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为何变成危机

2018-10-17 05:49乐倚萍
新阅读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逻辑

文/乐倚萍

《危机的逻辑》

王松 张劲帆 著

定价:49.00元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8月

互联网时代,从事投资的门槛似乎很低。微商招徕下线,号称几百块钱就有一份事业;P2P借贷不乏千元起投的产品;几台电脑也能煞有介事地挖矿赚比特币。正因门槛低、无须任何金融知识,当出现不可控的风险时,有人会觉得意外:结果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两位在金融行业从业多年的学者王松和张劲帆撰写了《危机的逻辑》一书,为想赚钱又不知如何投资的读者释疑:听起来高大上的期货、收藏品、比特币并不神秘,近在咫尺的银行理财、信用卡、大神荐股未必安全,旁人介绍的生财之道、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不代表有利无害,被低估的风险甚至可能酝酿危机。

作者从美国次贷危机说起。贷款买房是件太稀松平常的事儿了,可它也会成为祸端:美国的商业银行将房贷转卖给投资银行,再由后者包装成债券,经机构评级后再转卖给机构投资者。在这个关系链中,风险也随产品层层转嫁给了接收者。于是,商业银行不再认真甄别借款人的信用,尽可能多放贷才合乎利益,以此类推,这当然不是一个良性的运作机制。房价节节高攀时,买房者(或炒房者)疯狂跟进,一旦房价泡沫破灭,资不抵债,环环相扣,便触发金融危机。这是谁的责任?谴责人的贪欲无济于事。在楼市疯狂的时候、股市疯狂的时候,类似的剧情总会上演,先来者抽身而退,后来者满盘皆输,不是投资失败,而是投机失败。

许多看似降低了门槛的投资,本质上就是投机。投资依附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具有社会价值,比如投资饭店。而投机,整体上是个零和游戏,依靠价格的波动,买卖未来的趋势,有人盈利就有人亏钱,是财富的重新分配。更甚者,作为底层的投机者,可能原本收到的信息就不对等,自然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梳理其中的逻辑,可以让我们远离容易识破的陷阱。譬如在梅道夫案中,梅道夫吹嘘他的基金连续20年实现了10%的收益率,且没有一年低于5%,这显然违背了概率统计规律——除非是庞氏骗局或内幕交易,而两者皆属违法。又如,以倾销垃圾股发家的“华尔街之狼”贝尔福特坐收高提成,试想,什么好的金融产品需要砸重金去推销呢?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就连看上去很美的项目,如果难以核实,也该慎之又慎,否则难保不会遇上蓝田案中凭空生出的鸡鸭、獐子岛上逃走的扇贝。

在《危机的逻辑》中,作者就列举了几个近年在国内较为热门的投资,提醒我们,莫盲目跟风引发危机。首当其冲的是现货交易平台。现货原本是与实物交易挂钩的,而打着现货交易的名号,许多现货交易平台却并不与真正的市场联通,自然也没有什么现货。在正常的市场中,现货的价格会随买卖的需求波动,倘若大家都去买荔枝的现货,现货价格会上涨,但为了盈利,得再把现货卖掉,所有人都抛售的话,价格会随之回落。市场的自动调节,会保持零和状态。可是在封闭的现货交易平台上,用户的买卖不会影响市场价格,盈利的钱来自平台,站在平台的立场上,反而要诱导客户去做亏钱的交易。再如铺天盖地的P2P平台,如今已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重灾区,大企业的背书都显得不太可信。欠债不还绝不是P2P发明的初衷,在美国和欧洲,P2P实现了小额投资人和借款人的无缝对接,省去了大型金融中介参与的成本。但在我国,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尚不完善,还有一些在银行资信太差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加诸各个平台竞争激烈,轻易抛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导致违约率居高不下。监管配套跟不上,水土不服的金融产品,即使它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也有可能沦为陷阱。至于那些需要靠下线盈利的产品,无论销售的是什么,都已步入传销队列。

危机不是一夕之间发生的,初时的许诺或甜头会令人掉以轻心,忘记了梳理逻辑、评估风险。

猜你喜欢
现货交易现货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
创新的逻辑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问题的初步分析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问题的初步分析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个人金融投资市场风险问题的初步分析与管理
近年来我国个人金融投资市场风险问题的初步分析与管理
浙江电力现货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