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平,周树红
(湖北省咸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咸丰 445600)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妇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也更加人性化,而剖宫产分娩方式下产妇的恢复也较为迅速,整体效果较佳[1]。近年来我国接收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临床护理的重要性也愈发体现[2]。本院近年来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进行剖宫产护理,结合患者情况开展对应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和心理压力,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本文结合100例产妇分娩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方式的选择提出相应建议。具体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接收的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1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1.2)岁;孕周在37周到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7.8±1.3)周;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1.7)岁;孕周在36周到40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5.4±0.9)周。两组患者资料在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接受研究的患者均采用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排除患有影响研究以及言语障碍、行为障碍等问题的患者资料。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护理环境的适宜度,给予一定的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心理指导。在护理中需要结合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状况测评,对出现焦虑紧张情绪的患者予以一定的疏导。在进行剖宫产之前向患者说明相关手术流程,在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明确,让患者更加了解剖宫产方式的优劣势,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患者在术前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一部分是由于对手术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自身情况了解不全面,以及未知手术操作的焦虑。在进行手术操作之前结合手术要去进行相应的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进行对应干预,帮助患者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分娩过程。(2)日常护理操作。在产后需要引导产妇进行排尿,及时进行排尿,预防相关症状的出现影响患者的泌尿系统。当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问题时可以采用温开水对患者阴部进行冲洗,并定期进行下腹的热敷,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日常要保证护理环境安静适宜,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正常进食,补血和止血工作也要予以重视。(3)感染控制管理。在护理中需要预防感染问题的出现,术后由于操作等问题,创面大很容易出现感染问题,感染问题的出现使患者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仅会影响患者恢复,同时也会对患者造成痛苦。对切口护理中需要向患者说明日常行为中注意的问题,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孕妇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环境的消毒,预防细菌等的滋生问题,尽量避免感染问题的发生。
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合这两种指标全面评价剖宫产护理的效果。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中患者剖宫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更佳。
表1 两组患者剖宫产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剖宫产手术操作越发成熟,整体手术的成功率也更高[3]。而在剖宫产后进行有效的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手术操作创面较大,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或并发症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患者的恢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直接的而影响[4]。
本文结合100例产妇的临床剖宫产分娩资料进行分析中发现,试验组中整体剖宫产成功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全面性,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满意,同时情绪状态也较好,更加配合后续的护理和治疗,临床中有良好的效果。
在护理中加强感染管理控制,强化护理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具体全面的护理是现阶段产后护理需要关注的问题。结合患者情况开展对应护理,缓解紧张情绪的同时改善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