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余年杨绛散文研究综述(1993—2017)

2018-10-20 10:54张颖司方维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综合综述文本

张颖 司方维

摘 要:杨绛散文研究近二十余年(1993—2017)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研究面向与方法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其中关于杨绛散文文本风格的研究无疑开展得最早也最深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杨绛散文的方法渐趋多样,研究视野逐渐开阔,出现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比较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此外,有关“杨绛散文的价值与意义”的研究,也逐渐得到散文研究界重视。而有关杨绛散文之于当代散文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关键词:杨绛散文 综述 文本 综合 价值与意义

作为当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翻译家,目前有关杨绛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充分、深入。相关的研究现状,于慈江在他的论著《杨绛,走在小说边上》里做过统计,各数据库有关杨绛的文章总计不足五百篇,其中,真正学术性的论文“所占的比例尚不及三分之二”。这或是由于杨绛创作姿态疏离,另外,杨绛的文学活动也较分散,似乎也分散了研究者的注意力;同时,这或也跟大众阅读的某种接受心理有关:“贤妻良母”“大师之妻”等字眼似乎更容易吸引大众读者的兴趣。但近年来,杨绛研究明显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将重点梳理的,即二十余年来,杨绛散文研究的方方面面。之所以将时间段定在“1993—2017”,是由于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关于杨绛文学活动的整体研究,还是具体到对其散文研究方面,1993年左右都出现了较为重要的研究文章:一为胡河清的《杨绛论》(1993),一为止庵为《杨绛散文选集》所写的序(1994)。这两篇文章,将于下文论及。本文将要梳理的研究内容,大抵都包含在了这两篇文章的某些观点当中。当然,这些面向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无法截然分开。本文拟从“文本”(包含写作手法、审美风格及其成因等)、“综合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这几方面展开梳理与探讨。

一、文本风格及风格成因之研究

文本研究是杨绛散文研究里占比例最高也开始得最早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干校六记》《将饮茶》这两部作品的探讨;其后,随着杨绛其他散文作品的相继出版,对杨绛散文的研究,相对更有“整体观”。

有关杨绛散文艺术特点的综论,较为重要的一篇是止庵为《杨绛散文选集》所写的序言,该序言虽非发表于学术期刊,但到今天仍有它的启示性。该文涉及杨绛散文的成就,也涉及杨绛散文的文体特点、创作心态等。止庵认为杨绛散文的特点是以记叙为主,而少抒情和议论,叙事善于裁剪,着眼于人,善以白描写出人物的性格、神韵与人情;“语言准确远远重要于语言的修饰”,是成熟的“非诗化”语言,杨绛散文语言具有“准确的美,朴素的美和精炼的美”;究其本质,“白描是一种态度的显现”,白描显现出杨绛“静观的态度”——描写对象,多出于客观,面对读者,是不强加于人……

此后更多的研究是侧重于杨绛散文文体的某一特点而展开。有的侧重于研究题材与手法,如王维燕的《论杨绛的散文特色》,将杨绛的全部散文创作分为四类:写“文革”前和期间的亲历感受的散文、怀人记人之作、追忆旧事的散文、想象奇特瑰丽的心灵散文。该分类大致能概括出杨绛散文在题材上的指向,不过“怀人记人”与“追忆旧事”实有重合之处。还有的侧重于写作手法的研究,如张晓东在《“缘情”与“反讽”:重评〈干校六记〉》中指出杨绛散文的特点是克制,并引用了西蒙·利斯(Simon Leys)的观点,以戏剧理論来论杨绛散文,认为其散文“连声音也没有提高”“节制”“以简寓丰”。此外,作者也看到了杨绛散文的反讽中有一种“艺术的对抗精神”,“以艺术的手段对抗邪恶与迷狂”。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着眼于杨绛散文的艺术性、思想性这两方面,给予杨绛散文高度评价,在研究方法上颇见新意。另一篇意思上接近的是刘思谦的《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该文从修辞角度研究杨绛散文是如何化解特殊语境限制的,认为其散文中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即20世纪50—70年代语境、20世纪80—90年代语境,认为杨绛散文通过巧妙修辞实现了身份转化,在将“陪斗者”转化为“叙事人”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限制”的“反限制”,该文可以说是引入了一种修辞学、语言学的方法。

