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上将之子李和平回忆父亲革命经历(连载一)李德生三入“虎穴”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2018-10-19 00:53整理杨晨
祖国 2018年18期
关键词:马坊李德生造反派

整理/杨晨

编者按: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李德生同志,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李德生上将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光辉精彩、感人至深的故事,为后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日前,李德生上将长子、北京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讲述了父亲的革命经历,本刊将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收录,并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李和平对记者说:“父亲作为一名人民军队中英勇的战将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他那种不怕牺牲、忠诚于党、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也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老一生经历了太多生死考验,其中“三次深入虎穴”,他都是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生命危险,最终获取胜利并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拔马坊坚固据点全歼日军,创八路军攻坚战典范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第8个年头,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八路军向日伪军开展了更广泛的进攻。1月下旬开始,太行军区发动攻势作战,扫清残存在我根据地内的敌军据点,开辟豫北、晋南新区。其中二分区打得最漂亮的战斗就是山西省马坊歼灭战。

马坊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日军于1941年秋抓来大量民工,耗时3年,在马坊东侧的土岗上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式据点。日军特工清水利一,以马坊为中心,策划指挥周围6个县的特务工作,对我太行抗日根据地构成严重威胁。分区曾两次试图拔掉该据点,但均遭失利。

为铲除这颗毒瘤,刚任太行二分区30团团长的李德生主动请缨端掉这个敌据点。敌人的碉堡修得很坚固,李德生认为,我军装备较日军甚差,打马坊这样的坚固据点,必须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为了制定更切实可靠的战斗方案,李德生决定亲自进据点侦察。分区领导认为这样太危险,不同意,经李德生再三请求方始同意。

日军相当狡猾,对进入据点的人员检查甚严,敌人一旦觉得可疑,将会招来杀身之祸。

李德生提前几个月开始精心组织准备,他们很长时间不戴军帽,消除了前额上帽沿的痕迹,天天与农民共同下地劳作,双手长满了老茧,李德生甚至学会了一些山西话。

李德生利用给马坊日军送菜的机会,化装成当地老乡进据点侦察。一进门,地势豁然开阔,据点内的情形尽收眼底。查明地形,李德生还与日军守备队队长谈天说地,乘机将敌兵力、火力布置默记在心中。

通晓了敌情,李德生心中一个奇袭马坊据点的战斗方案最终形成了:秘密潜伏,里应外合,突然攻击,中心开花。

具体打法是:头天夜里,利用暗夜掩护,突击队秘密运动到东门外操场下的窑洞里潜伏待机;次日拂晓,派维持会内我工作人员,乘进据点打饭的时机打开东门,部队突然发起攻击抢夺东门,接应后续部队进入据点;尔后全歼敌军。

1945年3月4日,分区曾司令员组织部队声东击西,造成我军破袭铁路沿线的假象,掩护三十团行动。三十团在李德生团长率领下,于头天夜里进到距马坊镇20里的四头村,封锁消息,隐蔽待命。分区首长则趁在树林散步的时候,率指挥所人员秘密离开驻地,进至马坊附近指挥位置。

早上7点多钟,据点里响起一阵开饭的哨声,地下工作人员刘占才猛然把饭盆摔到地上,向突击队发出了信号。突击队员手舞闪亮的大刀,经过一场血战,东门为我军控制。

李德生手提一柄大刀,把守着大门,命令后续部队一路夺取电台,切断敌人与后方的电讯联系,一路与敌人逐屋争夺,另一路沿寨墙夺取四角的地堡。据点里刀光闪闪,枪声、手榴弹爆炸声、战士的喊杀声、敌人的哀叫声,响成一片。

李德生在门洞口指挥,并拦截住企图夺路逃跑的马坊据点日军小队长铃木,与其拼上大刀,最终砍伤生擒该敌酋。一周后,铃木因伤重死亡。这场激烈的歼灭战历时8小时,全歼日军30多名,生俘日军8名。马坊据点战斗的胜利,拔掉了敌人苦心经营多年的巢穴,铲除了我太行根据地的心腹大患,震动了整个华北,创造了太行八路军全歼日军坚固据点城堡的首例。第一二九师、太行军区给予通令嘉奖。延安《解放日报》3月8日发表了社论,称这一仗是典型的歼灭战。

