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司马迁》

2018-10-19 01:45刘青
戏剧之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人格

刘青

【摘 要】十八集电视剧《司马迁》讲述了“史圣”司马迁回肠荡气的一生,全方位地展现了司马迁的人格与命运。本剧在忠于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创作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崇高精神和含垢忍辱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人格 ;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105-01

1995年1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涿州影视基地汉城中,电视剧《司马迁》——这部表现司马迁崇高人格与其坎坷、悲壮命运的影视剧,为《史记》的作者书写了一首史诗,在杨洁导演等前辈们历经八年艰辛后,终于开始了它的生命之路。

一、电视剧的剧情分析

电视剧《司马迁》正是一部讲述司马迁回肠荡气一生的史诗。此剧制作严谨、题材沉重、内容丰富、手法细腻,全方位地表现了司马迁的人格与命运。若历史能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对自己的反思,那么它也是现实的。电视剧《司马迁》正是如此。

将世故圆滑作为处世真理的人们,会觉得司马迁不够聪明,不懂得察言观色,不该在汉武帝盛怒之时说真话。然而,我认为,正是这种毅然决然,才体现出他为了坚持真理、刀斧不惧的真性情、高情操。当下社会,敢说真话、坚持正义之人还有多少呢?

在诏狱中,在面临选择宫刑还是选择死亡的艰难抉择时,司马迁极度痛苦,他深知“士可杀,不可辱”,他也不惧怕死亡,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尚未完成的《太史公书》。修史是先人的祖业,更是他对后世的责任。一番内心的苦痛挣扎,他选择了受辱取义,选择了忍天下人所不能忍。自古英才多饮恨,当年国士总含冤!

之后的日子里,他所承受的压力与苦痛更是非常人可以想象的。宫刑后,他胡须尽落,声音变尖。他受不了这种屈辱、折磨。妻子探望,他无颜相见,含泪哽咽,痛彻心扉。伤离别,竟是天人永隔。多少次黑夜中,捋着日益稀疏的胡须,想到自己所受的耻辱,生不如死,无汗湿衣,在泪中睡去。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除了女儿,无人理解,他正是在这极度孤独、压抑、恍惚之中,完成了史书。

然而,作为司马迁的挚友——同样洁身自好的狷介之士任安,不理解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不理解他还有何颜面位列于于九卿之中,立于朝堂之上。他破口大骂:“那你为什么不堂堂正正地去死?”司马迁捶胸顿足:“我生不如死啊,我活着比死还难呐!”他声嘶力竭:“我留下这刑余之身,就是为了要完成这《太史公书》啊!”用尽全力解释,却也百口莫辩。少卿割袍断义,背影那么愤然,那么决绝,司马迁的眼神是绝望的,欲哭无泪的。哀莫大于心死。最应该懂自己的人都不理解自己,心灰意冷莫过于此了。

在汉武帝派人抄书时,他双目紧闭,明知无用却还无力地护住竹简。他的身体在颤抖,他的心里在滴血,他看透了独裁者的本质,却无力回天。他两眼含泪,愤怒地问天:“我这一生的心血,就毁于一旦呐!我写它何用,写它何用?!”

还有最后一幕,司马迁一袭白衣,站在悬崖边,抱马摩挲。此时,他心中有悲凉,更有解脱,一种受尽屈辱完成使命的解脱。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追随了三闾大夫,离开这浑浊的人世。

二、此剧的创作历程

这部剧之所以能触及人的灵魂深处,首先是因为它打动了所有的创作者。角色是流着泪的,演员的心也是流着泪的,所有的创作者都是全身心投入,为此剧注入了全部心血。

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与诞生过程,也如司马迁的命运一样充满艰难、苦痛与辛酸,导演杨洁为拍摄此剧,筹集拍摄资金,历经八年艰辛之路。本剧主创为这一精品剧作付出的努力,所体现出的精神,使我深深震撼与感动。与此同时,我也感到悲哀。因为这样一位中华文人的脊梁,这样一部精品剧作,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曲高和寡。

还有司马迁的扮演者仇永力先生,为塑造这个角色潜心研究史料,熟读《史记》许多章节,将自己的全部心血花费在这一个人物上。他为了接近人物,表现出司马迁沧桑、消瘦的形象,每天节食,为角色减肥20斤。他为了体会司马迁内心的痛苦,甚至要求住到刚刚搭建好的阴冷潮湿的监狱里。本剧主创人员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对塑造角色认真严谨、近乎“走火入魔”的状态,还有对历史人物之热爱使人钦佩。然而,纵观当下演艺界的浮躁现状,“数字小姐”、大量的“抠像”演戏……越来越多电视人崇尚名利,依靠绯闻炒作大把捞金,对于影视创作却是粗制滥造。相比之下,是否令人汗颜?不得不说,本剧所塑造的太史公是近乎完美而真实的。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与内心。尤其是眼神,饱经沧桑,却依旧坚定,总能让人感觉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孤独、悲痛、坚定……使人的心灵也受到碰撞、冲击。主演真正地演出了太史公的灵魂,是真正的神似!

三、结语

电视剧《司马迁》使我们走近了这样一个孤独、痛苦而自由的灵魂,为观众带来了感动,也引发了人们对生与死,以及精神追求的深思。它使我们感受到:生命之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广度。人的呼吸之间,不能只为着一箪食,一瓢饮,还应当有正气、思想和人格。精神追求比灵肉、物质更为重要。

此剧自拍摄完成,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司馬迁和电视剧《司马迁》的生命力却不会只有这么久,而会更长。因为人格、精神是不朽的,哪怕和者盖寡!

猜你喜欢
司马迁史记人格
少年品读 史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