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为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在高职的思政课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响应政府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需求。在“互联网+”视域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会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产生极大的影响,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改变。为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路径实现,即:构建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加快对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程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意识到实践成果转变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思政课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国包括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在内的多个部委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互联网+”的指导文件,并且明确指出三者融合的作用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也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对我国当前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和分析。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融合。一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创设出一个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环境。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教育课程的改变
在“互联网+”视域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会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带来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职思政课程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产生的变化。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的教学思想也需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授也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教材是以国家教育部门编制的教材为主,但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可否认,教材上所收录与编制的内容都是非常优质的信息,能够使学生思想得到更加有效的升华,但是这种以文字展现的方式并不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接受事物和了解事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在以大量阅读文字的方式获取知识,他们更加倾向于快餐式阅读,尤其是抽象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文化知识。以“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课程教学为例,如果仅仅依托于教材的文字,势必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影响远不如网络上新闻媒体发布的具有诱导性的新闻。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借助“互联网+”思维模式,能够在网络上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并能够选取一些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另一方面还会提升信息的可信度,增强信息的真实性。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不能够成为学生认为的形式化课程,需要扭转学生“上与不上无所谓”的错误认知。高职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课程时,需要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充分连接在一起,依托于实际发生的案例,对相关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除了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得到更为深刻的思考。尤其是时事政治,能够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选择时下最热的政治话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
(三)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转变
过去,在编制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时,完全是取决于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和教育部门提供的教材。但是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情况下,教材内容的实效性相对较低,甚至是很多内容都与当前的环境相脱离,进而导致教材内容非常虚。因此,教师在开展高职思政课程时,需要在依托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情况下,注重把握当下最新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是非常乐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毕业之后需要承担巨大的买房压力。不可否认,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处理一定的问题,但是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不是非常直观,且使用的语言难以满足学生在认知方面的改变。因此,教师就需要适当调整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能够充当学生朋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交流和探讨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安抚学生在面对如此大压力的焦虑。
二、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渠道
(一)构建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前边已经提到,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而所做出的调整必须是全面的调整,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另外,我们还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蓉儿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可以看作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非常有必要,能够更加高效的节约课程时间。思政课程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改造学生的不良思想。
(二)加快对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程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这一环节都必不可少。从之前的思政教育来看,虽然也涉及到一部分的实践内容,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而且还与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存在一定的差别。当然,也不能够完全否认之前的实践内容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视域下,将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需要重视挑选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实践平台,从而使课程的设置更加倾向于就业与创业方面,并保证课程的开放性与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院系实训基地的作用,或者是借助校企合作方式,当然也可以选择重新规划和建设实践平台,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在构建实践平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互联网+”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时,知识面得到更为显著地开拓,这也能够使课程更加符合“互联网+”所具有的时代精神。
(三)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意识到实践成果转变的保障体系
从本质上来讲,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课程融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想,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价值理念。从这一层面上来讲,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并帮助学生逐步将创新创业意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例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当前的学制与培养计划,加快对创新创业学分制的构建和完善,并利用构建思政课学分制转化制度,让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转化成的实践成果能够折合成相应的学分。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采取具有弹性的学制,也就是为学生提供调整学业进程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保留一年学籍的情况下,到社会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将学生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学分或者是成绩。
三、结语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教学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充分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创业活动是我们学习到工作的重要转折点。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基于“互联网+”这一背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个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处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01):33-39.
[2]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6):99-103.
[3]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簡介:刘付荣,临沂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