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竞赛组织的调查分析

2018-10-20 01:04曹幸妮王然周爱光
体育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单打全运会决赛

曹幸妮 王然 周爱光

摘 要:对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概况、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全运会群众组呈现出参赛人员范围宽、各级组织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主要问题有赛程安排密度过大,赛制计分方法不够完善,参赛群体需扩大,赛制设置对乒乓球弱势地区倾斜不够等;科学合理制定赛程,完善计分方法,发挥退役专业运动员的作用,扩大全运会单打涵盖地区等是不断完善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乒乓球;群众组;竞赛组织;第十三届全运会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4-0058-05

Abstract: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overview,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mateur table tennis group competitions in the Thirteenth Tianjin National Gam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ly, as well as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he amateur group in the National Games showed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extensive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valued highly by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and high social attention; existing problems include the followings: the competition procedure arrangements were too dense; the competition scoring method was not perfect enough; the competition participation group needed to be expanded; the competition setup was not favorable enough for table tennis disadvantageous areas; therefore,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ompetition procedures, to perfect the scoring method, to exert the functions of retired professional players, and to expand National Games singles coverage areas, are effective ways of constantly perfecting amateur group competitions in the National Games.

Key words: table tennis;amateur group;competition organization;the Thirteenth National Games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以群众参与、人民满意为导向,切实践行“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办赛理念,国家首次将群众性比赛项目纳入到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全运会中。这是推进体育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全运会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的赛事组织与竞赛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不断完善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赛制的合理化建议,为今后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的竞赛组织提供参考。

1 天津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概况

1.1 选拔阶段

2017年4月来自全国31个地区(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外)的数千名乒乓球爱好者参加了各地区体育局、乒协组织的“我要上全运”的选拔赛。选拔赛共设男、女4个年龄段(30~39、40~49、50~59、60岁以上)的单打,每个年龄段的前3名可以入选本地区全运会群众组的大名单。各地区除了选拔出来的运动员,还可以由各地区乒协推荐曾在全国业余锦标赛和全国会员联赛中相应年龄段取得过前3名的运动员参赛。各地区从选拔和推荐的运动员中根据年龄、打法等因素组队参加全运会群众组预赛。各地区可报男、女各3支队,每队报名人数最少4人,最多8人;运动员的年龄必须涵盖上述4個年龄段,允许大年龄段运动员报名小年龄段参赛,参赛组别一经确认不得更改[1]。

1.2 预赛阶段

2017年6月全运会预赛分南、北两个赛区进行。预赛只设团体比赛,各赛区男、女团体前8名获得决赛资格[1]。南方赛区42支男队、39支女队与北方赛区49支男队、40支女队参与角逐。团体赛分3个阶段进行,第1、第2阶段必须打满5场,每场5局3胜,每局11分制。前4场为单打,出场顺序为:第1场30~39岁、第2场40~49岁、第3场50~59岁、第4场60岁以上,第5场的双打由本场团体赛任意两名单打出场运动员组合。第1阶段按照同地区合理分开的抽签原则进行小组循环赛,男、女前32名晋级第2阶段。第2阶段按照第1阶段同小组合理分开的原则抽签,再进行分组循环赛,前16名进入第3阶段。第3阶段采用淘汰赛5场3胜11分制,单打的出场顺序采用抽签确定,双打比赛排在第5场,直至决出前8名。根据全运会东道主优惠政策,预赛时被淘汰的天津男队可直接增补进入决赛。最终南、北两个赛区共17支男队、16支女队进入决赛。

1.3 决赛阶段

根据本届比赛规程,团体进入决赛阶段的运动员将自动获得相应年龄段单打比赛资格[1]。2017年9月来自17个地区的33支代表队共计165名运动员参加了团体和单打决赛,分别决出了男、女团体和男、女各年龄段单打共10枚金牌。团体决赛分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16支女队、17支男队分为4个组进行小组循环赛,前8名进入第2阶段。第2阶段再分为2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各组的前2名进入1~4名,各组的后2名进入5~8名的争夺。经过4天的鏖战,江苏队获得女子团体、40岁组男子单打、40岁组女子单打3枚金牌;广东队获得男子团体、30岁组男子单打2枚金牌;北京队分别获得60岁组男子单打、50岁组女子单打2枚金牌;河南队获得30岁组女子单打、60岁组女子单打2枚金牌;四川队获得50岁组男子单打1枚金牌。

从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的3个阶段来看,充分体现了乒乓球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全运会群众组比赛参与热情高、竞争激烈、运动员水平高,使全运会不仅能起到为国家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的作用,还能激发群众参与運动的热情,带动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

