而亡。过后徐太宇并没有就哭泣一事对林真心作出解释,反而转换话题来引导林真心与自己结成失恋者联盟,可见他在刻意回避这件事情带给自己回忆时的刺激。情景四:症状持续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根据PTSD的诊断标准与影片中徐太宇的行为举止推断出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既然徐太宇的精神状态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是,影片中的徐太宇形象却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行为举止背道而驰。

根据精神医学界临床观察得出,儿童及青少年期创伤后的反应是常出现恐惧、睡眠障碍,对学业缺乏兴趣;退化或行为问题、怕黑、缺乏安全感、焦虑、刻意逃避任何跟灾难有关的事物、对声音的过度敏感,有些则可发展为身心失调症状。就感觉层面来说,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情绪,如:紧张、害怕、忧郁、罪恶感、暴力倾向、愤怒及负疚感与挫败感。专家指出,青少年期的反应是:有自我伤害的行为、有自杀的念头、问题行为、分离症状、丧失现实感、药物滥用等。以上症状均是消极、收缩的、逃离群体的。而影片中的徐太宇的形象则是:具有领导才能的“连教官都不敢教训的老大”、担任学校纠察队队长、带领小弟与邻校争地盘、热衷于游戏玩耍与追美女等。以上情节中,徐太宇的行为举止均是向外扩张的,由此可见,影片中某些情节的安排与徐太宇这一角色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参考文献:

[1]凯·玛丽·波特菲尔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J].心理咨询师,2011,(01):30-32.

[2]许威,李佳佳.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及治疗方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2):16-18.

[3]李成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干预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6,(06):88-91.

[4]陈文海.浅谈行为不良学生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文理导航,2014,(29):48.

[5]田毅松.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透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