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交响序曲《广东映象》(又名“步步高”)创作于2003年8月。2003年10月31日,在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卢森堡爱乐乐团亚洲巡演· 纪念柏辽兹诞辰200周年交响音乐会》上首演,由卢森堡爱乐乐团演奏、布兰威尔·托维[英国]指挥。2004年5月11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上公演,由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朱星指挥。2005年11月14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华魂·民族情——交响作品音乐会》上公演,由珠影乐团演奏、呼德指挥。2005年12月,《中华魂·民族情——交响作品专辑》,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5月29日,在广西民族宫音乐厅《2017中国—东盟音乐周·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上南宁首演,由广西交响乐团演奏、蔡央指挥。
此作是根据广东音乐《步步高》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单乐章管弦乐小品,以热烈而欢快的音乐气氛,表现了当代广东生活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此曲的演奏时间为4分钟。采用了常规的双管交响乐队编制: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大管(木管组),4圆号、2小号、3长号、大号(铜管组),定音鼓(4)、三角铁、铃鼓、小鼓、吊镲、大鼓、木琴(打击乐组),竖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乐组)。
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点;如何去解决这些的难点,并以此而引发出新的创作灵感?以下将从音乐创作的“跨界、创新、实用”三个方面,谈谈创作体会与思考,供同行参考。
跨界,代表着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它是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交叉、混搭的运动过程,从而产生新的亮点。
2003年暑假,接到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孔凤颖老师的电话:10月末,卢森堡爱乐乐团亚洲巡演·纪念柏辽兹诞辰200周年交响音乐会,希望返场曲能否请广州的作曲家写一首广东音乐风格4分钟左右的管弦乐小品。我当时没想太多,就答应了此事。
交响序曲《广东映象》的音乐创作,实际上是将中国农业时代的广东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用西方工业时代的交响乐(古典音乐)形式、来表现当今信息时代的广东现实(现代音乐)生活面貌,构成了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演奏形式、表现内容的多维跨界。
例1:交响序曲《广东映象》主题旋律片断
例2:交响序曲《广东映象》音阶调式与和弦
例3:交响序曲《广东映象》圆号声部平行进行片断
例4:交响序曲《广东映象》1—5小节对位性织体片断
此曲在音乐的纵横结构中:横向上的中国广东音乐风格的旋律(请参照例1);与纵向上西方传统音阶调式(请参照例2a)三度叠置的七和弦(请参照例2b)、九和弦(请参照例2c),间插着近现代三度高叠置的十一(请参照例2d)、十三和弦(请参照例2e),以及音程结构严格和自由的三度(请参照例3a)、四度(请参照例3b)、五度(请参照例3c)的平行进行;构成了旋律与和声的中西合璧纵横混搭。
创新,其实就是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发展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更侧重于如何发展,发展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更新与变化,也是承旧启新的过程。
在交响序曲《广东映象》的音乐创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握好广东音乐的风格、语言等各个方面的音乐特征。其次要从音乐的宏观、中观、微观的结构上,准确地解析广东音乐的各种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变化和更新。
广东音乐《步步高》的曲式结构,是以乐句相同尾音“C”为主音的宫调式划分、由八个乐句(乐句群)组成的“八段锦”结构(请参照表1)。
交响序曲《广东映象》的曲式结构,是以广东音乐《步步高》为主题及变奏(长度为不变结构:60、60、59小节),前、中、后穿插主题的展开(长度为可变递减结构:32、20、14小节),组成了“第一展开段(引子)、主题(主调的呈示)、变奏一(下属调的展开)、第二展开段(连接)、变奏二(主调的再现)、第三展开段(尾声)”六个部分。结构公式为:B+A+A1+B1+A2+B2(请参照表2)。
交响序曲《广东映象》采用了自由有调性(或多调性、泛调性)作曲,往往不回避传统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常以对位性的织体、复杂的节奏与节拍为主。其中1—5小节的对位织体片断为:织体片断1——长号(请参照例4a),织体片断2——短笛(请参照例4b),织体片断3——单簧管(请参照例4c),织体片断4——小提琴(请参照例4d),织体片断5——大提琴(请参照例4e),织体片断6——双簧管与大管(请参照例4f)。其中1—5小节的纵向对位节拍为:织体片断1——8/4拍,织体片断2——6/8拍,织体片断3——6/8拍,织体片断4——3/4拍,织体片断5——6/4拍,织体片断6——4/4拍(请参照表3)。
表1:广东音乐《步步高》曲式结构表
表2:交响序曲《广东映象》曲式结构表
表2:交响序曲《广东映象》曲式结构表
交响序曲《广东映象》作为音乐会的曲目,首先考虑到的是让学术走出“象牙塔”。力求音乐雅俗共赏、让更多的听众能够喜欢。
其次,在作曲技术的运用上,力求简洁而有效果。将实验音乐的技术,较为自然地嫁接于实用音乐之中。技术的运用力求深藏不漏、不动声色,尽可能地将技术融化在音乐之中。技术的最高境界,为没有技术的技术;换句话说,就是以最简单技术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此曲在配器技术的运用上,采用了横向的“主体音色”与纵向交替的“附体音色、副体音色、间插音色”的纵横交错搭配。主体音色的结构,是以弦乐音色为主;前、中、后穿插铜管与木管音色,组成了“铜管、弦乐、木管、弦乐、铜管、弦乐与铜管”六个部分的回旋式音色结构。主体音色结构的公式为:B+A+C+A1+B1+A2B1(请参照表4)。
另外,记谱方式合理而简易,演奏技术的运用更为实用。此曲在节拍的运用上,采用了横向上的“2/4拍”节奏与节拍重音位移,与纵向上的“8/4、6/4、4/4、3/4/、6/8、7/8、9/8拍”的纵横交错,使之表演者(指挥与演奏者)演绎得更为方便、自如。
2003年10月31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观看了“卢森堡爱乐乐团亚洲巡演·纪念柏辽兹诞辰200周年交响音乐会”返场曲《广东映象》的走台与首演。音乐会结束后,拜见了卢森堡爱乐乐团著名指挥家布兰威尔·托维(英国)。他非常赞赏这首作品,表示会在有华人居住的地区再次上演。转眼间15年过去了,这也是当年应急委约创作的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