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秦观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其词,甚至被诟病气格低下,而这样的诗歌特点却来源于他“以词为诗”的“破体”创作手法。这种“以词为诗”的创作是以“卑体”入“尊体”的文体融合方式,违背了宋人“尊体”“尚雅”的文学观念,所以秦观的这种创作方式在当时并未被主流接受。但从文体的角度来看,秦观逆向而行的“破体”创作却为宋代诗体的形态、功能和审美风格等方面带来了的丰富和拓展。
关键词:秦观;诗歌;文体
诗与词这两种文体既有承继的联系,又有尊卑、雅俗的區别,而当这两种文体互相渗透时必然会产生新的文体呈现形态和风格,但究竟新的文体特点是否符合时代的主流文学理念和审美观念,这又会影响革新者在文学史上能否被正确定位。《后山诗话》引用世人语评秦观诗道:“秦少游诗如词。”苏轼亦评价秦观诗是“小石调”,即其诗具有词“旖旎妩媚”的风格。这些评价显示出秦观诗歌与宋代文坛的主流审美倾向不符的现象,而以如今的文体观重新审视秦观的诗歌,却别有一番景象。
1 秦观“以词为诗”的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尊体”观念浓厚,“文”尊于“诗”,“诗”尊于“词”,“词”尊于“曲”,这样的文体尊卑之分受政治、文化及文体本身在当时社会中的功能价值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宋人普遍轻视词,称词为“诗余”“小辞”“小道”“末技”,这些称名显然包含着词体地位的低下。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将词视为上厕所阅的“小辞”,王安石也曾质疑晏殊作为宰相而填“小词”的合理性。更有不少宋代文人年轻时填词,后成为名家便“悔少作”。由此可见,宋代文坛“尊体”观念的浓厚,词的地位价值备受轻视。
宋代虽然讲究文体的尊卑,但对文体之间相互融合却给予相对宽容的态度,这表现在宋人“破体”的创作实践层出不穷。文体的发展受时代、社会、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同时文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也是文体流变的巨大因素。在宋代文体大发展的特定背景下,各种文体都有着一定的“破体”创作,其中诗词便普遍存在着文体边界模糊的现象。北宋初期的欧阳修、柳永、晏殊、张先等人都有“以诗为词”的词句,后中期的晏几道、王安石亦继续践行。苏轼作为宋代“以诗为词”的代表,不仅拓宽了词的创作内容,而且开拓了词境,影响了豪放词一脉,使词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以诗为词”不但没有扼杀词家的创作个性,反而增加了词的风格的多样性。但“以诗为词”的文体融合方式是尊体对卑体的侵染,由此看来,宋人对“以尊行卑”的“破体”创作方式是接受的。
在宋代文体融合的创作风气下,少游“以词入诗”的“破体”创作有一定的文坛风习基础,即打破文体界限,寻求诗体的突破。但少游却是“以卑行尊”的逆向文体融合,这有违宋人的“尊体”观念,所以在当时被世人诟病,有“女郎诗”“小石调”“诗如词”的评价。
2 秦观“以词为诗”的创作表现
“以词为诗”是诗人在作诗时对词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接受和借鉴,少游擅填词,所以在创作诗歌时,会不自觉将词的情感基调、语言、表现手法、风格等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去,而形成诗体的独特面貌。
2.1 语体的融入
不同体裁的文章自有其内在的语体要求,诗与词的语言系统便有所分别,但秦观诗中会融入词的语言特点。在宋代普遍讲求才学和议论的创作背景下,宋人作诗主平淡,而秦观诗歌的语言却有着词的纤弱、婉丽等特点,这虽与当时文坛的整体诗风格格不入,但却颇有特色。如《游鉴湖》: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艾苛乡。水光入座杯盘萤,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葡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全诗运用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了鉴湖的美景。秦观在诗中运用大量华美辞藻,如“画舫”“珠帘”“缭墙”“绿酒”“红妆”等词语使诗呈现出艳丽、明媚的画面。另外,如《游龙瑞宫次程公韵》:“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再如《流觞亭》:“玉笙吹罢献筹错,蜜炬烧残替洱遗”,词语风格清丽,后者更被称为艳冶。秦诗语言艳丽之作还有《春日五首》其二、《燕荡亭》《会蓬莱阁》《西城宴集》其一、《赏酴糜有感》《次韵蔡子俊琼花》等,这些诗皆有词清丽、柔媚的语体特点。
2.2 词法的引入
秦观在诗歌中喜选择虚化的景物和朦胧的意象来含蓄委婉地表达愁思情感,这便具备了词浅斟低唱、婉转低徊的创作特点。秦观的写景诗常对景物进行细微刻画,把握景物与心灵的共鸣,颇有其词的功力,可谓将词蕴藉含蓄的表达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河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悉绝倒。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
清泪斑斑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甘心结子待君来,洗雨梳风为谁好?
