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结合南平市2005年~2016年冰雹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分析,并总结冰雹灾害发生特点,提出科学有效的冰雹灾害防御措施,仅供相关部门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南平市;冰雹灾害;气候特征;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26.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86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冰雹天气出现率较高,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均造成不利影响,造成严重经济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加强对冰雹气候特征分析,找出科学合理的冰雹灾害防御措施,对避免冰雹灾害所造成各项损失,更好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及防雹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所采取资料为福建省南平市2005年~2016年冰雹观测资料,资料由南平市气象局整理,数据均通过均一性检验和质量控制,可代表南平市冰雹气候变化特征。结合相关文献,将冰雹直径≥20mm定义为大冰雹。
2 南平市冰雹气候特征分析
2.1 冰雹日数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2005年~2016年南平市冰雹日数年际波动起伏明显,整体呈下降趋勢,气候倾向率为-1.154d/10a(图1),大体分为下降-上升-下降趋势:2005年~2009年冰雹日数不断下降;2009年~2012年不断上升;2012年后又开始下降。南平市在2005年~2009年冰雹日数为33d,近12年年平均冰雹日数为2.75d,最多年份冰雹日数为6d,出现在2006年,最少年份冰雹日数仅为1d,出现在2008年、2009年及2015年。
2.2 冰雹直径特征分析
2005年~2016年南平市冰雹年最大直径2005年、2008年、2009年及2015年缺少记录,其余8个年份2006年~2007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冰雹年最大直径分别为32mm、10mm、50mm、30mm、30mm、70mm、50mm、80mm。除2007年外,其余7年份冰雹均达大冰雹标准。
2.3 冰雹月、日变化特征
南平市2005年~2016年冰雹日数主要出现在3~6月,1~2月及7~12月无冰雹。春夏季为冰雹主要发生季,4月冰雹日数最多,2005~2016年累计15d,月平均冰雹日数1.25d,占全年45.5%。冰雹在各时段均有可能出现,日变化明显,近12年南平市冰雹多出现在12~18时),尤其15时左右冰雹频率最大,夜间至凌晨也时有发生。
2.4 冰雹灾害特征及影响
南平市冰雹灾害具备突发性强、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及破坏力大等特点,如2010年3月5日福建北部遭受罕见冰雹灾害,南平、三明两地12个县(市)28.8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48千公顷,损坏房屋12.85万间,因灾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4.72亿元,其中南平全市有40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22.71万人。
3 冰雹灾害防御措施
3.1 强化冰雹灾害监测预警
依据南平市冰雹灾害发生实际及影响,加强冰雹出现几率较高区域监测站网构建及完善,逐步优化农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气候动态变化情况,落实好冰雹预测预报,强化冰雹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拓宽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冰雹灾害传播时效性,可提前应对雹灾。农忙季节遇冰雹天气,气象部门应积极开展冰雹灾情专题气象服务,制作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有效防御冰雹灾害。
3.2 完善人工防雹作业体系
南平市气象局应完善人工防雹作业体系,掌握雹灾区域积雨云及雹云发生发展机制、移动路径及变化规律等,适时实施人工减雹及消雹作业,切实起到人工防雹减灾实际效果,降低冰雹灾害损失。
3.3科学指导群众采取各类措施防雹减灾
气象部门应定期向公众普及防雹减灾小窍门,科学指导群众采取有效措施防御冰雹灾害。提醒群众在冰雹多发季节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变化趋势,做好防雹准备;在冰雹多发地带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条件,达到减少雹灾目的;增种抗雹及恢复能力强农作物,减少农业损失;在多雹区降雹季节,农户随身携带防雹工具,例如竹篮、柳条筐等备用;当冰雹来临时,迅速在最近处找到带有顶棚、能避雷防雹的安全场所,防止冰雹袭击,减少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龙余良,金勇根,刘志萍,等.江西省冰雹气候特征及冰雹灾害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01).
[2]蔡义勇,王宏,余永江,等.福建冰雹时空分布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04).
作者简介:黄雪婷,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