这是李德生任团长时,第一次深入虎穴侦察敌情。

只身入造反派巢穴平息芜湖武斗,毛主席周总理齐赞李德生

1967年,受上海一月夺权风暴的影响,安徽省的造反派们也夺了省委、省政府的权,下面的市、县乃至公社,自然也未能幸免。但是,造反派夺权后,各派组织却没有实行“大联合”,更没有实行“三结合”,而是打起了派仗,甚至酝酿大规模武斗。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和周恩来十分焦急,决定派李德生率十二军前往安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周恩来特意嘱咐:要“制止武斗,消除派性,促进联合,稳定局势,抓革命促生产”,以稳定安徽局势。

1973年,李德生陪同毛泽东主席接见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阮友寿。

李德生回到十二军军部后,立即召开了十二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精神,提出到安徽后,十二军内部要保持团结,收拢部队。进驻安徽前,要做好思想、组织、物资准备。为了争取十二军的支持,各造反派都争先恐后地向十二军表示欢迎。8月7日,十二军军部和一部分先头部队进驻合肥市时,大街上贴出了许多大标语:“欢迎6408部队(十二军的代号)来安徽支左!”

十二军大部队刚刚开到合肥南郊,就被造反派的“岗哨”挡住了去路,说是前边正在武斗,解放军不要开过去,免得误伤。李德生听说后表示,要坚决制止这场武斗。他命令部队迅速前进,直插武斗的两派组织之间,将两派人员分开。他要求指战员,如果遭到造反派的辱骂殴打,也必须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绝不能开枪”。如果造反派要求评理,也不表态,不带倾向性,不纠缠两派的具体是非。李德生一声令下,十二军的指战员高喊“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口号,直插入两派武斗组织之间。武斗者见中间隔着解放军,怕伤了解放军而让对方抓到把柄,只好作罢,十二军趁势迅速开入市区。当市民们听说十二军没有被造反派挡在城外,顺利开入城内,并且制止了在南郊的一场武斗时,十分高兴,他们自发地在街道两边列队欢迎,燃放的鞭炮纸屑铺了一地。

造反派没有拦住解放军,心有不甘,决定第二天再搞一次大规模武斗,地点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和安徽工学院附近。这天一大早,双方就开始互相放枪对射,子弹在大街上横飞。他们还把几个大油桶灌满汽油,推到大楼下面,准备随时点燃。李德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出3个连赶赴现场。战士们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高呼制止武斗的口号,插到武斗两派之间。造反派怕打伤解放军,自己输了理,就不敢再开枪;李德生趁机命令部队迅速冲上对立两派的大楼,当即拆毁造反派用桌椅和沙袋修筑的工事,缴了他们的枪。

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副主席、李德生副主席参观柬埔寨图片展

李德生到安徽后,平息了省会合肥的武斗,但另一个城市淮南的武斗却一触即发。淮南市的武斗主要是在煤矿中搞起来的。那里的两大对立造反派组织在夺权时发生矛盾,打了起来。武斗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到开着火车头去武斗。李德生指示驻淮南的部队,要把坚决制止武斗、恢复生产放在工作第一位。部队进驻淮南后,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造反派进行说服、劝导。但造反派不但不听,还冲击驻淮南的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部,接着,又策划开着火车头去武斗,逼解放军支持他们夺权。李德生得到报告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既不伤害群众,又制止武斗。应该说,这是一个难题,大家想了许多办法,都觉得不妥。最后,还是李德生拍板:部队就卧在铁轨上,阻止武斗的火车开出去。他说,他们采取蛮办法,我们也要有一股狠劲,表示我们制止武斗的决心。一声令下,战士们齐齐地躺在铁轨上。解放军制止武斗的气势,使造反派受到震慑,再不敢往前开火车头了。指挥武斗的造反头目下令撤退,但一些顽固派分子拒不撤退,其内部发生了分歧,争执起来。解放军趁机去做造反派组织中武斗分子的工作,还做其家属的工作,让他们劝说武斗分子放下武器。武斗队伍就这样被瓦解了,一个造反派头目还跑到合肥市去向解放军坦白交代。在这种形势下,李德生命令部队抓紧做工作,由部队领导和矿山领导干部带头,带领工人投入生产,还喊出了“要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的口号,淮南煤矿的生产很快就恢复了。毛主席得知后,还专门安排外宾去淮南煤矿参观那里的“抓革命、促生产”的稳定形势。

