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兆凤
语文素养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理解能力、阅读写作以及审美等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但是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始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严重忽视了学生发展需求。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当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意识的综合培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養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现状分析
语文素养是由人文素养、语文知识、思维能力等因素组成的综合素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素养培养,需要教师从思想品质、阅读写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但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重视对学生灌输知识技能的培养,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教学目标,语文课堂知识教学始终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并且还有一些教师习惯在课堂中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导致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应用口语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局限性,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口语干预,通过口语教学逐渐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学生,听和说是他们主要的学习知识的方式和来源,口语互动和日常教学的融合,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语言能力的基本要素。为学生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题材,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确保学生可以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可以准确转述书面语言,通过对话交流可以充分理解语境中的含义。比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兔妈妈和小兔子,来模仿他们之间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通过互动表演来理解文章中表达的内容,这样在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又活跃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
(二)关注阅读教学,拓展学生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理想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充分感悟文章中词语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阅读步骤,让学生掌握不同各种不同类型的读法,使学生通过语境去领悟新词的含义,更好地组织语言进行思考。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经常会涉及语法、语感、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体验式阅读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在教学《青蛙看海》的内容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逐渐将学生引入到文章的故事情境中来,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青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看海的感受。这样引导体验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当学生在阅读完毕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自身的阅读感受,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感悟。
(三)加强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想要提高语文素养首先应当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否则语文素养的提高将很难在一段时间内看到效果。语文素养由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构成,而语文能力则与语文素养挂钩,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应当多多补充课外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比如,在对学生开展阅读写作的练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词汇语法等内容,牢固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内容,然后在开展进一步的阅读写作练习,就会极大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加深对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渗透。比如,在教学《木兰从军》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潜在价值,重点强调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怎样积累知识。教师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中生字词语等基础知识内容,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关于木兰从军的历史背景故事,以此来丰富课文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明白这个历史典故的情节脉络,进而使学生加深对故事层次的感受,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使学生逐渐增进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入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素养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实施学科素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革新教学观念,重视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价值,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促进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