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摘 要: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作者就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节为例,在文章中谈了在教学中的做法,希望能培育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同时希望对广大教育者有所帮助。
一、创设教学情境,丰富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
1.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情境
为了营造活泼灵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我运用《动物世界》片头的视频进行导入。欢快动听的音乐,奔跑跳跃的动物,竞相绽放的花朵,处处彰显生命的活力和美好。轻松活泼的视频,让学生兴趣大增,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和欲望。然后,教师设问:画面中有哪些美丽的生命?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教师归纳:这些美好生命的存在是建立在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基础之上的,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2.创设关注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敬畏生命是个比较深奥的话题,对于认知能力还不强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为了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我利用学生的同龄人“小明的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七年级学生小明由于起床晚了,没吃早饭就去上学。由于怕迟到,他骑车闯了红灯。中午,他到路边小摊买了一份麻辣烫和烤冷面。晚上放学回家,他和同伴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写完作业后,连续玩了四个小时的网络游戏。设问:小明有哪些不珍爱生命健康的行为?以小明的事例为切入点,链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分析小明不珍爱生命健康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健康意识淡薄的后果,提高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创设关注社会热点的教学情境
利用社会热点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学生身边的资源,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能够进一步增强教育感染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休戚与共”这一教学难点,我运用“宁安日行一善公益组织关爱弱势群体”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不仅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包括关怀、善待、尊重他人的生命。由于选取的是本地鲜活的课程资源,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那些志愿者关爱他人的善举,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认识到尊重、善待他人生命可以讓社会和谐美好。
4.创设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学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和考验。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问题情境:“倒地的老人该不该扶?”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给学生畅所欲言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形成善待生命的共识:在他人生命遭遇困境之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
二、以活动为载体,强化道德体验,提升核心素养
1.传递生命温暖
生命中那些打动心灵的温暖和关爱,让我们将它传递下去。按照家庭、学校、社会的顺序,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生会认识到敬畏生命不仅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包括关怀、善待、尊重他人生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培养他们敬畏生命的情怀,提高他们正确的行为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而有担当的好公民。
2.用爱滋养生命树
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传递情感,浸润美好心灵的殿堂。为了强化学生敬畏生命的意识,把敬畏生命作为内心的自愿选择。我设计了学生活动:创作敬畏生命箴言,挂到生命树上。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出来,他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展示创作的生命箴言。绿色的生命树,红色的爱心卡,轻松舒缓的音乐,让课堂教学呈现了生机和活力。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课改理念,投身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杨东海.巧运用多媒体,激发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J].中国教师,2014(S2).
[2]姚淑娟.基于情境的核心素养培育例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