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坤
【摘 要】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理想的粮食和饲料兼用型的新型玉米品种,玉米籽粒在成熟后秸秆和叶片仍可保持繁茂和青绿。可为畜牧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营养丰富,其中赖氨酸的较高,是品种优良的粗饲料。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栽培技术;种植
[Abstract] The corn with both grain and feed is an ideal new type of maize variety, and the corn grains can still keep luxuriant and green after ripening the stalks and leaves. It can provide sufficient feed resources for animal husbandry. Corn with high lysine is a kind of good forage.
[Keywords] diet and forage type; cultivation technique; planting
玉米有饲料之王之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已经不再是人们主要的粮食来源,而逐渐的转为畜禽的主要饲料资源。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特型玉米,在获得高产量的玉米籽实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畜禽可以利用的玉米秸秆,并且在籽实完全成熟后,叶片仍可以保持繁茂、茎叶仍可以保持鲜绿,是理想的粮食和饲料兼用的品种。可从根本上解决了玉米秸秆饲用,转化率低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的现象,保持了生态环境。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和推广对于推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1 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呈现不断的发展与壮大的趋势,随之而不断发展的畜牧养殖业也有比较理想的进步趋势,但是以粮食为主的养殖业只能获取低利润,而且收获之后剩下的茎秆不能及时的清理,所以只能采取焚烧的方式再加以还田的处理,这样做的后果是浪费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对农业种植环境产生比较严重的污染情况。但是如果在农业生产中加强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并且将其作为特用型玉米,籽粒可以作为粮食供百姓食用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给畜牧养殖业供畜禽饲料所用,并且其秸秆在籽粒收获后,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对牛羊肉的需求在日益增大,在畜牧养殖业中就会出现饲草饲料供应不充分的现实状况,尤其是天然饲草饲料会相对更加难以充足的供应,如果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即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的情况。通过粮食种植者可知,粮食兼用型玉米可以加工利用,在产量方面的表现比普通玉米要更加的优秀,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且更符合我国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要求。
2 粮饲兼用型玉米各阶段的特点
2.1 苗期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苗期是指玉米从出苗到拔节期的这一段时期。玉米在这就一时期的特点是以根的生长为中心,此时期根系的生长较快,相比较而言地上部分的生长较为缓慢,这一时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期。
2.2 穗期
此时期主要是根、茎、叶这些营养器官快速生长的时期,并且这一时期还是雌雄分化发育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快,同时也是地上部分干物质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2.3 花粒期
此时期是玉米从抽雄开花到果穗灌浆成熟的时期,是玉米生殖生长阶段。此阶段的田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穗数、粒数和粒重,同时还保证茎秆不老化,保持青绿,防止茎叶早衰。
3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价值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粮食,其中的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较高,并且还是人体所需要的无法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类型。如果人体缺乏赖氨酸易患“癞皮病”,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的食用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另外,粮饲兼用型作这粮食所含有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牛肉相同,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提供300克玉米粉即可以维持氮的代谢平衡,食用该类型的玉米对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可以扩大农区畜牧养殖规模,可间接的改善人们的膳食水平。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饲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随着草原发生退生,天然的牧草的数量越来越少,并且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大部分地区严禁放牧,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不但可以提高大量的粮食,还可以为畜禽养殖提高优质的饲料。粮饲兼用型玉米在籽粒成熟后其秸秆和茎叶的持绿性仍然很好,并且仍可保持青绿、多汁、鲜嫩,并且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直接饲喂或者调制成青贮料,在青贮后,不但营养坐不会丧失,而且还会有所提升,并且适口性也会提高,饲喂效果显著。利用青贮玉米喂奶牛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大规模种植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玉米认识,通过根据农业发展的方向、市场的需求等不断的优化粮饲国兼用型玉米的品种,扩大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面积,发挥其独有的特点,对于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充分的利用秸秆,实现种养结合都意义重大,另外,利用发展畜牧养殖业使玉米秸秆过腹增值、还田,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对改善土壤的条件有利。
4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技术
要想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量和南量,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做种植地的选择与整地工作,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的品种,同时还要加强田间管理,提供充足的水肥,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种植目的。
4.1 品种的选择
选择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环境,土壤的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来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屯玉168”,“新饲玉13号”。
4.2 选地和整地
玉米地的选择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种植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活,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地块,并且要求附近的排灌水要方便。在整地时要求深翻,耙平,要求没有土坷垃。达到墒足、地平、土碎、地净。在深翻时要施足基肥,基肥主要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根据地力情况适当的施加化学。
4.3 播种
播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做到适时播种,以促进种子发芽出苗。我地区播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气候允许的条件下,要力争早播。注意不可播种过早,如果播种过早,则温度代,湿度大,种子易腐烂,影响发芽出苗,如果播种过晚,则易在生育期遭遇霜冻期,影响产量和质量。因粮饲兼用型玉米较普通玉米的破土能力差,因此播种深度不宜过深,要求深度不超过5cm。播种可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种量要根据品种和地力来确定,合理密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产量。另外,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特异性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与普通玉米授粉时,其优质的特性会丧失,严重的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种植时要与其它的玉米品种隔离种植。在种植方面可以采用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和障礙物等方式。
4.4 田间管理
玉米在出苗后要做好查苗补苗的工作,如果发现缺苗要及时的补苗,以免影响产量。在幼苗出齐后要做好间苗和定苗的工作,间苗时将病、弱、小、杂苗拔除,以确保幼苗的健壮生长。玉米在苗期要尽早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另外,在施肥时还要根据品种、地力以及种植的密度来灵活的确定施肥量。在追肥的同时还要做好灌水的工作,保持土壤潮湿,满足不同生长阶段水肥的需要。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要中耕除草培土两次,第一次选择在出齐苗时进行,耕深为15cm以下,第二次耕深要在20cm以上。另外,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