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唑肟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一例

2018-10-19 03:11:02沈黎王诚江翊国季士亮
天津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水疱百分比头孢

沈黎,王诚,江翊国,季士亮

头孢唑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头孢唑肟对许多(非广谱的)细菌β-内酰胺酶有高度的稳定性,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需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1]。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通常指的是<10%的皮肤体表面积受到影响,可在某些感染或口服某些药物后发生[2]。有关头孢唑肟引起SJS的案例目前在国内尚少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57岁。主因发热咳嗽3 d伴全身皮疹,于2018年1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峰值40.2℃,热起时畏寒,寒颤明显,伴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偶有咳嗽。1 d前于当地卫生院就诊,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3.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0.824,淋巴细胞百分比0.112,CRP 28.2 mg/L,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唑肟(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不详)2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2 d。患者自诉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全身皮疹(皮肤稍红,未见皮疹、水泡及溃烂),停药后转诊我院。

既往史:患者有糖尿病史12年,曾间断口服多种降糖药(具体不详),血糖控制不佳。近2年来,患者口服阿卡波糖片(拜糖平)50 mg/次,3次/d,每晚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10 U控制血糖。目前,血糖控制良好。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史、否认外伤、输血、中毒、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77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135/86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躯干、四肢可见散在或密集分布红色皮疹,压之可褪色,部分融合成片。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5.5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71,淋巴细胞百分比0.095,CRP 109 mg/L。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

治疗经过:入院当天即给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8.8 mg/次,1次/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次,2次/d,连用7 d,并嘱咐加强皮肤护理,且清淡饮食。次日(使用头孢唑肟后第4天),患者皮疹进一步加重,全身散在皮疹伴疼痛,且发现左下肢出现红斑,可见一水疱,疱液清亮,左大腿糜烂,臀部糜烂伴痛,阴囊部皮肤略红,尿道口无明显糜烂,下腹部可见红斑,见图1。在前1日用药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550 mL(27.5 g),1次/d,连用5 d。

Fig.1 Pictures showing the exfoliation of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 of the patient图1 患者皮肤黏膜剥脱图片

入院第3天,患者水泡较前增多,躯干、四肢见红斑,双下肢散在多发大疱、水疱,疼痛明显。查体:尼氏征(Nikolsky征)阳性,表皮剥脱面积<10%。补充诊断:重症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入院第5天,患者皮疹未进行性加重,复查血常规+CRP:白细胞计数10.4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42,淋巴细胞百分比0.25,CRP 8 mg/L。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35 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30 U/L,总胆红素 8.49 μmol/L,乳酸脱氢酶127 U/L,肌酐81 μmol/L,尿酸198 μmol/L。

入院第8天,患者皮疹较前好转,双下肢水疱吸收情况良好,足背及踝部水疱面积较前减小,顶端破溃,呈白色,伴疼痛。双下肢水疱已基本吸收,吸收后水疱部位皮肤呈红色,表面完整。右侧大腿内侧及足部及踝部有数个水疱吸收过程中,顶端破溃,破口呈白色,且伴疼痛。考虑到目前患者病情好转,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量(上午静脉滴注40 mg,下午静脉滴注20 mg,晚上口服甲泼尼龙片8 mg,连用7 d)。入院第15天,患者水疱基本吸收完全,全身多处脱屑,偶见大片皮肤脱落,脱落后新生皮肤表面完整。复查血常规+CRP:白细胞计数15.7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61,淋巴细胞百分比0.091,CRP<8 mg/L。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54 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29 U/L,总胆红素6.78 μmol/L,乳酸脱氢酶128.5 U/L,肌酐76 μmol/L,尿酸174 μmol/L。患者白细胞偏高,但CRP不高,结合临床恢复情况,考虑白细胞升高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有关。患者急性期已过,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予以出院,出院后自行服药:甲泼尼龙片(每晚口服16 mg,口服2周)。出院后2周电话随访,患者皮疹基本恢复。

2 讨论

SJS是严重的皮肤黏膜多形红斑,其特征为表皮坏死以及黏膜和皮肤脱落,其皮肤剥脱的面积常小于体表面积的10%。超过90%的患者有黏膜受累,通常累及多处部位(眼、口、生殖器等)[3],常伴有发热,并发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累及多脏器受损[4]。无论是在儿童还是成人中,药物都是SJS的主要触发因素,除了药物之外,某些感染(如肺炎支原体感染)也与SJS相关[5-6]。在一项长达5年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SJS的发生与青霉素类、磺胺类抗生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使用相关[7]。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初次使用头孢唑肟,用药第2日出现全身皮疹,并立即停用头孢唑肟。第4日出现黏膜损害,第5日皮疹融合,出现水泡,呈进行性加重。患者转入我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皮疹逐渐消退。患者因患有糖尿病12年,目前正使用阿卡波糖、注射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用2年余,并未出现其他不适,可排除这2个药物过敏直接引起的皮疹。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在皮肤反应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尚不明确,亦未见相关报道,故暂不考虑。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临床应用多年,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酸和酶较稳定、不良反应少而广泛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瘙痒等轻度过敏反应,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也有静脉滴注头孢唑肟后出现皮肤瘙痒、白细胞减少的报道[8]。另有报道显示,头孢唑肟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并引发溶血性贫血[9]。目前有关头孢唑肟引起SJS的报道尚少见。

该患者出疹前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前驱症状,血常规提示CRP偏高。CRP是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能激活补体并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患者CRP 28.2 mg/L(>8 mg/L),考虑存在细菌感染,故使用了注射用头孢吡肟。患者在静脉滴注头孢吡肟的过程中,出现了红色皮疹,立即停药观察,但其皮疹并未好转,且进一步发展,随后出现水疱和大疱,皮损融合成片,进展较快,出现表皮坏死剥脱。由于SJS的发病可能与免疫紊乱存在相关性,英国成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管理指南[10]推荐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封闭抗体,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本患者在使用IVIG治疗5 d、甲泼尼龙治疗7 d后,复查CRP为8 mg/L,且皮疹不再进一步恶化,说明治疗有效。在整个病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监测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可排除严重SJS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现代药物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是无法避免的,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医源性疾病发病和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1]。SJS是一种严重的黏膜皮肤反应,通常是由药物引起的广泛的上皮角化细胞凋亡和坏死,以水泡和皮肤剥脱为特征[12]。SJS的发病率每年大约为百万分之一到二[13]。尽管该病发病率不高,但SJS是一种可怕的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其病死率可高达10%[14]。在SJS严重急性期可能伴有多种不同的全身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除了有较高的病死率,少数SJS患者在急性期缓解后通常会发展为长期的后遗症[15]。

因此,为提高头孢唑肟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建议在使用该药之前先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在使用过程中,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有无皮疹、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一旦发生SJS,应及时诊治,并加强皮肤护理,以降低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率。

猜你喜欢
水疱百分比头孢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7:46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6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2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39:58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6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
用头孢唑林钠控制羔羊痢疾
商贸投资最适宜国家和地区
海外星云 (2012年24期)2012-04-29 0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