文本研究目前涉及的面向最多,但多从语言、反讽手法、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与文本研究常常重合、交叉的,亦有部分论文是论及杨绛散文的审美风格以及探讨风格的成因。

专文论杨绛散文风格的并不多,而黄科安的《喜剧精神与杨绛的散文》一篇可谓观点鲜明独特。这篇文章探讨了杨绛散文里的这种“喜剧精神”及其植根的土壤——既有家庭的熏陶,又有喜剧创作的经验,而无论是杨绛的翻译工作还是她所写的评论,也多是跟喜剧有关。不过该文并未就以上过多展开,而是着眼于作者的心态与姿态:否定与理性批判意识、智者的态度、真诚的人格、乐观与积极的精神等,这些最终表现为一种独特、幽默的文风。

更多的是探讨杨绛散文风格的成因。如贺仲明的《智者的写作——杨绛文化心态论》,该文抓住一个“智”字进行论述:“比较年轻时代的机智外露、灵气飞扬,在经历了苦难和时间的洗礼以后,杨绛新时期的文学更体现出一种豁达明澈,一种‘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宁静和缄默。她如同一个阅尽世事的老人,站在云端回顾着过去,注目着现实,一切似乎都在智慧之眼里消沉。后者显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上文说到的止庵的那篇序言中曾述及杨绛的创作心态:“杨绛散文是这样一种过来人的心态的产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背景的结果。”“我们从中看到开阔的视野、很深的修养与很高的品位,而且文化在她这儿是‘化得最纯熟的,丝毫不露痕迹……文化也就是她的心态的一部分,这是她高超的地方,也是她平易的地方。”这些都涉及杨绛散文背后的阅历、心态、文化背景等方面,说明了杨绛的人与文是高度合一的。

探讨杨绛人与文之关系的,还有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即胡河清的《杨绛论》。《杨绛论》中只有一部分论及散文,但方法上很有可观,即采用了文化批评的方法,将文本分析、作家身世、历史背景、人格分析等熔于一炉的方式。该文与大陆学者惯常写作路数迥异,非以严谨见长,而是笔端携带强烈的个人感悟,带有学术随笔的特质。如论说从《干校六记》可看出杨绛“已近‘正法眼藏的境地”,许多地方“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极大的空白。然而东方美学的传统历来是计白当黑的,故这空白之下正含藏着浓黑的悲凉”,认为杨绛是一位“有些‘仙气的人物”。该文是作家论,但依据的仍然是杨绛的作品。围绕“东方美学”,作者对材料的别择与阐释都颇有洞见。胡河清这篇文章写得细腻而洒脱、灵动而深刻,说是“杨绛美学”的知音亦不为过。

