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吴跃中 欧阳路晔
摘 要:本文总结茶叶生长过程中所需气候条件,重点结合耿马县气象观测资料,对暴雨、倒春寒、大风、冰雹、干旱等耿马县常见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所造成影响展开分析,提出防御措施,促进耿马县茶叶取得优质高产。
关键词:耿马县;气象灾害;茶叶生产;影响;防御措施
耿馬县地处云南西南部,地貌地势复杂多变,立体气候显著,动植物资源丰富,茶叶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耿马县农村群众脱贫致富主导产业之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各类极端灾害性事件频发,阻碍耿马县茶产业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茶叶生产所需气候条件,主要探讨气象灾害对耿马县茶叶生产影响,并探索科学合理防御措施,推动耿马县茶叶实现优质高产。
一、茶叶生产所需气候条件
茶树喜温,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适宜年平均温度13.0℃以上区域生长,以年平均气温在15.0~23.0℃为宜。通常日平均气温>10.0℃时茶树正常萌发,日平均温度15.0~20.0℃时新梢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茶叶品质最佳;适宜茶叶生产区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月均降水量应>100mm,相对湿度80~90%,利于茶叶生长发育,增加茶叶体内有机物质合成速率。茶树适宜在弱光环境中生长,具备较强耐荫性能,茶树体内干物质绝大部分在光合作用下完成。耿马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8.8℃,年降雨量1317mm,年日照时数2110~2163h,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生长,但要注意异常年份极端灾害性天气对茶叶生产影响。
二、气象灾害对耿马县茶叶生产影响
1.暴雨
耿马县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易出现暴雨使天气,并经常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暴雨洪涝灾害,时常会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危害,轻则致使茶叶田间积水,冲刷茶园土壤,严重时甚至冲毁大面积茶园,导致大范围茶树淹死,给茶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倒春寒
耿马县每年3月中旬—4月下旬发生倒春寒天气概率较大,倒春寒发生前常有显著温度回升,倒春寒常会引起严重寒害,这时茶树上部已开始生长发芽,其对于低温阴雨抵御能力较差,一旦遭倒春寒,茶芽会大范围受冻枯萎,部分枝叶失去活力。茶树受冻后损耗茶树体内较多营养物质,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导致种植户经济效益损失,推迟春茶采摘时间,导致春茶产量大幅减少。
3.风雹
大风及冰雹灾害在耿马县也时常会发生,持续时间较短,但危害较大。冰雹易砸毁茶树枝叶,致使茶叶机械性损伤,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及产量。冰雹常伴随大风天气。耿马县冰雹天气春季、夏季发生几率较高,一旦发生风雹灾害,势必会导致茶树枝条被折断,有些茶叶被打碎、刮落,致使茶树无法正常生长,直接导致茶叶产量大幅减少。
4.干旱
耿马县年降水量虽充沛,但是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差异较大,由于气候变暖趋势加剧,耿马县干旱灾害发生频繁。一旦在茶叶生产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天气,势必会对茶叶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尤其茶叶发芽阶段,如碰上干旱天气,会导致茶树难以发芽,甚至直接导致部分小茶树枯萎死亡。
三、防御措施
1.提高天气预报预测水平
应做好灾害性、关键性重大天气监测预警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预测,提高气象灾害快速诊断及预报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强化精细化预报能力建设,建立预报到乡(镇)气象预报体系;强化暴雨、洪涝、倒春寒、干旱、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提升天气预报预测水平,为茶叶等特色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数据指导。
2.积极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
耿马县气象局应将“直通式”气象服务当作当前为农服务工作重点,结合当地茶叶支柱产业主要生产发育期,确定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布局加强监测收集,丰富气象为农服务内容,对当前茶叶生产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更新完善,制定精细化服务方案,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降低干旱、雹灾对茶叶危害;气象部门还应与茶叶生产部门沟通联系,在灾害发生后应及时交流及总结,为茶叶生产、品种改良及生产区划提供有效气象数据,趋利避害,确保耿马县茶产业健康发展。
3.加强茶园管理工作
由于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各类灾害性天气影响。茶园责任人及茶叶种植户应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人员指导下,加强茶园精细化管理,在茶园周边加大常绿树种植力度,设置防风障,保持水土流失,减少强光对茶叶照射,增加漫射光,为茶叶生产构建良好小气候环境;采取蓬面覆盖、熏烟防冻等保温,避免茶叶受冻;因大多数茶园建立在山坡地带,要强化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排灌系统,排水松土,追肥,浇灌,控制杂草生长,防治病虫害,促使耿马县茶叶实现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罗京义,宴理华,徐大红.铜仁地区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分析及优质绿茶种植区域[J].茶叶科学,2011(4).
[2]林江. 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J].农业与技术,2017,37(11).
作者简介:张雪(1989-),女,布朗族,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