2 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的比赛特点

2.1 参赛人员范围宽

1)参赛运动员年龄、球龄跨度大。

调查数据表明,球龄在5年以下的运动员占1.7%,球龄在6~10年的运动员占17.3%,球龄在11~15年的运动员占13.8%,球龄在16~20年的运动员占8.6%,球龄超过20年的运动员占58.6%,这说明参赛运动员球龄跨度大,普遍爱好乒乓球运动时间长。本届乒乓球群众组的参赛运动员年龄跨度大,年龄最小的只有30岁,最大的已经69岁,年龄跨度近30年。来自上海的69岁沃霞芬在采访中说:“可能大家觉得我年岁大了,但我一点都没觉得自己老,站在全运会赛场并获得铜牌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2]

2)参赛人员行业分布广。

本次参赛运动员所从事的行业中,体育工作者占15.5%,事业单位人员占41.4%,企业职工占19.0%,离退休人员占13.8%,自由职业者占6.9%,其他占3.4%。虽然群众运动员来自不同行业,但他们中68.9%的人有进入少体校训练的经历,乒乓球基本功比较扎实。参赛领队、教练员所从事的行业中,体育工作者占61.5%,事业单位人员占15.4%,离退休人员占15.4%,自由职业者占7.7%。由此可见,首次参加全运会群众组比赛的领队、教练员、运动员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参与选拔赛区域广、人数多。

本届全运会群众组的报名资格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体健康且年龄达到30岁以上,通过各地区乒协注册成为中国乒协会员,凭有效身份证均可参加各地区的“我要上全运”乒乓球群众组选拔赛。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广东、上海、北京、河南、江苏、浙江、陕西、重庆、湖南分别有200余人参加选拔赛,而群众基础较薄弱的新疆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海南、云南、新疆建设兵团的参赛人数也达到了80余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还举行了两轮选拔赛,参赛人数达到100余人。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外,全国31个地区近3 000名乒乓球爱好者参加了各地区举行的“我要上全运”选拔赛,参与区域之广、人数之多,可以称得上是前所未有。

2.2 各级组织高度重视

1)国家体育总局重视程度高。

在全运会中首次设置群众性比赛是我国体育竞赛体制的重大改革,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场馆按照专业组统一标准布置,球台、挡板、球网、地胶的颜色和材质完全相同。关于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场地设施,国家乒羽中心二部副主任李谧说:“总局领导要求,群众组要跟专业组保持一致,群众组的器材设施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跟专业组都是一样的标准、一样的待遇,包括比赛奖牌都是同一款式,只是群众组奖牌背后备注有‘群众组。赛前群众组比赛场馆灯光晃眼,怕影响运动员的发挥组委会特意改造赛场灯光,使灯光达到比赛标准。以往群众比赛都是木地板,这次赞助商不但把地胶都铺好了,还针对运动员年龄偏大的特点,对地胶的摩擦系数进行了调校,避免出现意外滑倒的状况,尽量给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比赛环境,让大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3]为了服务好运动员,中国乒协选派了70名裁判执裁群众组,其中国际级裁判43人,国家级裁判14人,一级裁判13人。本次比赛裁判长曹解民说:“以往国内业余赛事,一般一、二级裁判就可以出任主裁,但这次我们要求至少国家级裁判才能出任主裁。”从上述对乒乓球群众组的条件保障、裁判员级别等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国家体育总局对本次比赛的重视程度。

2)各地体育局、乒协重视程度高。

多数地区的全运会群众组代表团为了提高群众运动员的水平,不仅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练员组织赛前集中训练,还为群众组运动员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场地和与专业组运动员共同训练的机会。集训期间的食宿、训练费、器材费均由各地区体育局财政拨款,为运动员专心备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几乎所有地区体育局领导都在决赛前专门召开动员大会,鼓励运动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决赛后,不少地区的乒乓球协会表彰了在全运会群众组为本地区做出贡献的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并颁发证书、奖金,同时获得全运会群众组冠军的广东省运动员、教练员还参加了全省表彰大会。各地区体育局、乒协对全运会群众组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激发了运动员们的参赛热情,为各地区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增加了新的动力。

3)参赛球队重视程度高。

调查数据表明,94.4%的领队、教练员、运动员认为本地区对本次参赛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各地区参赛球队为了取得优异成绩,97.2%的参赛球队组织了决赛前的集中训练。各参赛队赛前集中训练天数在15~30天的占77.6%,运动员每次训练时间2~4小时的占75.9%。决赛前训练时间长、强度大,运动员们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之中,他们说:“能参加全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必须拼尽全力,不留遗憾。”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朱晓娣说:“群众组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是一辈子的荣耀,以前全运会对于我们来讲都是望尘莫及的大型运动会,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参加,但这次把群众组加入到全运会使我们能够参与进来感觉很激动、很幸运,人生中有这样的经历非常难得。”

