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洋之声》和《辉夜姬物语》以其浓烈的民族性特点及富有内涵的人生思考赢得了世界观众的好评。本文主要从两部电影中体现出的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爱出发,分析鉴别这些爱的多样性及其利与弊,最后得出结论,即父母要回归本真的爱的召唤,给孩子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体验生命赐予的苦与乐。
关键词:《海洋之声》 《辉夜姬物语》 爱 父母
《海洋之声》和《辉夜姬物语》是2015年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提名奖中脱颖而出的两部影片。它们凭借二维手绘的制作方法及其独特的艺术效果赢得了观众的推崇。同时,由于自身根植的鲜明的民族特征及哲学反思,影片也立即引发了很多学者的探讨。相对而言,关于《海洋之声》的研究在数量上多于《辉夜姬物语》,但是关于两者相对比的研究还寥寥无几。本文突破目前的研究现状,从两部电影中体现出的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爱出发,分析鉴别这些爱的多样性及其利与弊。
一、《海洋之声》中的母子之爱
《海洋之声》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以小男孩本一家的家庭生活为代表的世俗世界,另一个是海洋精灵们生活的海洋世界。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关键人物是本的母亲——海豹仙女(这是凯尔特神话中一种生活在海洋里能自如地在人和海豹之间转换形象的精灵)。她以人的形象嫁给本的父亲,在女儿西尔莎出世之前,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西尔莎诞生的那天,她走向大海突然消失了,留下痛苦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在这个看似悲剧的故事中我们却能够从始至终看到爱,比如,本的父亲和母亲跨越种族的爱、本对妹妹的手足之爱和西尔莎对精灵世界的拯救之爱。但是最令人震撼和给人留下最多反思的却是电影中的另一种亲情之爱,即母亲对成年儿子的爱。本文认为故事中对这种爱的诠释分为海洋世界里女巫玛查对巨人麦克利尔的石化和世俗世界里本的奶奶带本的父亲的离岛返城两个部分。
1.女巫玛查对儿子麦克利尔的石化 巨人麦克利尔是海神,他失去了心爱的人之后,伤心欲绝,日夜哭泣,泪水汇成黑色的海洋,泛滥不止。他的母亲女巫玛查心如刀绞,却无法拯救他并化解他内心的悲痛。于是,她用魔法吸取了他的悲伤和哭泣,将他变成了一尊巨大的石像。这尊石像没有了情感,没有了悲伤,不再哭泣也不再发声,从此不再伤害自己,日夜麻木地站在海水里。在风吹日晒下,他的生命被悄然耗尽。玛查是一位深爱着儿子的母亲,自认为这种方式是为了儿子好,正如她对本所说,悲伤、愤怒、暴躁、忧虑、消极都是无用的感觉,没人需要它们,它们只会对人的身心不利。同样,为了控制自己的痛苦,她也将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抽取封存在罐子里。尽管人们觉得快乐的情绪要优于痛苦的情绪,人们也在不断思索如何更好地摆脱痛苦留住快乐,但是女巫玛查化解痛苦的办法只能使人变成石头,变得麻木和健忘,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2.本的奶奶带本的父亲离岛返城 影片在设计人物形象时,使本的爸爸康纳和麦克利尔长相非常相似,而且在故事发生的背景设计上,也使他们同样遭遇了失去爱人的艰难处境,变得悲伤和压抑。现实生活中本的奶奶和女巫玛查又不无巧合地在处理儿子的问题上表现出相似性。本的奶奶看到本的父亲郁郁寡欢消沉的样子,于心不忍,便想让康纳带着孩子离开小岛,回到城里开始新的生活。她这样做无疑也是封存儿子的痛苦情绪。她作为强势的家长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儿子好,却没有考虑儿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影片中出现了夜里那个巨大的鸟笼的投影,其实是在暗喻她对儿子的爱犹如对待笼中的鸟儿,用爱的名义将他囚禁了起来。
二、《辉夜姬物语》中的父女之爱
《辉夜姬物语》改编自日本物语文学《竹取物语》,讲述的是竹取翁伐竹时在竹筒中得到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女孩当时只有巴掌般大小,但是经过竹取翁夫妇的精心喂养,女孩经过三个月便神奇地长大成人,取名“嫩竹之辉夜姬”。王公贵族仰慕她的花容月貌纷至沓来,但都遭到女孩的拒绝。最后,辉夜姬在月圆之夜飞天而去,远离尘嚣,回到月宫。故事从头至尾流露出这对老夫妇对辉夜姬的疼爱,但是竹取翁和竹取妪表现出不同方式的爱。
