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传雷 ,宋 升,章 瑜 ,吴海辉 ,陈 欣
(1.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3.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2014年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接着各行各业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开始发力,物流业也不例外。物流业的运营环境、经营模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改善[1],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条件,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加速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协同发展,引致高质量物流人才的需求高涨。虽然创新创业教育逐步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目前物流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综合素养不高、专业知识不牢、实践能力较薄弱、兴趣特长发挥不力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在主动学习和创新实践方面还存在短板。如何打造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生态体系,培养高质量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解决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
为了探索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了解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状况,进而升级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此,通过网络等资源获取安徽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深圳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山大学等(见表1)11所安徽省第一批次高考招生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分为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要求、课程结构三大部分。
表1 11所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数据来源
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标准界定和方向指引。不同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虽然培养目标并非完全相同,但综合考量可以分为如下要素:第一,人才培养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时代需求是高校专业永葆生机的根本源泉,既要着眼现实,也要面向未来,及时调整转型提高培养项目和结构体系,支撑学生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强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安徽大学明确“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第二,人才培养应综合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素养、心理素质、身体机能全方位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人才发展易受短板制约,唯有全方位提高学生品质是学校的不二选择,也是学校积极影响社会的重要条件。例如深圳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第三,人才培养应从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应用能力多方面提高专业素养,打造高质量人才。高校全日制人才培养区别于社会培训,专业素养的构成及形成过程是核心因素,高校应更加有效规划利用资源,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例如,中山大学提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金融方向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应用能力”等培养要求。第四,应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物流应用具体包括物流企业管理与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供应链优化运营,以及物流融合金融、电商、制造业、商贸业等。例如,太原理工大学要求学生具备在大型工商集团、流通及制造企业、政府物流相关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物流作业、管理与研究工作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复合型专业应用人才。第五,人才培养应结合学校资源和文化传承,形成专业人才特色。鲜明的文化价值观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特色培养有利于提升学校和学生的竞争力。例如,安徽大学结合“11491”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管为主、以工为辅、工商结合”的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培养要求是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的某专业学生完成学业所要完成的任务或具备的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或素养,还包括结合自身特色的不同方向与侧重。不同学校的侧重区别明显,可以分为通用类和专业类的两大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2.2.1 通用性培养要求。通用性培养要求又可以归结为政治道德类、公用能力类、实践能力以及特殊要求四大类。第一,具有爱国爱党爱民、守法守纪守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等基本优秀品质。例如,深圳大学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积极进取、求新务实的精神,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品质等。第二,具有数学、外语、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例如,中山大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第三,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方法体系以及方法工具。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出“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实践与实验,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具有多种能力素养,比如学习理念与适应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例如,长安大学提出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物流行业相关管理与规划岗位所需要的初步能力。
