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最终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教师只有合理运用导入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能动性与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文章简述了小学数学课导入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行之有效的导入方式。
一、小学数学课导入的重要性
第一,导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与兴趣影响较大,教师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参与进来,达到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第二,通过课堂导入,可以将新课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加强联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第三,小学数学课导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确保课堂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二、小学数学课导入的方式
1.游戏法导入
小学数学课导入中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注重运用游戏的方法,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习效率也将获得提升[1]。
2.情境法导入
情境法是小学数学课导入中一种常用的方式,教师利用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新知,巩固旧知,让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例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如下导入方法,即展示图片,上面有位小朋友正在给身边的小兔子为萝卜吃,他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有3只、5只小兔子。接下来教师要问学生:“这位小朋友哪边的小兔子多呢?多几只呢?”在这种趣味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这不仅提升了本节课的学习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更加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打牢了基础。
3.表演法导入
为提升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注重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探索,不能单调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情绪。对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取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表演中应用数学知识,实现自身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为让学生轻松认识货币单位,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超市购物、收银和找零等场景,且在小组内进行,学生要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这样学生参与热情强烈,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全面认识元、角、分等货币单位,也在表演“买卖”的时候提升了心算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表演法导入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4.多媒体导入
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导入环节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与原理呈现出来[2]。学生在观看直观、形象的动画后,让学生了解整个思维规程,从而突出特征,揭示规律,让抽象概念更加具体与形象,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让公式、法则在学生脑海中产生深刻印象。例如:在小数除法教学中,除数一直都是教学难点内容,学生容易忘记小数点要同时移动,对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除法算式:0.84÷0.21,84÷21,让学生分析哪个商最大。当学生讨论完毕后,在多媒体中让0.84和0.21的小数点一起朝右移动一位、两位,学生通过清晰的观察,能够得出其商相等的结论。这是由于商不变的性质决定。最后引导学思考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學生在参与过程中,很快掌握了算理算法,学习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三、小结
总之,小学数学课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对新课导入方法进行创新, 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运用,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通过设计好的导入方式,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在良好的氛围下透彻理解知识,逐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忠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0):78-80.
[2]陈 建.试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互动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