二、综合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杨绛散文的综合性研究也有不少。这部分研究多以比较的眼光,探寻杨绛散文与同时代、同题材散文的异同。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横向研究。有的以作者的身份、性别为切入点,如李咏吟的《存在的勇气:杨绛与宗璞的散文精神》一篇,指出二人的散文有相似的“悲喜剧”色彩:杨绛较幽默、诙谐,宗璞则相对严肃认真;杨绛乐观,宗璞悲观深沉。周振保的《“怀人忆旧”的意义——读杨绛、黄宗江、楼适夷的散文》一文,则将杨绛、黄宗江、楼适夷三者的“怀人忆旧”类散文加以比较,认为杨绛的《干校六记》体现了“沧桑变迁中的‘平常心”,具有“极为出色的捕捉和描写生活细节的才能”,“简洁实在,含而不露,但容量很大”。这篇文章严格说来并非比较性的论文,而是同题材散文的并置性的研究。而张晓东的《面对历史的不同抒写——巴金、杨绛历史叙事比较论》一文,则是以杨绛、巴金的散文为样本,考察了作家散文中的历史书写。他认为巴金的《随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六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历史书写态度,一是“我注六经”,一是“六经注我”。“巴金的篇篇书写都是要为历史留下见证”,“杨绛却只是宁静地讲述,声色不动”;“巴金是酣畅淋漓地宣泄,杨绛是欲言又止般的节制”……这很好地道出了杨绛散文与同时期一批“忆旧散文”的区别所在。此外,彭在钦、杨经建在《“诗不颤抖”:也论“干校文学”——以牛汉的诗歌为例》中也涉及同题材作品比较。该文认为“《干校六记》的神韵直追明清文人的小品文,其举笔成文时透露出的平淡清和,将几分苍凉凄楚尽付平实的笔调中,并在一种冲淡自如的境界中显示出作者心灵的自由超脱、性情的谦和练达”,不愧为“干校文学”的典范之作。钱锺书、杨绛夫妇术业有专攻,不过考虑到他们共同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钱、杨二人或也有相互影响。这方面,范培松、张颖写有《钱锺书、杨绛散文比较论》,该文从两位作者的自我意识、写作技巧、幽默风格三方面比较二人散文风貌的异同,认为钱、杨二人的散文手法、风格不同,而呈现出来的心态、姿态则不无相似之处。另有一篇敖慧仙的《风定犹闻碧玉香——鲁迅〈朝花夕拾〉与杨绛散文的内蕴比较》,将鲁迅与杨绛的散文放在一起比较,认为二者的散文皆为忆旧之作,皆表现对国民性的深刻认识,并且包含了一种幽默的态度。这些观点不无见地,但可惜并未能深入比较二者散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综合性研究目前可见的论文寥寥,值得注意的如杨彩萍的《杨绛:情感含蓄与大家气象——儒家美学对当代作家影响的个案研究》。该文认为儒家美学对杨绛的文学创作有较大影响,从杨绛的作品包括散文当中可以看到儒家特有的含蓄、温柔、敦厚的美学特性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但我们在阅读杨绛作品时经常于温柔敦厚之中感到一丝冷峻之气,这应该说是一个现代作家对温柔敦厚的儒家美学的一种改造与突破……来源于现代人对现代生活的独特体验”。张立新的《流落民间的贵族——论杨绛新时期创作的民间立场》认为杨绛的散文是“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的奇妙遇合与统一”,指出其散文中有着“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是着重于杨绛散文的写作身份、心态和姿态的研究。王燕的《杨绛的寂寞与高贵》则从性别批评的视角看到楊绛散文创作在题材、表现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无论是……还是后期散文,杨绛都以‘家为创作视角和演绎核心,表现出女性知识分子独特的话语方式,这一点,颇似以《傲慢与偏见》闻名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将杨绛与简·奥斯汀联系起来也是很有见地的。

此外,许道明的《京派文学的世界》一书中说:“其实,杨绛用她的戏剧结构也在张扬某种淳厚朴茂的人性,她用京派文人特有的人性精神概括着海派生活中的种种尴尬、种种疲软。”此段虽是论杨绛20世纪30年代的喜剧创作,但对于理解杨绛的散文风格也不无启发。比如作者所指出的杨绛刻绘人物的方式、语言的特点(古典、温和、节制),也同样适用于杨绛的散文创作。类似的表述亦见于孙郁的《新旧京派》一文,该文将杨绛归于“新京派”作家,认为:“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汪曾祺、张中行、季羡林、金克木、杨绛、舒芜、徐梵澄等人大量的文章出现后,旧京的文化之光开始闪烁其间。新京派才悄悄兴起来了。”或是受许道明和孙郁的启发,黄红春写有一篇《杨绛创作与京派的关系》。不过与许道明相比,此文关注的是杨绛戏剧以外的文学创作与京派的渊源关系,破天荒地提出“某种意义上,杨绛可以说是最后的京派”,认为杨绛的《干校六记》《将饮茶》等作品延续了京派“理性、节制的古典主义风格”,是杨绛“追求自由和淡泊名利的写照”。

