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武丽君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类风湿关节炎(RA,Rheumatoid arthritis)是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RA的患病率稍低在0.32%~0.36%,发病年龄高峰在40岁~60岁,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常会导致患者严重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骨质疏松症(OP,Osteoporosis)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主要以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强度减低为特点,骨脆性明显增高,易发生骨折。它也是RA一个重要的并发症,在髋部和脊柱OP约占患者的15%~20%[2],明显提高了RA患者的骨折发病率和疾病负担[2-3]。ACR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计算骨折风险,现对本院的RA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骨密度及骨折风险预测进行调查及研究,探讨FRAX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风险预测的应用价值。
入选患者共65例,其中初诊患者24例,占36.92%,复诊患者41例,RA患者年龄25岁~72岁,平均年龄51.20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4个月,平均病程65.12个月。
向患者介绍本研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医生查体情况,收集患者实验室指标后进行FRAX计算评估。
1.3.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3.2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采用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缓解为≤2.6分;低活动度为2.6~3.2分;中度活动度为3.2~5.1;大于5.1为高度活动。
1.3.3 骨质疏松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的骨峰值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4]。
1.3.4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简易预测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工具——FRAX,可根据骨密度及临床危险因素计算出任何重要部位及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10年发生概率,其网址为http://www.shef.ac.uk/FRAX/.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进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均以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初诊与复诊组T值进行t检验,L1、L3、髋关节两组P值均小于0.05,复诊组值低于初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年龄、病程、既往骨折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5例RA患者中,以任意部位T值为标准诊断骨质疏松症患者有25例,占38.46%,其中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比例在20%左右,>50岁的患者中,骨质疏松症有18例,比例达60.00%。
使用FRAX模型可计算任意重要部位及髋部骨折风险,所有患者任意重要部位平均骨折风险为10.7%,髋部为5.1%。>50岁患者任意重要部位平均骨折风险为12.9%,髋部为6.5%。见表1。
表1 FRAX计算10年RA患者骨折风险
以髋部FRAX风险值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比较三组之间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其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DAS28评分均有差异,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水平越低骨折风险越高,DAS28评分越高骨折风险越高。
表2 髋部FRAX风险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资料比较
骨质疏松是RA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主要以单位体积骨量减少、组织微结构损伤为特点,疾病本身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可能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2-3]。所以,对于RA患者来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和监测刻不容缓。
FRAX工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预测骨折风险,近年来大力推广FRAX广泛应用,但在没有骨密度证实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仅仅使用FRAX作为干预治疗的标准仍是受到争议的[6]。FRAX中包含的临床危险因素并不是完全独立于BMD的,实际上股骨颈骨密度和无骨密度参与计算的FRAX(只使用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危险因素计算的FRAX)之间是有相关关系的[7]。对于FRAX预测工具,ACR建议任意重要部位骨折风险预测值大于10%,即考虑患者有全身任意重要部位骨折风险,髋部大于3%即有髋部骨折风险[4-5],FRAX能有效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虽然推荐了FRAX作为预测患者10年骨折风险的工具,但对于任意重要部位和髋部骨折风险均未给出明确的临界值或需要药物干预的风险值。中国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做基础,也没有给出相应的临界值,需要干预的可能临界值仍需后续研究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