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重视了朗读,却不经意间冷落了“默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默读教学的价值,在语文课堂中重视默读训练。默读要讲究策略:于整体感知时默读,能快速理清文脉;于深入感悟时默读,能强化个性体验;于质疑问难处默读,能激发思维碰撞;于文本留白处默读,能丰富体验张力。学生只有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沉浸于文本,浸染于语境,才能多维而深入地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为阅读广度的展开和深度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小学语文;默读;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顾焱,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江苏 无锡 214131)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2-0063-03
琅琅的读书声,无疑是语文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但不少教师为了凸显朗读的重要性,为了避免课堂气氛的沉闷,却不经意间冷落了与朗读同样重要的“默读静思”,使语文课堂失却了一份古典的质朴与宁静。
其实,无论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修订稿,“实施部分”都对各个学段的默读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
由此可见,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同样不可或缺。真正浸润心灵的读需要“静”——读者内心的宁静。默读,有利于学生静静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遇到重点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遇到疑难处,还可以停下来静静思考。学生只有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沉浸于文本,浸染于语境,才能促进自我吸收、自我内化、自我沉淀,从而多维而深入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为阅读广度的展开和深度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默读教学的价值,在语文课堂中重视默读训练。那么,哪些时候可以运用默读,怎样的默读才是有效的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谈谈操作的一些要点。
一
于整体感知时默读:快速理清文脉。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应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而文章的内容是由线索或脉络有机组织而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默读,梳理出课文的大意和脉络。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第一课时,笔者对学生提出如下默读要求:
1.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 再次默读3-14自然段,“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几次?用直线画出来。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具体展开的?
第一个要求,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学生很快明白课文是按照“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停息”的顺序来表达的。第二次默读,指向文章的主体部分,“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作者分别从场面、鼓声、后生、舞姿这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表演的独特魅力。由此,借助默读,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边思考、边梳理,思路一旦理清,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自然就清晰起来了!
又如在教学“望月”时,笔者让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圈划,天上的这轮明月镶嵌在哪里?
生1:天上的这轮明月倒映在长江里。
生2:我还发现明月镶嵌在六句古诗里。
生3:我发现小外甥的眼里、心里也有一轮闪闪发亮的明月。
教师随即板书: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
这样,文本的脉络理清了,思路就会清晰,重点就会突出,情感就容易领悟!
二
于深入感悟时默读:强化个性体验。在理清文本的脉络后,教师就要善于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深入品悟,或徜徉在字里行间圈划批注,或驻足于精妙处俯读仰思,或停留在疑问处质疑问难……学生只有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沉浸于文本、浸染于语境,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而此时,静心默读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位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老人说的三句话。(屏幕出示三句话)
师:老人的语言朴实无华,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静静地思考,细细地品味,写下你的感悟。
师:(约六分钟过后)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我相信,老人一定能活到百年,不,一定会永远活着,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不忘初心,阳光在前!
生2:他热爱大山,大山也热爱他!他热爱生活,生活也热爱他!因为热爱,一切都变得从容,一切都变得豁达!
生3:他的灵魂里刻满大山的一颦一笑,他的骨子里回荡着大山的温和与坚定。他脚下的台阶,是诗;他手中的扫把,是歌!(老师带头鼓掌)
……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的心在跟文字一起跳跃,在与老人的灵魂进行深入的交流!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教者敢于放手让课堂进入较长时间的静音状态,让学生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试想,如果没有学生长时间的静思默想,哪有如此精彩的心灵感悟和诗意迸发呢!
三
于质疑问难处默读:激发思维碰撞。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在疑难处要多默读、多静思、多探究,一遍一遍地咀嚼,一遍一遍地思索,自然会水到渠成。当然,静默并不是简单的安静,有时静默的背后,恰恰孕育着思维的风暴!
笔者在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3、4自然段时,有学生质疑:“既然肖邦那么热爱祖国,为什么在波兰最危急的时候,他却反而离开了呢?”细细一想,这个问题确实言之有理。笔者没有急于组织讨论,而是采用了让学生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
师:这个问题非常有思考的价值,请同学们联系前文,想想肖邦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祖国的?再读读肖邦弥留之际的請求,想一想,他为什么不选择留下?
于是,学生开始沉浸文本,默读静思。5分钟后,大家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
生1:他并不是自愿离开的,他是被迫离开的,有时候,离开反而是一种智慧!
生2:肖邦那么年轻,那么有才华,他是波兰人民的骄傲和希望!如果选择留下,跟敌人正面交锋,他很有可能遭到迫害!
生3:肖邦这么做是以退为进,保存实力!
生4:他的人离开了,但他的心却一刻都没有离开过!弥留之际,“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是肖邦灵魂深处的呐喊!
生5:我读过肖邦的传记,肖邦是波兰人民的精神领袖!音乐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
没有凝神思索和思维碰撞的课堂,绝不是优秀的课堂!在这一案例中,学生不但个性化地解读了肖邦离国背后的深意,而且对肖邦强烈的爱国深情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因此,老师在疑难处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静下心来静思默想,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思维火花。
四
于文本留白处默读:丰富体验张力。为了使表达虚实结合、含蓄隽永,更有弹性和张力,许多优秀文本都留有空白。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借助默读,抓住这些留白,或解释,或补充,或想象,就能让文本解读大放异彩!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初读文本后,学生对“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矛盾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了解,这对学生整体理解内容、感悟人物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在教学时,笔者及时补充了《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让学生静心默读,给“留白”作了注释,为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内容上“补白”铺垫,也可以通过想象“补白”,深化主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师:鲜花明明是栽在院子里的,可这儿,为什么说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呢?
学生默读全文,发挥想象,完成练笔:
清早,隔壁邻居家推开窗户,看到这些鲜花 ,劳累了一天的渔民, ;散步路过的老夫妻, ……(学生自由交流)
生1:原来儿子栽下的这些鲜花,不仅仅是给父亲一个人欣赏的,岛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欣赏到!
學生通过默读、想象,填补了文本的空白,读懂了藏在文本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使文本的主题更加清晰鲜明、具体可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默读训练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保证默读时间。默读一篇课文,一般要3~5分钟。但如果要边读边思边划,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保证学生默读的时间,不让默读流于形式。
第二,不动笔墨不读书。默读不是单纯地读,而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或圈圈画画,或写写批注,或打打问号……这样,默读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循序渐进。各学段对默读的要求是不同的,从低年级的“学习”到中年级的“初步学会”,再到高年级的“有一定的速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切勿随意拔高或降低。
古人云:“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默读是一种“沉浸”,是“悠然深谷”。诗意、隽永的语文,含情脉脉、意味深长的语文,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头扎进去,边默读边思考,边默读边体悟,游弋在文字里,沉浸到文本中,去气息相通、去心意交汇、去情感流泻、去思想碰撞。唯有如此,语文之花才能在每个孩子心头静静绽放!
参考文献:
[1] 赵万文.莫让默读渐行渐远[J].小学语文教师,2016,(6).
责任编辑 张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