1.竹取翁对女儿辉夜姬世俗的父爱 作为父亲,竹取翁对意外得来的女儿备加珍惜,他全身心地付出了热情与爱护。他每天靠竹子和制造竹器的手艺获得金钱和衣食,通过自己的勤劳满足着妻子和女儿的需求。虽然在故事中,他是从竹子里发现了黄金和衣料,得到神仙的犒赏,但是实际上他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他想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希望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公主”,获得真正的幸福。然而,他的这番苦心看似是爱,实际上成了操纵和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爱和《海洋之声》中两位母亲的爱在本质上一致。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男权社会中以男性思维思考的男人,他成了世俗的代言人。他认为自己女儿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有钱有权的男人,他渴望女儿过上权贵的生活,在世俗社会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辉夜姬原本鲜活的生命被囚禁,不得不面对强制的相亲,在无奈与惆怅中扭曲和压抑自我的真实感受。但是,她不愿意做男性视角中的奴隶,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逐渐畸变成愤怒压抑的囚徒,生命中本真的活力被消耗殆尽。
当竹取翁得知女儿要飞回月宫时,他在抵御抗争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爱。竹取翁命所有家丁全副武装日夜守候来阻止仙人带走女儿。他要挽留住女儿的急切、渴望和歇斯底里表达出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这种爱不再关乎权力和地位,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最本真、最强烈的爱,他爱的是那个自己“用双手给她换上尿布,看着她走路,看着她长大”的女儿。
因此,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复杂而真实的爱。如果站在日本平安时代这个歷史背景中去考量这种父爱,在男权为主导的环境里,这位父亲给女儿的安排也是不无道理。面对这样的父亲,作为女儿的辉夜姬给了最大的理解,离别之前,她拥抱父亲,肯定了父亲的人情之爱。
2.竹取妪对女儿辉夜姬理解的爱 相对于《海洋之声》的母亲来说,辉夜姬的母亲竹取妪是一个慈爱、宽容和善解人意的传统东方女性。丈夫在外奔波,她在家操持家务。辉夜姬被带回家后,竹取妪母性得到激发,开始抱她并用母乳喂养孩子。每日在山间屋舍的陪伴给辉夜姬带来了平静的呵护、安全感和舒适,也是她长大后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她不仅勤俭,也是一位苦乐不嫌、贫富不惊的母亲。她变成富太太后,虽然身着华丽衣裳,但生活中她总是十分从容,是一个顺其自然的母亲。相对于财富和权力,她更关注内心的平静。当辉夜姬刚刚过上“公主生活”时,母亲朝夕相伴,能够包容她一切的调皮和随心随性的做法。当女儿用难题难倒求婚的贵族时,她会陪伴女儿去郊外赏花。当她看到女儿青梅竹马的舍丸哥哥因为偷盗而被打时,她了解女儿的心情,成为辉夜姬心灵归靠的港湾。母亲在京城豪宅的后院搭建了一个和山上相似的小屋,为辉夜姬在都市繁华中保留了一份山间的淳朴。她和女儿一起脱下华服亲手侍弄花草,过以前山间的生活,缓解女儿对山林的思念。虽然她平时温和敦厚,举止得体,但是当她看到权贵们向女儿求婚的怪相时,却不卑不亢。王子用花言巧语诱骗女儿,她找来了以前被王子欺骗的女子的乳母,戳穿了王子的谎言。是母亲使辉夜姬在令人窒息的人间丑态、伪装和歧视中找到了一些安定和慰藉。
因此,我们看到辉夜姬的母亲给予女儿的是点点滴滴、无法替代的爱。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竹取妪是生活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并遵守妇人之道的一位母亲。她知道丈夫强制安排的相亲,也知道女儿内心的挣扎,但是她无法反对丈夫,或者说在这样一个制度之下,她只能尽自己所能从母亲的角度给予女儿最大的保护和支持。
三、结语
《海洋之声》和《辉夜姬物语》两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所有的父母都是全身心地爱护着自己孩子的事实,也让我们开始对现实世界和成人世界进行重新认知和反思。除了竹取妪能够给予一些贴心的爱之外,玛查、奶奶和竹取翁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仍然按照自己的心愿关爱孩子们,这未尝不是一种禁锢和控制。《海洋之声》中的母亲用麻痹的办法帮助孩子逃避痛苦,《辉夜姬物语》中的父亲用强制的办法帮助孩子获得幸福。躲避痛苦、追求幸福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选择倾向,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像玛查一样为了压制和消灭极端负面情绪而放弃感情,也不能像辉夜姬父亲一样以追求幸福的名义一味地让孩子接受、忍耐。人性不是完美的,父母的爱也会有局限性。父母要回归本真的爱的召唤,给孩子以自由选择的权利,适时地放手;教会孩子们不要靠幻想缓解生活的挫折,也不能总是躲避痛苦,宽容他人和自我的遭遇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陈雪梅,梁苗.从《海洋之歌》与《辉夜姬物语》探析动画艺术的民族化风格发展[J].电影评介,2015(9).
[2] 贾小琳.《海洋之歌》的画面构图与色彩分析[J].短篇小说,2015(27).
[3] 倪莉,陈劲松.论《海洋之歌》中民族传统元素的应用与创新[J].电影评介,2015(23).
[4] 张剑.《海洋之歌》的艺术魅力与哲学魅力探析[J].电影评介,2015(13).
[5] 赵桂静.电影《辉夜姬物语》中辉夜姬形象的塑造[J].动漫研究,2015(13).
作 者:范秀丽,宁夏大学文学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