为了制止武斗,李德生身体力行。有一次,李德生在行车途中,正遇到两派武斗,流弹飞舞,随行的同志建议绕道走。李德生提醒他们,在这种时候,最需要我去,必须把武斗风刹住。他在汽车开到武斗现场后,让警卫员打开吉普车的帆布篷,从座位上站起来,接过手提喇叭,命令两派停止武斗。两派头头没想到李军长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出现,更没有想到会在武斗现场喊话,不由得都停止了射击,现场武斗人员都向吉普车围拢过来,李德生再次向他们讲解停止武斗,实现大联合、“三结合”的道理。一场武斗戛然而止。

安徽武斗的热点,除了合肥,北有淮南,南有芜湖。“整芜湖”,是李德生在安徽制止武斗过程中,一个传遍全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李德生在安徽制止武斗,最危险的,就数在芜湖“爬软梯”那一次。全省经过强力制止武斗,大办学习班、实现大联合,局势稳定出现一片恢复生产的大好形势。然而,此时却突然暴发震惊全省全国的“芜湖武斗事件”。当时,芜湖也已经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但那里的一些造反派认为没有把他们“结合”进革委会,便把矛头指向了部队。他们冲击部队,打伤许多战士,还抢走了一些枪支。接着,两个对立的造反派组织之间又打了起来。特别是占据芜湖电校大楼的造反派十分猖狂。他们占据大楼,向外打枪伤人,以此来威胁驻地的军代表,如果军代表不承认他们是左派,不将他们的头头结合进革命委员会,就对抗到底。还说,除非李德生军长来谈判,否则他们谁也不见。李德生得知这一情况,不顾众人的劝阻,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

李德生到芜湖电校大楼时,让警卫员王楚林向楼上喊话:“我们的李军长来了,你们快把梯子放下来。”造反派听说李军长来了,便把一个梯子放下来。跟随李德生的作训参谋抢着要上,被李德生制止。李德生说:“你上去,他们发现不是我,你就有危险,还是我上。”当李德生从软梯爬进大楼时,楼内的造反派都惊得呆住了。李德生进入楼内,在造反派搬来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毫不客气地批评说:“你们要我来,我来了。我是来批评你们的,你们抢枪、武斗,违反了中央的规定。你们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严重脱离了群众。你们违反中央指示,脱离群众,后果十分严重。毛主席讲,革命群众组织要搞大联合,你们却搞分裂。你们有什么权力抢枪、武斗、冲击部队?你们必须把武器交出来。你们一定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其他问题,我们再讨论。”造反派原以为李德生不敢来,没想到,他不但来了,而且还迎着枪口爬他们的软梯,进入这座危险的大楼。而李德生义正辞严的话,更使他们无法反驳。一些跟着造反的人动摇了,纷纷放下武器。造反派头头感到孤立了,也放下了武器说:“我们听李军长的!”主动把武器交还部队。李德生离开大楼时,造反派自动站成一排欢送。尔后,李德生趁热打铁,接连到各造反派的据点做工作,严厉批评造反派头目,收缴武器,并在芜湖和全省组织大规模地宣传,大造制止武斗的舆论,仅仅用了几天时间,芜湖的局势就稳定下来,生产、生活恢复正常。毛泽东、周恩来知道李德生处理“芜湖事件”后,对此十分赞赏,将其《报告》批转全国、毛主席并在八届十二中全会前预备会上当众表扬了李德生。