2.3 社会关注度高

1)电视转播報道。

全运会期间乒乓球群众组组委会接待了全国近50家媒体机构的记者,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广东体育台、上海体育台、天津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曾获得11枚世界听障乒乓球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史册在央视体育频道中谈道:“全运会为群众运动员开放参赛平台,对我和其他群众运动员来说都是巨大的鼓励,能够登上全运会赛场是莫大的荣誉和自豪。”广东体育台对广东省乒乓球群众组代表团从“我要上全运”的选拔赛起就开始跟踪报道,用摄像机记录赛场内外的感人故事,并对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专题访谈,在乒乓球爱好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上海五星体育台拍摄、采访了本届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年龄最大的运动员沃霞芬,她说:“我希望把老有所乐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打下去。”[4]报道播出后,赢得了国际乒联副主席托马斯·维克特的肯定和好评并向上海队发来贺电。

2)网络媒体报道。

企鹅、畅视界、章鱼等直播平台对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男、女团体和各年龄段单项的半决赛、决赛进行了网络直播,吸引了上万人次在线观看[5]。腾讯视频、新浪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发布的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相关视频共有近6 000次,其中50岁组女子单打决赛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1 851次。得益于智能手机能够便捷地进行照片拍摄和视频录制,乒乓球爱好者从“我要上全运”的选拔赛就开始编辑、制作比赛推送,通过球友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渠道介绍各地区参赛运动员赛场内外的情况,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国家乒羽中心副主任柳屹说:“通过媒介网络、电视,不仅使自己的家人、朋友能够见证比赛历程,还可以将精彩比赛实况传播给所有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群众运动员参赛的自豪。草根爱好者能参与到全运会中来,对全运会群众组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群众运动员是一件大好事。群众组运动员不管输赢,都很享受参加比赛带来的快乐。”

3)平面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广州日报》《乒乓世界》《中国青年报》《天津日报》《“津云”前沿新闻》《北京日报》等50余家平面媒体对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情况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北京日报》对北京队参加全运会群众组预赛前的训练作了详细报道;《天津日报》对天津队产生参赛名单的过程进行了报道;《广州日报》报道了广东男队夺得全运会群众组男子团体冠军的全过程;《今日女报》对湖南女队获得女子团体第3名的佳绩进行了报道。《乒乓世界》用“带着三代人的痴迷,走进全运圆乒乓梦”来形容广东女队队员李宇星的全运之旅。文中说:“年迈的李爸爸是一名军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李宇星受父亲的影响,爱上了打乒乓球,并成为了一名大学乒乓球老师,她10岁的女儿也在学习乒乓球。由于参赛年龄的关系父亲和女儿不能参赛,李宇星承载着三代人的希望,站在全运会的赛场上圆了全家人的全运梦。”[6]

3 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存在的问题

3.1 赛程安排密度过大

群众组团体赛密集地安排在3天之内完成,如此高强度的连续对抗使得每队需要重复出场的队员超量消耗了体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运动员反映团体比赛结束后体力透支,单打比赛时已经精疲力竭。尤其是50、60岁以上年龄组的运动员,由于比赛间歇时间短、强度大,运动员精神高度紧张,大多数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和伤病。广东队总领队甘兆胜说:“本次比赛时间安排太紧,没有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年龄,最年轻的队员都在30岁以上,最大年龄达到69岁。昨天从早打到晚,今天又连续不停打了两轮团体赛,这样安排不科学。”大强度、高密度的赛程安排不仅不利于运动员的体能恢复,还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的损伤,对于年龄偏大的运动员来说风险更大。

3.2 赛制计分方法不够完善

赛事规定团体比赛的第1阶段和第2阶段必须打满5场,计分方法为团体赛中每胜1场积1分,负1场或弃权1场不计分,比赛中这种计分方法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合理现象。例如,在女子团体第1阶段C组的比赛中,江苏队4∶1胜1场,2∶3连续负2场,按照本次比赛的计分方法积8分;内蒙古队3∶2连胜2场,1∶4负1场,积7分。同样,在女子D组中浙江文体队4∶1胜1场,1∶4、2∶3负2场,积7分;广州天健3∶2连胜2场,负1场0∶5,积6分。上述案例均为胜了比赛积分却少,输了比赛积分却多,显然不合理。计算方法的不科学削弱了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比赛的公平性,不符合体育比赛的公平精神,挫伤了获胜球队的积极性。

