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心玉
3月末起,悉尼上演的《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就宣告已经全部售罄,不是某一场的演出售罄,而是一直上演到4月15日的全部场次悉数售罄——在澳大利亚这个音乐剧市场尚没有形成规模的国家,悉数售罄的剧目真的是寥寥无几。而且不同于去年全部售罄的悉尼戏剧公司制作的高成本音乐剧《穆里尔的婚礼》(Muriels Wedding),《身在高地》是由独立公司蓝圣(Blue Saint)制作的小成本音乐剧,演员中除了曾饰演过《长靴皇后》(Kinky Boots)的瑞恩·冈萨雷斯(Ryan Gonzelaz)外,并没有其他更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这个制作不仅吸引了在悉尼的戏剧爱好者前往观看,在墨尔本以及其他城市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身在高地》讲述的是在美国纽约的拉美移民的故事:一群来自拉丁美洲各个国家的移民,生活在纽约的华盛顿高地,这里有小杂货店的店主,出租车行的店长,美容美发师,考上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还有在拉美裔老板手下工作的黑人,他们在华盛顿高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和梦想,也展现了一幅人们所不熟悉的拉美移民文化风貌。
比这部作品更受关注的是它的创作人,现年只有38岁、却将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戏剧奖项——托尼奖和奥利弗奖——双双收入囊中的林一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身在高地》是林-曼努尔在大二时创作的处女作,2005年在康涅狄格州上演,2007年登上外百老汇舞台。2008年该剧登陆百老汇后,《身在高地》在当年的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斩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在内的四项大奖,并为林一曼努尔赢得了他第一座格莱美奖杯。
《身在高地》中独特的拉美说唱曲风,似乎预示了林一曼努尔在美国音乐剧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很难想象他有着怎样卓越的天分,可以在大学时就创作出许多创作者难以望其项背的作品。
从《身在高地》到《汉密尔顿》,从没有哪部音乐剧为少数族裔的从业人员创造了这么多的工作机会。因为《身在高地》讲述的本身就是少数族裔的故事,从角色的层面就要求更多的少数族裔演员参与到制作中。2017年在布里斯班曾有过一个《身在高地》的制作版本,“洗白”了大量的角色,在有许多少数族裔演员参与面试的情况下,依然选用了白种人饰演剧中主要角色,因此惹怒了许多热爱音乐剧的观众和评论家,最后这个版本被迫停止上演。相比之下,蓝圣公司的这个版本非常尊重剧中角色的设定,几乎全部的角色都是由拉丁裔和非洲裔演员进行演出。
饰演《身在高地》中尤斯纳维(Usnavi)的演员是此前《长靴皇后》中“天使”之一瑞恩·贡泽拉,同时他也曾创作过独角戏《西班牙袭击》(Hispanic Attack!),在阿德菜德小酒馆戏剧节上进行演出。和林一曼努尔有些撞脸的瑞恩此次并不以变装女皇的形象出现,而是诠释了一个生活在市井中的小市民。饰演另一位男主角本尼(Benny)的是非洲裔演员提姆·欧玛吉(Tim Omaji),作为一名出生在尼日利亚的创作歌手,提姆在出演《身在高地》前已经因出演《澳大利亚达人》(Australias got Talent)和《舞林高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而声名鹊起。饰演两位女性角色的分别是曾在其他版本中出演凡尼莎(Vanessa)的奥利维亚·巴斯克斯(Olivia Vasquez)和在多部小剧场音乐剧中有出色表现的路易莎·斯科凡尼(Luisa Scrofani)。除此之外,很多在电视节目中以及在民族音乐领域小有成就的拉丁裔演员都被邀请加入到《身在高地》中。