2.2.2 专业性培养要求。专业性培养要求又可以归结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理论、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前沿动向以及其他。第一,系统掌握包括物流学类、管理学类(含运筹学)、经济学类等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例如,南昌大学提出掌握应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管理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二,掌握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包括运输与仓储等物流功能的管理技能、信息流网络的管理技术与工具应用、会计财务等资金流的运作结构与实务能力。例如,吉林大学提出对学生进行仓储与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的训练。第三,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深化物流业务运作、物流管理运营、物流系统设计规划等,提升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中山大学“通过校内外实验实训、校外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院和社会组织举办的关于物流管理方面以及相关领域的技能竞赛”。第四,了解现代物流业发展进程和趋势、物流法律法规与政策,以及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运作的商业模式,拓宽知识面并及时更新。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提到“了解物流、供应链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此外,部分学校结合自身教学资源和培养特色设计特殊培养要求。例如,深圳大学就学生对港口和国际航运企业、货代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出要求,以及要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课程体系是学校在开设各种课程时,将具有同等性质的科目归类划分,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通常课程体系是以模块和层次化结构编排,时代变化引起课程数量增加和属性繁杂,因此课程体系应适时调整和变化以动态适应整个教学体系。
每个高校对于课程体系划分不尽相同。例如,安徽大学总体上划分为四大模块:通识课程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课程特点继续细分;中山大学将是否为课堂教育作为一级模块划分标准,课堂教育模块再分为公共教育类、专业教育类,非课堂教育再分为专业实践类、成长教育类;石河子大学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分,必修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选修包括综合教育类、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专业教育类和网络学习课程类。
综合参考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以及实践教学模块等一级模块。
2.3.1 通识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面向高校各个专业学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通用素质和传承学校的特色文化,通常于一年级重点开设,也可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完成兼修,通识课程模块课程开设统计见表2,具体内容包括:多学期学习的系列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微积分)、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以及军事理论与技能;单学期学习的课程不同大学有所区别,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其中,部分课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如安徽大学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采取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考核等。
表2 通识课程模块课程开设统计
2.3.2 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必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同属专业课程类,并且同一课程在不同学校可能存在必修和选修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多数共同设立的课程(具体课程限于篇幅略)进行归纳分类:第一是支撑物流体系的基础平台课程。该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素养以及方法体系,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等。第二是物流概论及运营职能的课程。该类课程基本为必修,是体现物流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包括物流学概论、物流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运输与配送、库存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现代物流技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运作管理等。第三是深化物流职能和支持物流管理功能的课程。该类课程一般为选修,是体现不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特色的课程,包括物流专业英语、物流软件应用、智慧物流、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经济学、商品学、商法与经济法、物联网、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沟通等。根据11所高校物流专业课程数据,共计140门课程。其中68门课程为2所及以上高校开设,另有72门课程只为1所高校开设;同时,物流管理概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物流、物流运输与包装、物流仓储管理、生产运营与运作、物流成本管理、项目管理、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物流建模与仿真、采购管理、物流专业英语、客户关系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是27门开设频率较高的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开设的专业课程种类,主要分为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表3统计了专业必修课总学分、专业平台课程学分与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但其中少数学校可能没有划分专业平台课程。
表3 专业必修课程数据统计
由表3可知,专业必修学分占比均值为32.50%。占比最大的是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要求总学分175,专业必修课要求学分71,达40.57%,其中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分为管理经济平台12学分、工商管理类26学分;其次占比较大的是长安大学为37.84%,总学分185学分,专业必修70学分,这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包含医药与快递方向必修6学分。吉林大学的专业必修学分占比32.50%,正好等于11所高校的平均值,其必修学分包含专业拓展必修课程6学分。
由表4可见,专业选修学分在不同高校比例差距较大,最高值为24.67%,最低值为5.41%,两者相差19.26%。其中,中山大学毕业要求总学分150,专业选修37学分,占24.67%,其中包含专业限选20学分和专业任选17学分;安徽大学开设专业选修课门数最多达44门,共计74.5学分,但只需选修22学分,必选/可选比值最少为29.53%,这意味学生选课空间大,可以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表4 专业选修课程数据统计
2.3.3 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侧重于学生的实践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该模块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专业课程的特殊需求。实践教学模块内容主要包括三类:首先是实验课程,该课程通常附属于专业课程,如安徽大学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附属仓储与配送管理实验等;其次是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及才艺竞赛、专业培训、资格认证、社会公益活动、科技创作、发明制作及出版发表的相关作品等,根据学校规定可以换算为选修课学分;最后是必修的实习(含生产见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同时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集中在该模块,表5是第三类实践教学环节数据。