这是李德生任军长时,第二次深入虎穴,瓦解武斗据点,处理好震惊全国的“芜湖武斗事件”。

林彪叛逃,李德生临危受命坐镇空军,协助毛主席、周总理处置“九·一三”事件

有个时期,毛泽东主席分析国际形势时,爱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可以说,从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到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这一年时间里,我们党内的斗争,也是一个“山雨欲来”的形势。

1971年9月12日,毛主席巡视南方,从南昌起突破林立果等设置的层层阻截和暗杀风险,回到北京,在丰台车站召集李德生和纪登奎(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北京军区第二政委)、吴德(时任北京市革委会主任)、吴忠(时任北京卫戍区司令)谈话,布置对中央、对北京护卫的任务和要求,并特别单独交待李德生,调38军一个师到南口待命。

9月12日晚8点以前,李德生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参加周恩来召集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四届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刚过午夜12点,周恩来把李德生叫到电话间,神情严肃地对他说:“现已查明,有一架空军256号三叉戟专机,从北京飞到山海关机场,林彪可能乘这架飞机逃跑。主席已经知道,并且作了指示。你的任务是立即到空军指挥所,代替我坐镇指挥。发生重要情况,必须立即用电话向我报告。”李德生马上明白了,毛泽东担心的事,已经发生。周恩来在毛泽东领导下,正在指挥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于是,李德生坚定地回答:“明白,有情况我随时报告。”

李德生接受周恩来交给的任务后,快步走出人民大会堂,只带着随身警卫参谋,乘车沿着长安街向西,直奔空军司令部而去。

李德生进入空军作战值班室,已是13日凌晨零点以后。正在值班的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副参谋长白云出来迎接。他们满腹狐疑,不知道总政治部主任为什么半夜来到空军。

李德生告诉曹里怀:“在北戴河海军机场,有一架空军的三叉戟飞机,不经批准,强行起飞,中央命令我来直接掌握情况。”

很快,各个地面雷达网站的信息陆续传来,山海关机场的三叉戟飞机已经强行起飞。标图板上,跟踪记录着256号三叉戟的航行轨迹。空军参谋长梁璞对空军指挥业务很熟悉,李德生要值班室立即通知梁璞迅速返回司令部。空军政委王辉球接到通知,不一会儿也赶到作战值班室。

在人民大会堂,周恩来交待李德生坐镇空军以后,派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杨德中与吴法宪(时任空军司令、原林彪死党)到西郊机场掌握动向,派纪登奎到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掌握情况。在林彪乘坐的256号飞机起飞后,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向全国发布禁空令:关闭所有机场,所有飞机停飞,开动全部雷达监视天空。

李德生在空军作战值班室,始终注视着飞行标图,只见256号飞机的标志已经从山海关向西又向北移动。

李德生一边听着参谋人员的报告,看着标图;一边紧握专线电话,随时将256号飞机的航向报告周恩来。周恩来准确弄清飞机不是向南,而是不断地向北飞行,立即要通过飞行调度员与飞机驾驶员通话。

勘察地形(左一为李德生,左二为任海泉。)

调度员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向专机机长潘景寅连呼三遍,得不到回答,只好如实报告总理:“他们不回答。”

李德生听到256号三叉戟飞机不作任何回答,立即要空军值班参谋向空三十四师(即专机师)索要有关256号专机的一切资料。很快得知256号飞机的机组人员情况、飞行油料储量。李德生继续注视飞行标图板上的飞行轨迹,只见256号飞机先是向西飞行,仍然在我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在接近边境时,突然转头向北飞去。

整个空军作战值班室的人员同时密切注视着航行标图。空军参谋长梁璞也注视着图板,此时他向李德生报告:“256的飞行异常,已经不是常规飞行了。”

李德生再次用专线电话向周恩来报告飞机的位置、高度、方向,以及对飞机续航能力的判断,请示周恩来飞机一旦出境,应该如何处置?

