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情绪,给最“亲”的人民

2018-10-19 07:15:04文丨
遵义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基层单位分工道理

文丨 张 翼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最大的错误,是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留给了陌生人。”就一般社会生活规则而言,这一说法是有其道理的,道理的发生是基于一个假设的存在:对陌生人的“毕恭毕敬”和对亲人的“满脸抱怨”形成强烈反差,对他人恩惠的万分感激和对家人关怀的视而不见构成鲜明对照。

这当然是一种抽离了具体情境之后的类型化归纳,未必有多大的代表性、真实性。当然,这问题是开放的,如果以血缘关系来画出一个爱的同心圆,由近及远去发散和放射爱心、道义与笑容,越是距离圆心远的陌生人、他者,似乎所分享到的耐心和宽容就少一些,这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新时代,恐怕显得不那么太占理。

不妨做一些角色替换的语言游戏,假如我们是公务员,很多时候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态度,甩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民群众。近年来,窗口单位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随着八项规定清风劲吹而大有改观,但对待群众形形色色的需求方面缺乏耐心、不够宽容的作风,在部分基层单位依然有所残留,个别干部面对困难群众的“表情”和心态依然需要极大调适。与此同时,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又在个别基层单位潜滋暗长,孙连城式上班磨洋工,“尸位素餐”不贪不占也不干事的庸官、太平官尚未禁绝,“两面人”时有出现。

在无数种情境之中,在不同分工之中,可能很多人都在每日每时地对陌生人、对他人展现着最美好的一面,让如沐春风之感伴随在日常生活常态中,这其实正是时代风尚、社会进步和职业精神的标的。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信息传递等各方面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典的舍己为人、舍家为国、大公无私等道德样本依然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民公仆、先进教师、白衣天使等,也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兼顾家庭人伦义务,在社会贡献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是孝子和慈父。

其实,从优秀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视角而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又适度分工的关系,而真正成就一个公民德性水准的,是能否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大背景下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的角色和位置,进而把最好的情绪和最佳的状态,给最亲最近的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基层单位分工道理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治淮(2022年2期)2022-04-01 05:30:18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50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治淮(2019年2期)2019-03-15 01:07:36
道理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4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