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淑贞
“调、治”并重,分阶段论治,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实践,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中中医膏方可用于肿瘤治疗的全程。当然,膏方也是药,需由医生开出处方,这里不过是介绍一般道理。
膏方是中医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叫“膏剂”,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一般来讲,膏方多由数味中药组成,组方复杂。因膏方服用时间长,医者必须深思熟虑,立法力求平稳,不能稍有偏差。偶有疏忽,与病情不合,不能终剂而废,医生与病家皆遭损失。故鉴于此,开一般处方易,而膏方制订难。
肿瘤是一种特殊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复发和转移,遵循“慢病缓图”的理念,膏方不失为一个好的剂型。中医运用膏方治疗肿瘤效果良好的病例不胜枚举。
中医膏方为什么在抗肿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呢?中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是缓攻、补虚,早期以攻邪为主,中期则攻补兼施,后期以扶正为主。鉴于肿瘤治疗具有长期性、延续性的特点,中医膏方辨证论治,突出“调、治”并重,进行分阶段论治,不同治疗时段的治疗目的也不同,通过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治疗肿瘤,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恶性肿瘤治疗一般分为围手术期、化疗期、放疗期、治疗间歇期、监测随诊五个阶段。在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等侵袭性治疗时,会暗耗气血,致使气血不足,脏腑失养,易致久病复发或致新病,膏方适时能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补养气血,扶虚补弱,与放疗、化疗同步治疗重在减毒增效。根据膏方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放疗、化疗毒副反应,如造血系统反应、机体衰弱、神经毒性等方面,在辨证基础上,灵活运用益气养血、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等法,常可收到较好疗效。
1.治疗机体衰弱。在放疗、化疗过程中或治疗后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四肢劳倦、腰膝酸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等,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多为脾肾两虚,心肾不交。治当益气健脾,养心滋肾,以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加减制作膏方。若放疗后咽干舌燥者,可加养阴生津之品,如南北沙参等。
2.治疗造血系统反应。放疗、化疗出现的造血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等,严重时可引起感染、失血等并发症。中医在治疗骨髓抑制方面,作用缓慢而持久,并且疗效巩固,通过补益脾肾、滋养肝肾等不仅能恢复骨髓功能,还能健体强魄、补肾生发、和胃健脾等。膏方根据辨证加减使用,如属气血两虚者,治以益气补血,代表方有归脾汤、八珍汤等;肾阳虚者可用右归丸、肾气丸等加减;肾阴虚者宜用左归丸等方。
3.治疗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感觉缺失,或手套、袜子样分布,或感觉异常,过敏、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从中医辨证上分,主要有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脉络受阻。气虚亏虚为主者可用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等方化裁,气滞血瘀为主者可选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加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膏方期间患者应忌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服用含人参类膏方时忌服萝卜,服用含何首乌膏方时,忌食猪血、羊血和铁剂;服用膏方时不宜用茶水、牛奶送;消化功能不好,腹胀、舌苔厚腻时,不宜服用;如遇感冒发热、积滞、泄泻、消化不良等,应暂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