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铝17辊矫直机应用分析

2018-10-19 16:09董朋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5期
关键词:辊系凸度板带

董朋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沈阳中铝的第四代17辊矫直机,由襄阳博亚设计安装,该矫直机采用全液压、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高,可以在一定张力作用下,对板带材进行拉伸弯曲矫直作业,消除带材的浪形、瓢曲等板型缺陷提高平直度,部分消除内应力以提高板形质量。

关键词:矫直

前言

我国的冷轧生产线目前有30余条,在建的也有十余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現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启,冷轧板带生产不断向着高效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现在社会需求,矫直机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行。

本文重点研究沈阳中铝的第四代17辊矫直机,由襄阳博亚设计安装,该矫直机采用全液压、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高,可以在一定张力作用下,对板带材进行拉伸弯曲矫直作业,消除带材的浪形、瓢曲等板型缺陷提高平直度,部分消除内应力以提高板形质量。

1、结构特点

机架:机架由一个中间底座、两面牌坊、压下横梁、中间连接梁联接组成,机架具有良好的刚度,保证了辊系及其辅助装置在安装后的使用功能。

矫直辊系:由上、下辊系两部分组成,上矫直辊系和下矫直辊系可独立分开。上下矫直辊系部分能够从机体中整体吊出,方便矫直辊系的更换,便于维护。工作辊、中间辊均采用中频淬火,表面淬火深度为1~2mm。

φ95辊系(17辊):矫直范围2~5mm

上辊系由8支φ95的工作辊、9支φ70的中间辊、φ95的支承辊、轴承座、轴承组、辊架等零件组成。

下辊系由9支φ95的工作辊、10支φ70的中间辊、φ95的支承辊、轴承座、轴承组、辊架等零件组成。

中间辊悬浮在工作辊和支承辊之间,两端各有一个旋转轴承组元。支承辊也是一套单独的轴承组元,可以整体更换单套支承辊。

工作辊系的装配精度: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接触间隙不大于0.03mm,中间辊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间隙不大于0.03mm。。

压下机构:由前后两个大横梁、蜗轮蜗杆箱、连接梁、上滑座体、偏摆机构等组成。横梁内的蜗轮蜗杆箱通过丝杆与丝母连接上滑座体,通过减速电机控制上辊系的升降,可以对上辊系进行压下和升降量的精确调整,同时进行辊缝调节,还可以控制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辊缝倾斜(图一)。压下机构上还有一套偏摆机构,通过减速电机同时控制上滑座体的偏摆来进行辊系的倾角调整(图二)。

上辊系压下量的辊缝调整检测和出入口倾角检测采用高精密的位移传感器。

显示信息(图一)

倾斜=0.00 0.5=出口侧辊缝

显示信息(图二)

倾斜=0.5 1=出口侧辊缝

凸度调整机构:凸度调整顶升装置分为7组,安装在主机底座上。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升降装置,使螺杆垂直升降,用于顶升调整下支承单体,使工作辊、中间辊、支承辊保持良好地接触,每组支承单体均可以单独调整,并通过绝对值编码器来检测和控制,根据来料板形手动调整到需要的凸度,以达到矫正板形的目的。

润滑系统:矫直机的润滑主要是采用干油润滑,根据指导填充润滑脂。辊盒滑块导轨面润滑、蜗轮蜗杆箱以及轴承位采用手动高压油枪适量补充干油。

2、技术参数

1)矫直辊系(17辊)

3、应用分析

1)采用数字控制系统和操作盒手动调整系统两种调节方式,可以精确调控矫直辊位置。

2)矫直机上辊系可以单独调整倾角,方便更好的调节板型

3)下矫直辊系可以沿着矫直方向分成7列使用顶升机构改变矫直辊的弯曲程度进行精细调整,以消除板带材的局部浪型或瓢曲等缺陷。矫直过程中,目测分析来料板带材的版型结构,有浪型或者瓢曲的版型较其他部位较长,对相对较短的位置进行顶升操作到合适的位置,通过上辊系的配合反复弯曲延长达到矫直的目的。

结语

17辊矫直机的作用在于保证板带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并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由中铝生产的钛及钛合金的板带材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应用,并出口到东南亚等周边多个国家,为板带企业的产品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本文通过对17辊矫直机的矫直理论分析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发展成果的研究,可知其是板带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生产技术,在未来势必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冰,张凯,李娜,庄峰,祁鹏飞.矫直机机体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7,52(06):14-16.

[2]贾苓苓.型钢矫直机的技术改造[J].冶金设备,2017(S2):329-331.

猜你喜欢
辊系凸度板带
基于DBN-BP 深度算法的热轧板带横断面预测*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板带拉伸机钳口夹紧缓冲装置分析计算
3800mm中板轧机变凸度工作辊辊形研究①
六辊可逆冷轧机辊系稳定性分析
基于精轧平坦度优先的凸度分配策略
异步凸度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坯损伤抑制分析
基于吸振器控制的轧机辊系时滞反馈研究
金属板带坯料的连续挤压生产方法
钢框架内填再生混凝土墙结构等效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