由表5可见,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占比平均为9.93%,部分高校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外,还设置课程设计或实训等。其中,太原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学分达26学分,占总数的14.86%;深圳大学单独设立2学分的读书报告,体现学校培养特色;中山大学将该模块划分为专业实践和成长教育类,也反映学校特色。
2.3.4 课程教学方式。目前,高校大多数课程仍以传统课堂授课为主,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实地交流,有利于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行为的接触,提升活跃度。实践课程方式主要是针对操作性、应用型的课程,采取实地调研或亲身试验的方式进行,在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方面具有优势,但环境条件花费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成本增加。网络方式是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兴起的教学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但目前主要是远程教育,或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补充而存在。
表5 实践教学模块课程数据统计
3.1.1 综合素质维度。综合素质是指对所有大学生通用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知识一般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知识、法律法规与国防安全知识,以及紧急事件救治处理知识等;能力大致包括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事务分析与归纳能力、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信息记忆处理使用能力,以及英语读写听与应用能力等;品质大致包括对国家社会家庭事业的责任感、身体心理品质、思想道德品质、艰苦奋斗品质、艺术审美品质,以及团结协作品质等。创新创业型人才普适性综合素养同样体现于知识、能力和品质三方面。吉林大学明确提出注重就业创业知识学习、制造创造能力训练和创新发展素质提高,依靠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课程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双创素质。综合素质涵盖内容十分广泛,且因学生个体差异参差不齐,虽然在具体教学中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可能是学生融入社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3.1.2 专业素养维度。专业素养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维度。一所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先进性可以通过检验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专业课程系统性、实用性、有效性来衡量[2]。物流专业素养主要包括物流概念术语、理论模型、功能作用等知识储备,物流法规政策、设施标准、学术科技等发展前沿,物流系统规划、实物作业、技术应用等岗位需求,物流横向发散博学、纵向深刻理解等研究潜力。同一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核心教学课程与实验系统的体系,提高专业方面教学水平能有效提升专业实力水平。
3.1.3 实践能力维度。双创活动的深入,各大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分析前述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开设的模拟实验、以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代表的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校内外联合开展的实地见习、假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另外,还包括高校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军事训练、社团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与志愿工作、文体活动以及科技创新等。同时,建立双创教育落实机制,各高校普遍将物流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具有创造性质的项目,融入培养体系并与学分挂钩;部分高校如安徽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甚至单独设立创新创业模块,如太原理工大学专门设立创新创业与个性发展课程模块,归类开设多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建议物流管理专业选修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管理,与此配套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机衔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3.1.4 兴趣特长维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流业逐步细分为多个领域方向,如医药供应链、智能物流、物联网、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学生在毕业择业时往往会参考自身的兴趣特长。根据分析前述高校物流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向集中在专业选修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太少可能难以体现选修之必要,对于学校而言,选修课程太多可能会浪费教学资源,但对大班而言问题不存在。例如,安徽大学开设课程74.5学分,要求22学分,比值为29.5%;长安大学开设课程18学分、要求10学分,选课比值达55.6%,且长安大学还开设医药方向和快递方向的必修模块各占6学分,体现学校培养之特色。
教育教学相关主体是指与物流人才培养关联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包括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等。主体是在物流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中发挥实际作用的一股力量,构成横向辩证分析的一个视野角度,协同发挥学校为本、市场主导、政府引领、协会推动的作用。
3.2.1 高校主体的育人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尤其对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学校理所当然发挥主导的育人作用。随着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通知文件的颁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日益得到重视。前述高校中的安徽大学、长安大学、深圳大学、石河子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设立创新创业相关的素质拓展与个性发展课程模块或培养环节,其它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同时,安徽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山大学7所高校明确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或精神纳入培养目标或培养要求。