杨绛散文综述方面,仅有路筠的一篇《近十年杨绛散文研究综述(1997—2006)》。这篇综述基本上是从“题材”“独特价值和意义”“写人手法、反讽修辞和喜剧精神”“作家心态”“有关《我们仨》的研究”这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评述。该综述范围较为全面,分类也有一定道理,问题可能在于,不同方面之间难免有重合,失之绝对。另有陈宇的一篇《近十年杨绛研究综述》,此篇并非仅仅对杨绛散文研究进行综述,但对这部分也有涉及。比如该作者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又从修辞学、精神内核及创作论等角度进一步加以考察,从而扩展了研究视野,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杨绛散文研究的整体风貌。”该文准确概括出了杨绛散文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刘心力的《杨绛研究述评》对杨绛散文研究也有涉及,但只列举了有限的几篇,在此姑且略过不提。此外,于慈江在专著《杨绛,走在小说边上》中也提及上述路筠、陈宇、刘心宇的综述文章,并对这三人的杨绛研究述评做出了点评(见于著作第22、23页)。

三、价值与意义研究

最早一篇研究杨绛散文的价值与意义的文章是止庵写的《杨绛散文选集·序》。除了探讨杨绛散文的文本,止庵在文章当中也指出:“我们考察杨绛的散文,须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其本身的成就,一是在散文史上的成就,这两者乃是交织在一起的。”该文认为杨绛散文的成就,纵的方向上,是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以来的同样了不起的白话散文创作成绩;横的,则迥异于此前三四十年间的那种“泛滥成灾”的“抒情散文”。这将杨绛散文价值与意义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其中,第一点是偏重文本本身的探讨,而关于后一点,止庵之后,也有不少学人提及。

如苗的《杨绛对散文的独特贡献》一篇中写道:“‘开头显其志,卒章显其意,成为当时的固定模式。同时这时期的散文家……多夸饰与程式化,极大地限制了创作中真情的表达。进入新时期,杨绛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的幽默文风,以《干校六记》打破了散文抒情的固定模式。”说杨绛散文继承了“五四时期的幽默文风”未必准确,但准确指出了杨绛散文与五四文学传统的关联性。

另有李兆忠的《疏通了中断多年的中国传统文脉——重读〈干校六记〉》一文,着重指出《干校六记》被散文史、文学史接受乃至重视有一个过程,指出《干校六记》的出现有一个特定的背景。也即近代以来,各种危机矛盾下,中国文化上的“进退失守”,文化统一性“从此不复存在”,而《干校六记》实为新时期文学打破思想禁锢以来,文学接续“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和“传统文脉”得到修补的一个例子。另外,李兆忠也认为,在“伤痕文学”余温尚炽,“反思文学”风头正健,“哀悼散文”方兴未艾之际的中国文坛,“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干校六记》“不能不显得极为特殊”,则是从文体方面指出了杨绛散文区别于同时代散文之所在。

史著当中,已有不少文学史作者指出了杨绛散文之于当代散文的价值与意义,如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指出:“杨绛的文字简约含蓄,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多少保持适度距离,作平静审视的态度。她将笔触专注于大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在对个人的见闻、感受的记述中,也能见到时代的光景。”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认为,《干校六记》是“描写‘文革同类散文中艺术性极为显著的作品之一”。而楼肇明在《繁花遮蔽下的贫困——九十年代散文之路》中,对《干校六记》给予极高的评价:“不仅在老生代散文中是出众的一部,而且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也可说有一个相当的地位。”

学位论文方面,赵杰的《杨绛、宗璞散文比较论》(山东师范大学,2014)是比较研究,从“生命体验”“情感体验”“散文艺术风格”“创作主体的心态”这几个方面分析杨绛、宗璞散文的异同。不过这样的比较已有人作过,即前文所述的李咏吟的那篇《存在的勇气:杨绛与宗璞的散文精神》。余萌的《论杨绛创作的喜剧精神》(南昌大学,2008),这篇可能是受到黄科安那篇《喜剧精神与杨绛的散文》的影响,但该文较深入探讨了杨绛散文中的此种喜剧精神的渊源,如文化传承方面的家世、婚姻、戏剧创作经历,以及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等等,带有一定的文化批评的眼光,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另外,尹莹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杨绛创作中的人文精神》虽非单论散文,但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方面,即杨绛的创作同时具有“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双重人文视野”,这个观点对于理解杨绛散文同样适用。一般而言,研究者普遍认为杨绛的文学创作是贴近日常与现实的,如应晓英的硕士论文《论杨绛文学创作的世情化倾向》(广西师范大学,2012)一文所认为的,杨绛的创作中有浓厚的“世情化”倾向——说杨绛散文亦包含“终极关怀”,可以说是与此习见截然相反。

