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明
民国时期,青岛作为特别市,商业繁荣、金融融通。商号、银号、钱庄、银行集中在中山路一带,从开埠之初的谦顺银号、德华银行,起此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小钱庄有几千大洋就可以独立门户做钱生意,大钱庄有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资本,还有自家产业做后盾。钱庄的存放款利率浮动灵活,全天24小时为商户服务,很受一些“钱急”的商户青睐。有些实力的大钱庄,还可以通过钱业汇划总会,掌握金融业之间的款项清算。有时候银行与钱庄间的款项收解也通过汇划钱庄代办。
岁月如歌,畅达的金融脉络见证了青岛发展,老钱庄见证着民国青岛金融业的坎坷与荣光。
青岛福聚和钱庄
解放前,青岛福聚和钱庄位于青岛保定路7号。1928年开业时称福聚和银号,1948年1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为统一名称,令各地所有银号一律改叫钱庄,福聚和银号改称:“福聚和钱庄”。
钱庄经理王振六,生来似乎就是个经营钱庄银号的能人。1927年,山东掖县夏邱堡乡西庄子村人王德聚与同乡王振六在青岛合伙开设了义聚合钱庄,号址在保定路5号,经营一年多后,双方遂协商分号。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年,王振六在紧靠着保定路5号义聚合钱庄的保定路7号独资开设了自己的福聚和钱庄。义聚合钱庄靠着王德和三兄弟的苦心钻营,成了青岛数一数二的大钱庄,福聚和钱庄凭着王振六的足智多谋,精打细算,财源滚滚,生意兴隆。当年,北京路45号、无棣二路7号、青海路64号都是福聚和钱庄的分号和存贷抵押货物仓库。义聚合钱庄、福聚和银号堪称青岛钱庄业空前绝后的一道风景,一个“义”,一个“福”,在青岛上演着各自的钱庄兴衰故事。
现今,保定路7号福聚和钱庄旧址还在,钱庄老屋在保定路与中山路交汇的路口旁,紧邻繁华的中山路。经过几十年风雨吹打,老钱庄的容颜已经面目全非,丝毫没有丁点的钱庄痕迹。几家时装店分割了老钱庄的临街门面,做着各自的生意。紧挨旁边的保定路5号义聚合钱庄老旧址也是同命相连,守望着暮年的残阳余晖和中山路不再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收复区银钱业暂行管理办法》,福聚和钱庄位列被批准复业的13家银号钱庄之一,位列青島市银行业“换行庄”第21号,参与青岛金融业票据汇兑等多项业务。
解放后,福聚和钱庄申请复业,1950年5月最终歇业。
青岛裕昌钱庄
解放前,青岛裕昌钱庄在青岛河南路98号。1922年开业初期称“裕昌银号”,是一家老票号。1948年1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为统一名称,令各地所有银号一律改叫钱庄。裕昌银号改称:裕昌钱庄。
裕昌钱庄经理是高抟九(1897-2002),原名高章夫,掖县(今莱州)驿道人。解放前,高家资产多,在海参崴有铁工厂和金矿,哈尔滨铁路局、枣庄矿务局都有自家的产业。日寇占领青岛期间,高章夫已成青岛实业界名人,为躲避日寇更名叫高抟九。年轻时期,高抟九就读清华、北大,拜“尚派形意拳鼻祖”尚云祥先生为师。后来,奉命到山西阎锡山部队任武术教官多年,成为“尚派形意拳”双侠之一,晚年享誉拳坛。著有《功撮要》、《诗航》等书传世。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收复区银钱业暂行管理办法》,批准13家青岛的复业银号钱庄之一,青岛裕昌钱庄位列青岛市银行业“换行庄”第20号,参与青岛金融业票据汇兑等多项业务。
如今,河南路98号裕昌钱庄的旧址还在,是一座临街三层圆角形状老楼,坐落在河南路与北京路交叉路口的西南面,旧址一层现在成了一家大药房,随着青岛老城区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这里也纳入了“征与拆”的进程,一个“征”字写在老钱庄的墙体上,格外醒目。几度风雨,洗尽铅华。这处临街,曾经门庭若市的老钱庄是寿终正寝,还是枯木逢春?青岛记忆里的老钱庄,萦绕着多少财运亨通、多财善贾的金钱梦……
青岛解放后,根据《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的规定,青岛裕昌钱庄申请复业。1950年5月最终歇业。
据了解,公私合营后,高家的产业被新政府接收,裕昌钱庄经理高抟九赋闲居于青岛,文革期间被遣返回掖县老家。文革后返回青岛,而青岛的房产已经被政府征收,他给北大时期的同学彭真写信反映情况,政府落实政策,把位于青岛金口三路的房产还给了他,九十年代末旅居美国。
青岛福兴祥钱庄
青岛福兴祥钱庄旧址位于海泊路82号。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福兴祥钱庄位列13家允许复业的银号钱庄。
经过一番寻找,青岛福兴祥钱庄的旧址依然挺立,它是座临街二层老楼,紧邻海泊路与中山路路口,位于春和楼饭店斜对面。旧址旁,树的枝叶和电线杆、变电设施,遮挡了老钱庄的大半容貌。一家经营“外单服装”的批发店租用了钱庄的老房子,店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说明来意后,漂亮的女主人很热情,夫妻俩在这里租房做服装生意有好几年时间,生意很不错,还真“沾了”几分青岛老钱庄的财气。遗憾的是,老房子已经被政府整体征收,到年底要腾出搬走。店主说,周围几条街的大小老房子都征收完毕,将进行保护性的修旧如旧。
去年春天,青岛福兴祥钱庄1948年发行的股票“显身”青岛收藏市场,被收藏者迅速抢购,“藏收于民,宝在民间”不是戏言。
解放前,青岛福兴祥钱庄位列青岛市银行业“换行庄”第19号,参与当时青岛金融业票据汇兑等多项业务。青岛解放后,根据《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的规定,青岛福兴祥钱庄等6家钱庄申请复业,1950年5月最终歇业。
岛城老钱庄的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曾经的繁华与落魄贮存在青岛的成长记忆里,老钱庄钱生钱的生意,助推着民国时期青岛商贸融通的蜕变,成就着老青岛金融的畅通和经济的繁荣。探寻岛城老钱庄,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