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助于微课资源提高中学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解决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考试者遵循历史知识的脉络,通过分析后回答问题。这一过程不但考查学生知识学习的扎实程度,更考察学生知识学习后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学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是历史材料分析题出现的真实指向。
关键词:微课 历史材料 分析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100-01
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进入到“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应用阶段”。在新大纲“十年发展规划”中,将“技术应用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核心教育目标。因此,信息化的微课建设,成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当我们面对初中历史传统课堂教学引入微课进行教学改革时,纵向与横向历史观的对比,需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阐述。以此为基础,中学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能力高低,受到微课资源运用程度的支持。
1 微课与传统历史课堂的关系
1.1 微课促使个性化学习生成
传统的历史教育课堂是單向灌输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穿插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一对多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是否能够继续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师的节奏,显然在课堂中,教师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全部顾及。微课则实现了一对一沟通。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存在于微课中,学生都能够提前进行预习,反复复习和巩固。同时微课自带的检测功能能够对学生知识薄弱点进行精准的测验。由此可见微课的教学形式,不再单纯解决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测验后的论证。因此,微课的出现自然将学生引入到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力的提升上。形成个性化学习的核心,帮助学生按需学习,查缺补漏的同时,拓展了传统课堂学习资源。
1.2 微课促使优秀学习资源共享
在实际教学中大量应用微课,不单纯是降低历史教师教学压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诸多的知识点形成微视频后,教师课外辅导时间减少,有效提升教师的备课时间、教学方法、信息传播水平与能力等。因此教师本身能够通过微课制作的不断提升,形成职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打破了传统评课的形式。学生借助于教师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能够精准的把握自身所学包含的意义,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力的提升,应对我国典型的应试教育考试的同时,能够真正做到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的状态。
1.3 微课促使教学模式变化
当前,微课已经与“慕课、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各类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了建构主义认知学理论下,学生是真正认知的主人的目标。而解决学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和意义建构的能力,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心中。不再单纯是一味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变化的核心指向形成了学生的求知过程,而不再是单纯知识累积,更重要的表现为知识的理解。
2 应用微课资源提高初中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力的实践教学
2.1 阅读材料
选自初中分析题考试案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提问: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趋势?
2.2 微课运用过程
2.1.1 阅读材料和问题
在第一步阅读材料和问题,本质上是实现“由问题导入微课,由微课导出问题”的过程。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众所周知,教师及时制作了极其精美的微课,一些学生也不会对微课进行课后的查看,更不会做相应的测试。因此,由问题导入微课。在本材料的应用中,首先阅读材料。上述90字的材料,实际上提出所涉及的三方面问题:第一,经济发展趋势;第二,政治发展趋势;第三,中国态度。将问题精简后,学生发现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制作了相应的微课。
2.2.2 提取关键信息
切入关键信息,实际上通过关键词的查找,切入到教材中的出处。“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出自于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18课;“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则是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19课。此时学生可以找到相应的微课信息,通过微课信息,进一步查阅本题的分析内容和方向。
2.2.3 由简到繁回答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微课的内容制作本身也是由简到难的过程。当然并不是强调学生照搬照抄,而是学生通过查看微课后,形成自己的理解,最终解答分析该问题。针对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问题,学生对微课只有通过细细的查探,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同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第一是粗读,第二是精读。在认真查找出一个大问题中包含有几个小问题时,学生就已经找到了该问题的回答技巧和方法。
3 结语
在运用微课资源提高中学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力的过程中,方法不拘一格。但关键是要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微课条件。首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遵循解答问题过程中由简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无论学生是否在课后仔细查探微课,都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问题将学生引入微课;然后再由微课将学生引入到教材中;最后实际的教学过程要找准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力成长的“分析能力”这一关键词,通过精准的微课制作,随时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舒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3]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作者简介:谢月娥(1978-),女,广东梅州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历史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