这二十余年来的杨绛散文研究无疑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关于杨绛散文本身的价值研究,抑或是关于杨绛散文在散文史上的价值与意义的研究,都较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了很大进展。不过,杨绛散文研究在未来无疑还有很多可以发掘的可能性。比如,有关杨绛与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话语之关系的研究、杨绛的文学评论的价值、杨绛散文在当代散文史上的价值意义的系统表述……关于杨绛散文的价值与意义,诚如止庵所言:“杨绛是一个先行者,等到渐渐有人知道何者为正的时候,原来她早就这样写了。”这可以说是创新,也可以说是复兴,但是在散文美学上的重要意义不是一下子可以被人理解的,“杨绛散文‘有什么好看来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但恐怕确实还是一个问题”。止庵的表述比较简要概括,但有关杨绛散文对当代散文影响的具体方面,无疑还有待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于慈江.杨绛,走在小说边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7.

[2] 止庵.杨绛散文选集·序[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1-21.

[3] 王维燕.论杨绛的散文特色[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82-85.

[4] 张晓东.“缘情”与“反讽”:重评《干校六记》[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4(5):79-93.

[5] 刘思谦.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J].郑州大学学报,2002(3):121-125.

[6] 黄科安.喜剧精神与杨绛的散文[J].文艺争鸣,1999(2):59-66.

[7] 贺仲明.智者的写作——杨绛文化心态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6):86-91.

[8] 胡河清.杨绛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3(2):40-48.

[9] 李咏吟.存在的勇气:杨绛与宗璞的散文精神[J].当代作家评论,1993(6):94-101.

[10] 周振保.“怀人忆旧”的意义——读杨绛、黄宗江、楼适夷的散文[J].文艺评论,1997(3):23-27.

[11] 张晓东.面对历史的不同抒写——巴金、杨绛历史叙事比较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114-118.

[12] 彭在钦,杨经建.“诗不颤抖”:也论“干校文学”——以牛汉的诗歌为例[J].江汉论坛,2011(7):139-144.

[13] 范培松,張颖.钱锺书、杨绛散文比较论[J].文学评论,2010(10):189-194.

[14] 敖慧仙.风定犹闻碧玉香——鲁迅《朝花夕拾》与杨绛散文的内蕴比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7-75.

[15] 杨彩萍.杨绛:情感含蓄与大家气象——儒家美学对当代作家影响的个案研究[J].学术探索,2008(1):107-110.

[16] 张立新.流落民间的贵族——论杨绛新时期创作的民间立场[J].当代作家评论,2007(6):102-110.

[17] 王燕.杨绛的寂寞与高贵[J].当代作家评论,2010(6):172-178.

[18] 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19] 孙郁.新旧京派[J].上海文学,2011(2).

[20] 黄红春.杨绛创作与京派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6(7):186-191.

[21] 路筠.近十年杨绛散文研究综述(1997-2006)[J].柳州师专学报,2004(4):33-36.

[22] 陈宇.近十年杨绛研究综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6):66-70.

[23] 苗.杨绛对散文的独特贡献[J].河南社会科学,2002(7):157-158.

[24] 李兆忠.疏通了中断多年的中国传统文脉——重读《干校六记》[J].当代文坛,2009(5):34-3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杨绛散文与当代散文审美意识的确立》(编号:2017SJB2282)

阶段性成果;以及“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编号:PPZY2015C249)阶段性成果

作 者:张 颖,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司方维,苏州大学文学博士,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综合综述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综述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