海耶斯剧场(Hayes Theatre Company)与澳大利亚的其他主流音乐剧剧场不同,是一个只能容纳100人左右的迷你剧场,但它的地位在当地却不可撼动。海耶斯剧场地址极为隐蔽,从它门前走过时极容易就会错过:而走进剧院就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二楼是一个沙龙式的小酒馆,在入场前,人们会在这里买上一杯红酒,和朋友或者陌生人一起闲聊。剧场内同样给观众一个极为亲密的氛围,即便是坐在剧场的最后一排,距离舞台也不过只有不到10米的距离。在这个整合的空间内,导演通常都会充分开发一切可用的空间,来扩大舞台的范围。
我曾在韩国看过一版《身在高地》,是在一个拥有三层观众席的大剧场里,在演出中运用了复杂的灯光效果。剧中有一首歌《Black out》是发生在舞厅停电后的场景中,人们用手机的灯光相互寻找,背景是正值美国独立纪念日,当烟火在黑夜中绽放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着仿如烟火般彩色的光,在这场戏中,灯光的运用能为喜剧效果增色不少。而当这部剧在小剧场中上演的时候,技术层面的一些需求不能满足,只好折中选择其他方式来表现。比如海耶斯剧场大约有十个吊杆,舞台的空间也极为有限,所以演员的上场口不能仅局限在台侧两个入口,也要延伸到观众席中。烟火这场戏也受限于舞台的规模,所以灯光转而投射在观众席上方,邀请观众共同组成了第一幕结尾的小高潮。
国内的小剧场音乐剧制作在观众的印象里,通常是少于10人的卡司阵容、小规模的乐队,加上简单的布景制作,但是在澳大利亚,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音乐剧,都可以在小剧场演出。《身在高地》在海耶斯剧场的制作版本缩减了一大半的群舞演员,将这个剧的阵容精简到15人;而相比之下,在墨尔本白马艺术中心演出的《悲惨世界》则保留了群舞.除了演出剧团并非大型商业制作公司外,其他规格远远超出了一个小剧场音乐剧的配置。在《悲惨世界》的演出中,舞台上甚至运用了转台和大型布景,装台时看到几人高的布景,第一次打破了我对于中小型制作的固有印象。小剧场或许在成本上确实逊于豪华的商业制作,但是并非就是“业余”“粗糙”的代名词。在澳大利亚,近郊的小剧场里依然可以看到精彩而富有巧思的音乐剧作品。
至于演出阵容,澳大利亚的音乐剧演员除了几大顶级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外,不乏非职业演员和综合大学表演专业出身的演员,这些演员组成了大部分澳大利亚地方制作以及非职业制作的阵容。有时初出茅庐的音乐剧学生,如果没有运气直接进入大型音乐剧制作中获得一个角色,或者成为群舞,很多人也会选择在中小制作的音乐剧中打磨技艺。因此在走入小剧场时,说不定台上的某位演员就可能成为未来的巨星。另外,很多中小型制作公司的制作人也曾经是业内的演艺人士,在演艺圈内拥有自己的人脉,当他们想要制作一部新的音乐剧时,就会有不少业内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愿意加盟。这也让观众在澳大利亚观看小剧场音乐剧时多了很多惊喜。
澳大利亚的音乐剧市场相比于伦敦、纽约,规模可能不及十分之一。在彼处可能同时上演着20部商业制作,而澳大利亚的每一个城市同时至多只会有4到5部商业音乐剧同时上演。中小剧场在此时也填补了澳大利亚音乐剧市场的一块空白。大型商业制作公司在选剧的时候会有诸多顾虑,每上演一部都要计算在演出季期间是否能够收回成本,甚至有所盈余。但是中小剧场在选择剧目时会有更多的自由度与灵活度,因而经常可以看到在海外已经声名大噪的作品,往往是由澳大利亚当地的小型制作公司率先搬上舞台的。例如,舞台艺术公司(Stage Art)就將自身的定位设定为“发掘鲜为人知的优质制作,将国际作品第一时间引入澳大利亚”,他们的往期制作中就包括澳大利亚首演的《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和《周六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当《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在全世界掀起热议的时候,也是澳大利亚的小型制作公司Dirty Pretty Theatre将该剧搬上“45号地下剧场”(forty five downstairs)的舞台。由于该剧在澳大利亚是23年后重新登上舞台,许多主流剧场的演员和导演都被吸引到这个地下小剧场中,为观众排演了一版没有“国立剧院”和“华丽舞台效果”加持的演出。
习惯在纽约、伦敦看戏的观众,可能会因为澳大利亚纷杂而散乱的剧目信息而感到困扰,也会因此错过或者忽视一些小剧场作品。然而澳大利亚当地的戏剧传统和戏剧教育,让这里的小剧场成了散落在各处的珍宝,往往在揭开幕布后,会看到意料之外的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