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霆钧 张理剑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领域和经济形态,共享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这一导向的经济发展,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制订需要应对共享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利益协调、平台建设、技术条件的完善、创新激励以及公共服务的匹配等要点。杭州市政府在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与运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结合这些经验对共享经济发展展开讨论,为共享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共享经济;杭州政府;治理政策
2015 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共享经济的成长,并把它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引擎。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发展共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把共享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空间。各地政府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展开了许多实践探索,并且把发展共享经济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契机。本文以杭州市发展共享经济的经验为基础,讨论发展共享经济政策措施。
杭州市共享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共享经济的产业发展被政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受到积极鼓励。这些鼓励和推进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信用城市,规范共享经济市场。“‘共享经济是‘租赁经济,也是‘信任经济”[1],信用体系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杭州市在推进信用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杭州市建立起了网上个人信用查询系统,并在“信用杭州”的网站上设置“国家失信黑名单”、“省失信黑名单”、“长三角信用联动”等专栏,反映个人和单位的资信状况。在共享经济进入市场后,杭州市的征信系统与相应的产业领域进行了对接。以共享单车为例,征信系统的引入改变了共享平台以往只能依靠收取“押金”来制约用户行为的状况,避免了其对交易成本和用户体验带来的负作用。从实施效果来看,征信系统的引入规范了共享经济的市场行为,减少了共享经济企业的运营成本。据“芝麻信用”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企业引入信用分后,行业租金欠款率下降52%,违章罚款欠款率下降了27%,丢车比率下降46%[2]。可见,杭州市政府打造“信用城市”的进程,以及其推进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共享经济在杭州的有序发展创造了积极的外部条件。
2.设置准入门槛,规范平台管理。早在2016年10 月31 日,杭州市政府便发布了《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不仅对车辆及驾驶员的准入条件和资质设立了门槛,而且还对平台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要求平台配备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并为乘客购买承运人责任险。此外,杭州市政府还开设了“杭州市网约车申报服务管理系统”,对车辆的准入机制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开放了平台资格信息、驾驶员资格信息以及车辆资格信息的在线信息查询窗口。截至2017 年2 月27 日,全市共有16802 名驾驶员申请网约车从业资格考试;共有4169 辆车通过车辆综合性能检测[3]。2017 年3 月1 日,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向曹操专车、神州优车、首汽约车颁发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使其成为杭州市第一批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网约车企业。这些举措规范了对共享经济平台和参与主体的管理,也为社会公众对于共享经济平台的监督提供了渠道。
3.推进社会协同治理,引导各参与主体介入共享经济的建设。为鼓励和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到共享经济秩序的建设和维护中来,杭州市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例如,杭州市发改委于2017 年6月12 日发布了《关于对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领域炒信行为相关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行动计划》,对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领域失信行为主体进行惩戒,并鼓励、引导有关企业参加联合行动。对于参加联合行动的企业提供的“炒信”主体,进行惩戒,并要求其他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用户签订协议,采取限制新设立账户、屏蔽或删除现有账户、限制发布商品及服务、限制参加各类营销或促销活动、扣除信用积分、降低信用等级等13 项惩戒措施[4]。通过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杭州市政府动员社会参与主体参与到共享经济市场的规范和失信惩戒之中,对于共享经济运行秩序的维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市场的逻辑下,抢占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使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出现供给过剩、管理失序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创新其社会管理,承担起相应的监管和服务职责。杭州市政府于2017 年4 月26日发布《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政府监管平台、平台规范用户行为的管理逻辑,以及杭州的职能部门将引导平台控制投放总量、平台必须按“每80 辆车配一名运维人员”的标准投入维护力量等规定。此外,由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参股成立的金通科技也切入共享单车领域,并推出了“电子围栏”的技术,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让共享单车只有停放在规定范围内,才可以关上車锁并结束计费。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小鸣单车”等共享单车平台采用,为共享单车的有序停放提供了保障。可见,杭州市的这些举措,运用了“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的管理模式,也为共享经济市场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至2017年4 月,杭州在短短5 个月内从一个仅有“骑呗”一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城市转变为一个拥有近10家共享单车平台、26.3 万辆共享单车的城市[5]。
参考文献
[1]肖建强、孙黎:《上善制度的炼成——马奇制度理论对创业与共享经济的启示》,《清华论坛》2016年第5期。
[2]傅颖:《当分享经济遇上互联网+ 杭州领跑全国“信用城市”》,《浙江新闻》2017年4月18日。
[3]刘文昭、胡菲菲:《杭州网约车新政过渡期结束3家平台获得“合法身份”》,杭州网2017年2月28日。
[4]资料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5]数据来源:杭州交通主管部门。
(作者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