谁云广平心似铁,不惜珠玑与挥归。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天分四时不相贷,孤芳转盼同衰早。要须健步远移归,乱插繁华向晴昊。
此诗将梅花虚化,诉说自己怀才不遇,情感婉约婉转,似反复幽怨之语,低沉的哀伤充盈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如“清泪斑斑……为谁好?”这四句写无人欣赏、“清泪斑斑”的梅花实则在道自身的忧伤。又如《赏酴糜有感》,虽然题目是“赏酴糜”,但全诗却无一字写酴糜的样子。秦观只是借酴糜为一个引子,抒发内心的“断肠”之感,借物抒情,手法委婉,颇有其填词的手法风格。诗和词虽都讲究含蓄的表达方式,但词更倾向于婉约曲折,正如刘熙载所说:“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秦观将词婉约幽深的表现方式融入到诗歌的表达中,便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细腻。
秦观诗对词法的引入还表现在其诗中的意象选择接近词中的意象。词偏于抒发内心深幽的情感,所以一般选择细小、灵巧、清淡的意象词,而秦观的诗中也存在大量偏于纤巧柔婉的意象。如《海康书事十首》其二:
卜居近流水,小巢依嵚岑。终日椽数间,但闻鸟遗音。
炉香入幽梦,海月明孤斟。鹪鹩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全诗并未具体描摹内心的情感,而是选择多个能突显情感的意象,“流水”“小巢”“鸟音”“炉香”等景物色调灰暗,营造出阴郁的氛围,由此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又如“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危清酒涨微澜。”“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等诗句中“幽花”“雨中花”“风中絮”等幽静深远的意象词的选择亦契合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微妙心理。
2.3 词风的渗入
童庆炳先生曾说:“文学风格是指能够引发读者的持久审美享受的、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有机整体中所显现出来的基本特色。”(1)各种文体在遵从大体的原则下,通过各自独特语体的选择、表现方式的运用或章法结构的安排而形成各自的风格趋向、美学境界。秦观作词的个人风格十分显著,所以其词风难免在一定程度上侵染了其诗歌的风格。如《西城宴集》:
春溜涣涣初满地,晨光欲转万年枝。楼台四望烟云合,簾幕千家锦绣垂。
风过忽闻花外笑,日长时奏水中嬉。太平谁谓全无象,寓在群仙把酒时。
诗中描绘出秀美的景色及人们游乐的欢快情形,诗风清丽轻柔,颇有词的旖旎婉约,可谓“词人之诗”。再如《中秋口号》:“香槽旋滴珠千颗,歌扇惊围玉一丛。”写欢宴舞女的妩媚柔婉的风姿。《春日五首》之二:“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诗人用比兴手法将女性的情思绵绵和风姿婀娜之态喻为雨后的春天,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妩媚而令人迷醉的景象,而也正是这首诗的后两句被元好问拈出称为“女郎诗”的渊源。又如《再遣朝华》一诗:“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白崔鬼。”这是一首离别诗,全诗以景结情,蕴藉含蓄,可见其词风侵染的痕迹。所以,秦观诗歌呈现出来的总体风格与其词的柔媚婉约的风格是相近的。
3 秦观“以词为诗”的文体创新
就诗歌本身的醇雅品格以及当时诗坛主流的雅正观念而言,秦观的诗歌的确显得过于纤细,但却给宋诗带来了文体创新。吴承学认为:“破体,往往是一种创造,或者改造。不同文体的融合,时时给文体带来新的生命力。”(2)所以,秦观“以词为诗”的创作实则为宋代诗词之间的流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以词为诗” 是“诗言志”和“词缘情”的多样转化。“诗言志”在宋代文人心中,不仅包括个人情感、理想志向,而且涉及到社会、政治、人生等重大题材。宋人通常用诗歌来书写社会、政治、理想抱负等主题,而把词当作“诗余”,去抒发细腻委婉的情感。而秦观的诗歌则可以用来抒发个人内心情感的愁思。所以,相较于前人诗歌的文体功能,秦观“以词为诗”的创作拓展了诗歌的文体功能,即诗歌不仅可以“言志”,也可以用来抒发细腻纤柔的情思。
其次,“以诗入词”为宋诗带来了不一样的文体风格。一般说来,诗境明晰,词境朦胧。诗歌风格或大气磅礴、或清秀醇雅,词的风格多是柔媚旖旎。正如王国维所认为的:“词之为体,要妙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3)王国维从意境上把握诗词的艺术特征,他认为词从细处入手,细致、幽深、婉约地表达思想感情,而诗的意境更为壮大。秦观“以词为诗”在语言体式、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使诗歌带有词的笔调,并最终呈现出词柔婉幽深的风格,这与当时宋调的直白大相径庭,但却在众多诗歌的恢弘意境中注入一股纤细绵软的风格,为宋诗带来了别样的诗风。
最后,秦观诗无论是语体、表现方式、意象选择,还是诗歌的整体风格,都在当时的宋调中显现出一种“陌生化”的审美。秦观诗歌的文体呈现方式有违当时“尊体”“尚雅”等观念,所以在诗歌惯有的审美模式下给人以陌生感,这也是当时被诟病的原因之一。但以如今的文体观来看,秦观诗中绵密细腻的情感借用词体表达出来可能是一种最佳的文体选择,但秦观选择诗体的呈现方式,却是别具一格的。秦观绵密的情感在诗歌短小的体式中显得更为朦胧悠长,而这也契合了中国一直以来讲究的“含蓄”的的表达方式。
4 结语
秦观诗歌的“以词为诗”在当时违反传统文人文体尊卑的观念以及古人在文体上崇尚古朴、自然的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在文学史上一直未能得到正确对待。但在文体学视域下,秦观诗歌在大体遵从诗体独立性、未“失体”的情况下,而体现出一种文体的新变,使宋诗文体形态呈现多样化,从而成为宋诗的审美异调,可谓是文体求变的一种尝试和创新。
注释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2)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3)王国维:《人间词话》,徐调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1]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華书局,1981年版。
[2]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作者简介
韩茜(1993-),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