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鉴赏“知、情、意、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2018-10-20 03:30林琳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林琳

摘要: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以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音乐欣赏课分为知、情、意、行四个阶段,以此为基本的顺序和框架,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最终获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中学音乐鉴赏 “知、情、意、行” 构建运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093-03

一、中学音乐鉴赏“知、情、意、行”教学模式的内涵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丰富。”[1]“知、情、意、行”教学模式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总结而成的一种新模式。即可以将一堂音乐鉴赏课分为知、情、意、行四个阶段。“知”是指认识,包含对音乐作品本体知识的了解和把握,以及由此形成的音乐想象;“情”是指情绪和情感,及聆听音乐之后所引发的情感反应;“意”是指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在“知”和“情”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行”是指行动和行为,既包含利用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音乐创作活动,也包含在音乐感染下的各种日常行为。

二、中学音乐鉴赏“知、情、意、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一)中学音乐鉴赏中的“知”

“知”是指认知,包含音乐感知、注意、思维、想象等。在该阶段,主要有两项最重要的任务:第一项任务是音乐欣赏的基础性知识。包含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信息、主要内容和风格以及基本的乐理知识等,只有以这些知识为基础,才能实现有效的聆听;第二项任务是激发想象。想象是音乐鉴赏的最佳手段,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的,且都能凭借想象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对此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语言引导等,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耳边传来的是音乐,眼前浮现的是画面,从单一的听觉体验变为视听结合。

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图画展览会》为例,首先,教师应向学生简要介绍这首作品,作者穆索尔斯基是俄国著名音乐家,作品是其在参观好友的建筑和绘画作品展后,有感而发创作的。作者将十幅绘画用音乐的形式进行了表现,所以名为《图画展览会》。多数学生对西方音乐史是较为陌生的,通过简单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侏儒》《牛车》《两个犹太人》等图片或视频,同时播放每首曲目最典型的旋律,让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使用音乐这支画笔进行绘画的。再次播放时,则要求学生以现有的画面为基础,结合旋律对人物或事物的行为、状态等进行想象。最后还可以开展通过音乐寻找对应图画小游戏,由此获得对作品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知与体验。

(二)中学音乐鉴赏中的“情”

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通过欣赏这首作品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方面,音乐欣赏中的情感是一个综合体。首先是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对音乐心存抵触,欣赏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拉近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欣赏中。其次是体验作品的情感。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要求学生凭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深入体验各种作品多种类型的情感,对此教师也要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加深体验。再次是表现作品和自己的情感。学生受到相应的情感触动后,并随之产生表现和抒发的欲望,既可以是对作品的演唱或演奏,也可以是其它任何灵活的方式。只有树立起这种三位一体的情感观,才能真正体现出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价值和作用。

以《我的祖国》为例,这是一首传唱半个多世纪的名曲,也是乔羽和刘炽两位词曲大家的代表作,多数学生都是耳熟能详的。教师可以先从一个小故事引入,很多人都问乔羽先生,歌曲开头“一条大河”到底是哪条河?是长江?黄河?淮河?通过一个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去作品中找答案。当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后,教师则要鼓励学生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以独唱或合唱的方式演唱作品,请有乐器基础的学生演奏作品等,一方面使之前的体验得到巩固和丰富,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可以通过音乐表演,获得与更多人的情感共鸣。这对于学生终身喜欢音乐艺术是大有裨益的。

(三)中学音乐鉴赏中的“意”

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一个文化集合体,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达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目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意”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也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主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形成独有的、专属的体验和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应给学生以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不能讲得太满,而是刻意留出一部分空白,让学生自主去填补和丰富,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效果。

以对民歌《茉莉花》的欣赏为例,这首曲目的鉴赏重点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民歌和民族民间音樂、以及多元音乐文化观。首先,《茉莉花》在我国有多个版本,风格差异较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域差异。北方地区的《茉莉花》旋律较为舒展,与北方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粗犷豪迈的风格是一致的;而南方地区的《茉莉花》则是宛转悠扬,正是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代表。通过这样的引申,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以及辽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同时,《茉莉花》不仅流传于国内,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意大利著名歌剧家普契尼就将这段旋律写出了著名的《图兰朵》中,此后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这就又引申出了中学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元音乐文化观。《茉莉花》在海外的流传,以及《我的太阳》《梭罗河》等外国民歌在我国的流传,充分说明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创造出了悠久而丰厚的音乐文化成果,也都是应该为我们所理解和尊重的,因此要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可以看出,音乐欣赏中的“意”是十分丰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挖掘和引导,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欣赏效果,还能对学生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中学音乐鉴赏中的“行”

“行”是指行动和行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音乐欣赏中的“行”,一个是音乐欣赏后的“行”。音乐欣赏中的“行”是指学生不能仅仅是被动的聆听,而是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其目的在于通过多重感官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立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实现音乐欣赏的目的和归宿。音乐欣赏后的“行”是指通过音乐欣赏,给自身带来的情感、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或者是改变了之前的一些认识,或者是对某种事物充满了兴趣等,同样也是音乐欣赏的一个重要目标。

具体来说,音乐欣赏中的“行”,要求教师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合作和探究。如《图画展览会》,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预习,在组长的分工下,有的成员负责作者信息和作品中描绘图画的收集,有的成员负责对作品中人物的模仿等,并在课上进行全面的展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以对话的形式,对一些问题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讨,既获得了对作品深刻的认识,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音乐欣赏绝不是单纯的聆听,必须要动手做,才能真正实现欣赏的初衷。音乐欣赏后的“行”,则要求教师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对比音乐家或音乐作品中的人和事,自己能够获得哪些方面的启发?又会由此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积极的变化。如《欢乐颂》和作者贝多芬,贝多芬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音乐,即便是英年因耳疾失聪,重病缠身,仍然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去应对生命的苦痛和绝望。当聆听或演唱这首作品时,就会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会获得触动和启示。特别是那些一时情绪不佳或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听到《欢乐颂》后,心情一定会有所好转,并及时从低沉中走出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这正是音乐鉴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功效最佳的例证。

“音乐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让人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创造。”[2]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但是成绩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知、情、意、行”教學模式正是针对于上述多个问题所提出的,可以作为音乐鉴赏课的基本顺序和架构,既可以帮助教师有道可循,也可以拉近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感受音乐特有的魅力,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人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付鹏飞.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与方法[J].当代音乐,2017,(24):62.

[2]翟芮.浅谈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7,(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