周恩来在电话里告诉李德生:“已经请示过主席,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林彪还是我们党的副主席呀,不要阻拦,让他飞吧。”周恩来又说:“林彪是党的副主席,把他打下来,怎么向全国人民交待。”当时,中央并不掌握林彪的反革命政变阴谋。

梁璞等人没有听到周恩来的讲话,只是看得出飞机的乘客非比寻常,眼看着飞机即将出境,显得十分焦急,他再次请示李德生怎么办?李德生只好告诉他和在场的人员:“这架飞机不能拦截,不能打,让它飞。这是总理的指示。我们要始终掌握它的飞行动向,不能放松。要通过各种手段,侦察一切有关情报。”

李德生之子李和平接受记者采访

在此期间,李德生接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处专人送来的电报,中央命令全国关闭所有机场,停飞所有飞机,实行全国禁空。此时,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给各大军区下达命令,立即派陆军部队进驻全国所有军用和民用机场。周恩来电话通知李德生,要求李德生通知各地空军配合陆军行动。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掌握着全局的动向,指挥各地的应急部署,随时向已经转移到人民大会堂的毛泽东请示报告。

13日凌晨1时50分,256号三叉戟飞机飞出国境,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13日上午,李德生接到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关切的电话:“德生同志,我们已经按照总理的指示,部队已经进驻了所有机场。听说你在空军坐镇,你一定要好好地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与此同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亲自用保密电话,向各大军区,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负责人,通报“九·一三”事件。为了保密,又为了便于对方听明白,他按照不同对象,说“在庐山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那个人”,或者说“经常生病的那个人”,“带着老婆、儿子坐飞机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国方向去了。你们要听从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从现在起,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同时通报了党中央、毛主席采取的措施。讲完以后,直到对方表示“听懂了”,他才放心。

13日上午,李德生请北京军区陈先瑞政治委员和作战部长来到空军司令部,亲自向他们部署了部队的战备工作。14日下午,我国驻蒙古大使馆给外交部发来电报,说是有我国一架飞机,于13日凌晨2时30分,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机上八男一女全部死亡,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我国提出严正交涉,大使馆不知怎么回事,请示如何处理?256号三叉戟是1时50分出境的,到大使馆报告中所说的坠毁时间共40分钟,按时间、地点和携带油料计算,必是256号。周恩来接到电报后说:“摔死了,摔死了!”

为了进一步证实此事,李德生指示有关人员计算,得出的结果也是出境后,飞行不可能超过一个小时,情况完全一致。李德生报告周恩来,周恩来很高兴,当即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听了也高兴地说,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周恩来指示外交部发电给我国驻蒙古使馆,立即派人到现场勘察。

李德生受命坐镇空军期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迫降直升机。

与256号三叉戳飞机外逃的同时,北京沙河机场又发生一起直升飞机强行起飞的事件。256号三叉戳飞机飞越国境,很快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作战参谋无法报告坐标,标图员无法标图,作战值班室一片寂静。13日3时15分,突然电话铃响起,空军沙河机场报告:“起飞了一架直升飞机!正向张家口方向飞去。”

此时,中央的“禁空令”已经下达到所有空军部队和机场,李德生认定,必须起飞战斗机,迫降直升飞机!他请示周恩来同意后,命令北京军区空军,派8架歼6战斗机起飞,一定要拦截住直升飞机。

在李德生部署歼6战斗机拦截直升飞机时,周恩来布置吴德、吴忠,派出大批民兵,在地面待命,不让直升飞机上的一个人跑掉,直升飞机上的一件物品、一张纸片都不得丢失。

在李德生的坐镇指挥下,直升飞机终于被迫降成功。后来查明,机上乘坐的是林立果的死党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机上李伟信被活捉,周宇驰、于新野开枪自杀身亡。

这是李德生任中央军委领导,总政治部主任兼北京军区司令时,第三次深入虎穴坐镇空军。协助毛主席、周总理胜利地处置林彪叛逃的“九·一三”事件的经过。

猜你喜欢
马坊李德生造反派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造反派”特朗普能走多远
市商务委领导调研马坊
希尔顿酒店抢滩入驻马坊物流基地“御马坊”
河北省阳原县三马坊地热田地下热水资源地球化学特征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