3.2.2 政府方针政策的引导作用。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随着物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地位的不断巩固,国家层面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搭建物流业综合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平台,组成部门结合自身职能领域出台政策,引导物流业发展引致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带动人才培养转型升级。前述安徽大学积极沟通省市发改委、商务厅(局),针对物流十三五规划、物流标准化等进行对接并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了学习内容的时代性。
3.2.3 企业实践的主导作用。高校物流人才培养除了少数毕业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就业于企业单位。为了提高高校供给人才和企业需求学生的匹配度,一些学校和企业通过市场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实训拓展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更应促进高等学校更多与时代新宠如创客空间合作,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实践。创客空间本身作为支持创造、保障孵化发展的中介平台企业,通过与大学生创业平台、创投机构、政府机构等合作开展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企业服务项目,为大学生等提供工商注册登记与法律规章流程、企业创办知识及技能普及培训、税务财务行政及艺术设计等一站式服务,打造要素健全、运作便利、结构优化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系统。
3.2.4 协会功能的促进作用。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组织,属于第三方中介组织。物流行业协会是入会物流企业共同利益的代表,对物流企业之间经济往来进行协调、竞争秩序维护、质量服务监督;对行业总体进行经营数据统计、市场运行调查、各项标准规范制订;沟通政府表达企业心声,协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部分受政府委托进行资格认证审查、证照签署发行等[3]。协会作为沟通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的润滑剂与粘合剂,通过联合举办赛事或培训等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例如,中国物流学会(CSL)、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等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等。
3.3.1 渲染物流创新创业教学理念与文化。物流专业双创教学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鲜明特色,应把握理念与文化的关键嵌入点。创新与创业潮流归根结底是一场思想变革,高校应强化双创理念和渲染双创文化并举,具体途径包括:一是积极组建或拓展一批物流双创型组织,通常以社团或俱乐部形式为载体,促进物流创新创业交流,共享经验;二是借助网络运用线上方式,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空间快速地传播物流创业知识和技能,营造双创氛围,让创新精神深入人心;三是积极联动校内外资源,搭建与行业佼佼者的合作桥梁,丰富物流创新创业活动。其中,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双创活动,培养创新创新(业)型人才,重在通过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思维,有效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
3.3.2 外引内培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物流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以师资队伍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随着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要求老师角色进行转型,从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师生形成一种新型伙伴关系。创新创业活动,课前学生通过网络个性化学习获取知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反思讨论、主讲、演示,教师提出疑问和纠错,借助翻转课堂,实现教学过程的革命。同时,以导师、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核心,凝聚物流创业力量,定期不定期开展论坛、讲座,培育企业家精神、分享经验教训。
3.3.3 搭建物流创新创业共享资源平台。如果说思想革新是上层建筑,那么搭建系统化和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基层建筑。常见的平台类型主要有:一是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资源。二是联合社会资源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孵化育成平台、创业融资助资平台,形成创业谷、创业村、创业街。三是构筑创新创业网络支持信息系统,包括政策方针以及法律程序、各地科研技术成果行情等。四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培训和竞赛体系与社会创新创业实战的对接平台。通过开辟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实战平台,形成多元化的物流创业元(园)空间,打造系统化的物流创业园生态体系,构筑毕业生选择物流创业道路的一个关键踏板。例如,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课程教学体系包括开设“创业教育”“技术创新创业”“企业创办实务”等30多门课程;竞赛活动项目方面包括“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校友创业大赛、“新尚杯”全国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等。
3.3.4 完善物流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制度体系是双创教育运行的框架结构。高校推进双创教学建设,应加强制度建设和服务保障。一是加强结合产学研用的协同育人体制建设,推动高校同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协会、社会合作培养物流人才机制,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二是促进文理工三者相交融,通识教育、学科平台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相结合,以及主辅修贯通的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学分制前提的弹性化学习方案,拓宽学生自主选定物流专业方向、自主选择物流就业创业方向的权利;三是以学生为本,吸纳学生参与、研讨和合作以利明确需求,针对各种类型的物流人才特点,进行启发式的个性化培养;四是要合理调整经费预算支出、完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开创创新创业项目研发探索、进展互动共享、成果互学互鉴,沟通市场落实项目转化。例如,安徽大学双创教育体系培养方案的实践教育设立4学分选修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竞赛项目包括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日日顺物流创新训练营等。
研究新时代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建培养新时代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1444”的培养体系,瞄准学生综合素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兴趣特长4个维度,构建学校为本、市场主导、政府引领、协会推动4个协同,完善双创文化、师资队伍、资源平台、管理制度4个支撑,促进物流管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