3.3 参赛群体需扩大

本次全运会群众组限制所有退役运动员参加,这样“一刀切”的规定不能更好地体现全民健身的内涵。退役运动员是特殊的群体,他们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大多数的专业运动员在现役期间可能都无法站上全运会的舞台。部分国家队、省队退役运动员至今还活跃在群众性乒乓球活动中,是开展群众性乒乓球的宝贵财富,应当为他们参加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赛提供机会。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港、澳、台的球队和队员参加,这不能不说是本次全运会的一大遗憾。

3.4 赛制设置对乒乓球弱势地区倾斜不够

全运会群众组仅有17个地区55%的球队获得决赛资格。按照规定,团体进入决赛阶段球队的所有运动员自动获得单打资格,这就意味着有14个地区45%的球队没有资格参加单打比赛。例如,获得民间“球王”称号的72岁黑龙江运动员张学友,他在北方赛区团体预赛60岁以上年龄段的比赛中保持全胜战绩,但由于黑龙江队未进入北方赛区前8名,他也就未获得决赛单打的参赛资格。这种由团体进入决赛决定单打资格的赛制,不仅限制了全运会的覆盖面,而且还欠缺对弱势地区的政策倾斜,不利于调动弱势地区球队参与全运会的积极性以及乒乓球运动在这些地区的普及与发展。

4 改进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建议

4.1 科学合理制定赛程

本屆比赛要在4天内进行3个阶段高强度的团体赛以及各年龄段的单打比赛,连续高强度的比赛对年龄偏大的运动员是严峻挑战。建议下一届全运会群众组比赛,充分考虑参赛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延长赛事时间。例如,只安排上、下午比赛,晚上休息,使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团体赛结束后休息半天,一方面能缓解运动员的疲劳,另一方面为来自不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4.2 完善计分方法

团体比赛中按照每胜1场积1分的计分方法,使得获胜球队名次却靠后,明显不合理。建议下一届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要依据双方胜负关系进行积分,胜方积3分,负方按胜场数进行积分。如,比赛结果为3∶2,胜方积3分,负方积2分;4∶1,胜方积3分,负方积1分;5∶0,胜方积3分,负方积0分。这种计分方法可以使获胜场次多的球队名次靠前,确保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4.3 发挥退役专业运动员的作用

一般情况而言,专业运动员退役10年以上没有坚持系统训练,在技战术上已无明显优势,但是他们经常参加群众性乒乓球活动,在群众性乒乓球组织中影响力很大,是开展群众乒乓球的宝贵资源,对开展群众性乒乓球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与其限制退役运动员参加全运会,不如通过科学地设置比赛规程发挥退役运动员的影响力,提高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乒乓球爱好者关注全运会,更好地普及群众性乒乓球运动。让他们参加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比赛,势必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球迷来关注全运会群众组乒乓球比赛,起到进一步推广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作用。考虑到有少数退役运动员仍然在乒乓球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可考虑下届全运会允许各参赛队报1名退役10年以上的运动员参赛,且规定只能在团体赛中出场1次的做法。

4.4 全运会单打应涵盖所有地区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资源上存在较大差异,乒乓球群众基础势必呈现非均衡状态。全运会群众组的比赛规程应针对乒乓球弱势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出台优惠政策,满足乒乓球弱势地区参与全运会的需求。建议下一届全运会乒乓球群众组取消由团体进入决赛决定单打资格的规定,出台限定各地区各年龄段允许1名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的规定,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参加单打决赛,增大全运会的覆盖面,提高比赛的收视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全运会的喜悦。另外,根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特殊情况,建议下届全运会允许港澳台地区的乒乓球爱好者以个人名义参加全运会决赛阶段的单打比赛,充分体现国家对港澳台地区乒乓球爱好者及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关怀,真正践行“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比赛“729·银河杯”乒乓球决赛秩序册[Z]. 2017.

[2] 秦东颖.“上海阿姨”在天津全运会赛场火了,到底有啥幕后[EB/OL]. [2017-09-06]. http://www.chinatyxk.com/editer/product_pic/20173611353955378.pdf.

[3] 林剑. 全运会乒乓球群众比赛9月1日开赛,国际标准全面护航[EB/OL]. [2017-08-30]. http://mp.weixin.qq.com/s/A41zcQTNZPVeLt84L2nXRg.

[4] 秦东颖. 上海收获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两银一铜[EB/OL]. [2017-09-06]. http://www.shzgh.org/node2/changning/node1388/u1ai1238162.html.

[5] 王继晟. 群众乒乓快乐多[EB/OL]. [2017-09-04].http://app.peopleapp.com/Api/600/DetailApi/shareArticle?type=0&article;_id=68930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6] 林剑. 相同的乒乓球 不一样的追求[N]. 中国体育报,2017-09-06(006).

猜你喜欢
单打全运会决赛
挺进决赛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光大传统
——张 浩
乒乓球单打技战术使用段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