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美学视角下的兰州太平鼓阐释

2018-10-19 03:39翟湘雨
卷宗 2018年2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摘 要:本文笔者主要通过探析兰州太平鼓发展现状,从中国舞蹈美学的视角去分析兰州太平鼓中的舞蹈美学追求,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对于兰州太平鼓的认识更加深刻以及对于舞蹈基础研究者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兰州太平鼓;舞蹈美学追求;发展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兰州太平鼓的舞蹈美学追求

中国舞蹈的美学追求,是所有的舞蹈都力求达到的一种境界,是富含哲理性的情感方向。兰州太平鼓作为一种独特的鼓舞艺术,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因此笔者不得不借助自身专业,以舞蹈美学的视角对兰州太平鼓进行阐述。下文具体从太平鼓的鼓身以及鼓面所绘图形,到太平鼓高难度的击鼓姿态或造型来进行说明其中所涵盖的舞蹈美学追求。

1.1 阴阳相和 圆融归一

“阴阳相和 圆融归一”是中国舞蹈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本质的美学追求,这一追求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下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最早由《周易》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要谋求并保持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兰州太平鼓的“阴阳相和 圆融归一”的美学追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击太平鼓的意义上:在古代社会,由于对季节、天气、自然灾害等情况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老百姓纯粹是“靠天吃饭”,因此天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性特别强。而每年春节至正月十五社火结束的打太平鼓就成了老百姓向上天祈福、祈求保佑的一种手段,人与天地自然与鼓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老百姓参加社火队打太平鼓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于这种渴望越强烈,他们打起太平鼓就越得劲,整个鼓声撼天动地,很烘托战场助威的浓烈气氛。德国著名学者格罗塞在其《艺术的起源》中指出:“剧烈动作和节奏动作的快感……最强烈而又直接地经验到舞蹈快感的自然是舞蹈者自己,但同样也可以拓展到观众。”太平鼓以具象性的动作很好地诠释了格罗塞的舞蹈理论。“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在舞蹈中,即表现为“阴阳相和 圆融归一”。据《太平鼓经》载:“太乃天也,平乃地也。太平鼓就是天地之鼓。”人们通过打太平鼓来祈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再者是在太平鼓的制作上:最常见的兰州太平鼓鼓身以红色漆之,并绘有龙或者金狮子的图案,两端以牛皮制成鼓面,用“八卦”围绕太极图饰之,这些图案也是太平鼓中最常见的。这一系列的制作方法充分说明擂起太平鼓而变“八卦”触阴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兴地之宜,远取诸物”。表露出了天、地、人、鼓合而为一的思想,更加进一步达到了“阴阳相和 圆融归一” 的舞蹈美学追求,成为太平鼓一个显著的特征。

1.2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是中国舞蹈的审美追求之一,舞蹈的动态视觉意象就是一种“实象”与“虚象”的相互交融。简言之,舞蹈动作作为动态造型时,是“实”,作为情感符号时,它又是“虚”。兰州太平鼓也能很好的印证这一舞蹈美学追求。“鼓手的律动是人舞鼓,鼓带人,人鼓合一。”击打太平鼓的一切动作,不管是低鼓、中鼓还是高鼓的打法或者是鹞子翻身、开弓射雁等高难度的动作,这一切都是“实”的,因为在整个击打太平鼓的过程中,是以上述所说的各种动作姿态表达打鼓者的情感、尽情的去展示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鼓者的这些动作是我们实实在在能体会到的,因此是“实”(图1、图2)。

我们可以根据太平鼓的阵法以及高难度的动作,模拟一个古代军队行军作战的场景,包括空间环境、时间历程、内心活动等等。去猜想在行军前的鼓舞士气,战士们斗志昂扬,一个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以及战士们看到胜利的曙光,欢欣鼓舞击打太平鼓的一系列具象动作为我们还原太平鼓中的军屯遗俗的文化内涵。鼓者的表演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这些我们只能通过细细品味去揣摩,才能更好地融入这种喜悦的气氛之中,因此谓之“虚”。

以上谈到兰州太平鼓的舞蹈美学追求,这对于中国舞蹈来说是普遍共性,但对于兰州太平鼓来说,又同具个性的。普通群众在观看太平鼓表演时,往往只是被表演者的服饰、鼓声、以及热闹的氛围所吸引,很少有人去关注兰州太平鼓作为综合的民间艺术而蕴含的美学追求,这些美学追求甚至上升到中国哲学的层面,无论是“阴阳相融 圆融归一”,还是“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都是太平鼓经过时间历练的产物,是兰州太平鼓的文化内涵。

3 兰州太平鼓发展现状

兰州太平鼓作为甘肃省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的传承人及文史资料也得到了保护。但和其他非遗艺术一样,面临一个传承的问题,很多当地的年轻人也不太愿意去接触这些“老艺术”,有的在外上学或上班,剩下打太平鼓的都是中老年人。

总之,兰州太平鼓经过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异与发展。笔者希望通过从中国舞蹈美学的视觉下去阐释太平鼓的舞蹈美学追求,从而能为我们去欣赏或者研究太平鼓时带上一些审美的眼光,给太平鼓的研究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兰州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特有的民俗,承载着该地区的艺术修养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代表着西北地区人民热情豪迈、大气的性格特点。希望大家能给民间的优秀传统艺术多一些时间,多一点包容,这样我们的舞蹈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且為今后的学术研究开辟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民俗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张北辰.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5.

[3]邓明.甘肃史话丛书 兰州史话[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翟湘雨(1995-),女,苗族,湖南省,西北民族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