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华
事功和名望并不能与智慧和能力画上等号;而如果明晰上述道理,有智之人在业绩与事功、名望之间又该如何取舍呢?什么因素将主导或制约这种取舍呢?大智慧的尴尬与无奈,也是洞察本质后的尴尬与无奈
社会组织体的治理,实质上是考验认知的深度、广度和维度。但是,完善认知却是如此之难,而认知完善后的结果,也并非都能完全无条件接受。通过下面几个故事,来看看认知的不同境界。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这个故事揭示“智之如目,不见其睫”中“如目之智”的局限性,并引申出“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即强调智慧不仅仅是“知人之明”,还包括“自知之明”。无独有偶,老子在《道德经》同样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上述道理被后世学人总结为“目论”:不能自见过失,没有自知之明;并引申为肤浅、狭隘的认知和见解。例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这是在说欠缺自知之明。还如,南朝(梁)人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收录王简栖《头陀寺碑文》:“穿凿异端者,以违方为得一;顺非辩伪者,比微言于目论”。这是在说线性思维而不能辩伪之智的狭隘和肤浅。总之,智慧的认知在于不仅在于“知人”,还包括“自知”;“如目之智”,“不见其睫”,“顺非辩伪”,非真智慧。
《世说新语·政事》记载了两则与丞相王导有关的故事。
一则: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篆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晚年王导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签字同意,虽被人指责为昏聩,但自认为后世當想念这种糊涂。二则: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丞相王导劝慰同为宰辅之臣的庾亮,因天气暑热,公事可以简办,没料到却遭到庾亮的反讽,也从侧面验证了世人以为王丞相昏聩简略。
王导其人,东晋名相,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重要奠基人,曾与其从兄王敦各主内(朝政)外(军事),形成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后世评价,总体认为王导宅心仁厚,性情温和,为人颇有远识,在诸臣中鹤立鸡群,深得历任皇帝赏识与重任。《世说新语》记录徐广《历纪》评价:“导阿衡三世,经纶夷险,政务宽恕,事从简易,故垂遗爱之誉也。”同时代人陶侃(东晋名将,位列三公,王导的主要政治对手)评价:“司徒导鉴识经远,光辅三世。”后世苏辙评价:“王导为相,达于为国之体,性本宽厚容众,众人安之。”李清照题诗:“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当然,也有对王导的负面评价,例如司马光认为:“既不能明正典刑,又以宠禄报之,晋室无政,亦可知矣。任是责者,岂非王导乎!”考虑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点评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浓厚的时代价值观,这种指摘过于偏激和苛责。总体来看,后世对王导的评价,基本印证了王导的自我评价:“后人当思此愦愦”。考虑到东晋立国之初,国力孱弱,内外战乱频繁,社会矛盾重重,民生困苦凋敝,在此情形下,王导能够以三公宰辅之位缓和各种矛盾,敦睦各种势力,辅佐维系三代东晋政权,视为“东晋第一能臣”并不为过。如果细细考查东晋初期社会时政,想其“简略”“昏聩”的执政理念,又何尝不是谙熟世事后的大智慧呢?
《鹖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记载了“卓襄王问庞暖”的故事。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时人多从“防范于未然”角度理解这个故事在组织体治理中意义。但是更进一步就会发现,越是洞悉本质,及早消解问题,似乎越是没有功绩可言,即所谓“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所谓扁鹊长兄“名不出于家”,中兄“名不出于闾”,而使扁鹊“名出闻于诸侯”。无独有偶,“曲突徙薪”的故事也在说明这个道理。由此看来,事功和名望并不能与智慧和能力画上等号;而如果明晰上述道理,有智之人在业绩与事功、名望之间又该如何取舍呢?什么因素将主导或制约这种取舍呢?大智慧的尴尬与无奈,也是洞察本质后的尴尬与无奈。
《庄子·外篇·达生》记载了“呆若木鸡”的故事。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现在大家都认为呆若木鸡是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褒义词,用以形容斗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虚骄恃气、不受声影诱惑、无疾视盛气,呆若木鸡,德全威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庄子》故事多玄幻离奇,而道理至深。“木鸡”样的斗鸡反而是犀利的“战斗鸡”,着实颠覆常规认知和世界观。然而,这个故事的确提醒:外观强壮、反映敏捷、“恃气”、“疾视”、“盛气”真的是战斗力的体现吗?“呆若木鸡”真的没有战斗力吗?“德全”的表现形式究竟是“呆若木鸡”,还是其他?探究真相和本质,切不能为外观所惑。
综上来看,组织体治理中应建立基本的认知观和思维观:首先应有“自知之明”,克服“如目之智”的狭隘、肤浅和局限,达至“智能辩伪”;其次应明了“简略昏聩”未必不能遗爱时事,“勤奋精明”未必定能造福世人,关键在于明晰世事并选择恰当的行为;再次应理解洞察先机的智慧未必能够获得事功和声名,良治的绩效未必能直观体现并被观察到,事功和声名往往为小智慧所得;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和弹性约束机制,完全可能出现“大智大恶,小智大善”的局面;最后,既然表象与本质实在难以区分,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穿本质,就完全可能颠倒是非、善恶、强弱、好坏和真假等。
组织体治理中的本质思维,其要旨在于拨云见日,让认知的程度更深一步,思考的问题更广一些,制定的策略更全一点,力争无限接近本质。至于是否“看穿而不说破”,则是本质思维运用中的权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