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艳娥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初中语文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严重,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学生仅仅是“表演配角”和“下蛋母鸡”,其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提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和弘扬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立足教学情境、展示平台、学习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实施培养策略,以为广大同仁提供理论借鉴。
一、创建和谐共赢的教学情境,优化自主学习环境
初中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合作共赢的平台,更是学生素质展示的舞台。 教学环境的轻松愉悦,便于促进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人文情怀的激发、自主意识的弘扬,创新精神的培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多渠道多元化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探究,促進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思维和人文情怀,让自主学习得到大力弘扬。
比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愚公移山》时,我认真研究了教材以及相关资料,对文本中“杂然相许”的注解有异议。 为促进学生大胆质疑和自主探究,我预设了一个讨论环节,主题为“众说纷纭”,先用课件展示出内容:“杂然相许”的注解①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②纷纷表示赞同。你怎么看?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可以小组或者同桌讨论。学生便非常投入地进行质疑问难,从家人的态度、智叟的嘲讽、句式语气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最终达成了共识,课本中的注解不够准确,“纷纷表示赞同”更贴近文意和实际。这样做,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究,批判性地习得新知,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搭建自由开放的展示平台,提振自主学习热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语文课堂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告诉,更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个性体验和心灵感悟,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平台就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更多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个性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去,进而在互动、合作、探究中提振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使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和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学习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像手抄报、笔记展评、征文竞赛、诵读会、读书节、网上冲浪、知识链接、自媒体群等形式,多元化地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历练,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展示的语文情感,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传授灵活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基。而对于学生而言,教给知识还远远不够,教给习得知识的习惯和方式尤为重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现有的条件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归纳方法,指名努力方向,举一反三,大胆质疑并自主探究,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桃花源记》时,学生在学习文本句意以后,我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文意分析,可是在让学生阅读质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作者在文中已经说 “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一问,我没法做出完美的回答。这时我就安排了一个课后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利用网络和各种工具书,自己寻找答案,看谁的答案最让人信服。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开锁的钥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立激励促进的评价机制,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评价是激励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需要体现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三个维度上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的评价需要体现情感体验和读中感悟的特点,不能仅用分数来评价语文学习。教师需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发展成长,要通过学生、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等多个渠道进行评价,也可以采取现实评价和网络评价等形式开展各种评价活动,形成语文自主学习的教育合力,推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树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教学核心的育人意识,顺应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环境,创建和谐共赢的教学情境,要为学生搭建自由开放的展示平台,提振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要积极传授灵活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激励促进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意识,继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成为语文课堂中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