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需要也随之提高。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已然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成为人们认识历史,感知文化的一种途径,成为人们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场合。而纪念馆的讲解员,则成为人们感知历史文化的“中间人”,起到连接文化历史和观众的桥梁作用,是纪念馆的“传声筒”,更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传递筒”。所以讲解员更应该注重自我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讲解水平。本文就如何提高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讲解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给相关纪念馆的讲解员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讲解能力
纪念馆不仅是一个文化风景,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所在,革命纪念馆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承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连接着革命先烈与后辈诸学;它的存在有助于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光辉历史,有助于传承这座城市的革命火种,更有助于现代人继承革命精神。而传达这些认知给人们的,则是讲解员,因此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至关重要。所以如何做好一名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如何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则是每一个讲解员应该思考的。
一、讲解并非“假讲”
“假讲”一般而言就是背诵式的讲解,讲解员在讲解之前,将讲解稿背熟即可,不需要任何创造性的内容。表面上是对观众进行讲解,实际上就是自己讲内容背诵出来而已。革命纪念馆展馆所陈设的内容,一般而言和历史事件有关,而与一个历史事件相关的事情,无外乎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及影响等几个方面,讲解员完全可以做到事先背诵下来,然后机械的背诵出来,经验丰富的讲解员甚至都不需要提前背诵,跟着展厅陈设的内容,将内容读一遍即可。
再者,“假讲”也有表演式的讲解。为了追求讲解效果,讲解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注重个人形象,有的重视语言表达技巧,有的看重肢体语言的表达等等。哪怕讲解的内容自己根本不懂,哪怕一次真正的讲解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也能借助各种表现技巧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达到一种更适合舞台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而这种表演式的讲解,讲解员忽略了讲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内涵,即“真知”“真情”“真心”,于是讲解就变成了表演,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讲解,是打动不了听众的,是走不进内心深处的。
因此,讲解员要摆脱这两种假讲形式,就要将讲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融合,要融入自己的真正理解,这种理解要建立在生活、实践、学习的基础上的。一方面讲解员要对自己讲解的内容深入挖掘,多方拓展,查阅资料,融入更多相关历史事件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最终理出属于自己的讲解思路;另一方面深入探索讲解艺术,在追求外在表现效果的同时,要更注重对讲解内在核心内涵的挖掘。
二、讲解是一种“创造”
讲解的过程,实际上是讲解员面对参观群体的过程,针对不同类型的参观群体,讲解员的每一次讲解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创造”过程。而这种创造过程,离不开参观群体这群“人”。因此,要想将相关内容更好的传递给听众,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因人施讲。在正式讲解之前,讲解员要先了解听众群体的来源、大体的知识水平,如学历、年龄等等,以此来决定讲解方式。比如参观群体是一群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群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一群大学历史系教师等等。这些群体,对同一个历史革命事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肯定不同,所以讲解员就不能采用一种讲解方式,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讲解方式。面对大学历史系教师,讲解员要能够站在专家角度与专家进行对话;面对五年级的小学生,讲解员要“变身”为教师,对展出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讲解;面对党政机关等群体,讲解员可以成为大家的导游,引导他们进行参观,对重点事件进行讲解。
第二、因人选稿。讲解员必须要有自己撰写讲解稿的能力,能针对不同群体,将同一内容编写出数套讲解稿。在面对不同参观群体时,能拿出最恰当的讲解稿。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将讲解稿写好,就需要讲解员多读、多看、多思、多想。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多与历史革命事件相关,那就要求我们讲解员平时多读一些与历史、与文化相关的书籍,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写出优质的讲解稿。
第三、因人调整。讲解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掌控全场,及时地从观众的眼神、表情中得到信息,自己刚刚讲解的内容观众的反馈如何,从而调节讲解的速度、讲解内容的顺序、讲解的方式方法以及讲解的深度等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讲解音量的控制。音量的大小,要根据讲解的内容和讲解的环境而定。讲解惨烈的战斗过程和讲解革命人物艰辛的奋斗历程,决不能一概而论。几个观众的小群体和数量众多的参观群体,也不能等同视之。
三、讲解是一种“融合”
首先,讲解内容与个人思考相融合。
因为要讲解《风雨兼程党旗红》建党95周年图片展,我又再一次系统学习了中共党史,同时认真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讲话虽长,但每一句都很实在,通篇都很精彩。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并非霞光满身的命运宠儿,中国革命的道路也历经曲折和坎坷。南昌起义失败后,部队最后只剩下800多人,许多意志不坚定者人纷纷出走。但就是这800人的队伍,成了以后革命的骨干和中坚力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人数是440万,同时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高达370万,约半数党员“出师未捷身先死”,过早地消失在历史帷幕后面。他们播种,但却没有任何收获,没有赶上评功授奖,肩膀没有佩带军衔。
这些史实令我深思,我想这是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命运,是人民颠沛流离的痛苦生活状态,使得众多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经过地狱烈火般的熬炼,把星星之火从南湖小船燃遍中华大地。因此在我们的讲解中要宣扬这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宣传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感情,要宣传人民群众与人民军队患难与共的鱼水情,更要在讲解中宣扬发生在我们当地的每一场战斗,让家乡群众了解家乡的历史,将家乡革命先烈的精神传递给后来人。身为纪念馆的讲解员,我们有义务把学习到的党的光辉历史融入到我们的讲解中,将历史与现在结合,我们更有义务当好“一座桥梁”和“一根纽带”,让观众可以触摸到陈列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展览的真正意义。
其次,展厅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融合。
当我第一次拿着讲解词,走进纪念馆,立刻就被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深深的震撼了,当时,在我的心里就有这样一个愿望:我要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我要把这里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但是当我每次满怀激情地讲解内容给观众时,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会产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展厅展示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了,没办法真正理解,所以也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想讲解的内容真正吸引观众,使观众对内容产生共鸣,就要让讲解内容走进他们的生活之中,走进现实社会之中。
我们讲的是革命历史,是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但是要从观众角度和社会实际角度进行讲解。比如讲某个当地革命先烈时,就可以涉及人物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活动场所等等,让观众从地域上与其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想了解这个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的不同生活的情感;再如我們讲某场战斗时,就可以联系这场战斗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和后来军队发展、革命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联系起来,让观众切实感受这场战斗与自身的关系,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这样就不会产生游离感,反而会促使观众更好的融入到讲解过程之中。
作为一名讲解员,在革命纪念馆工作的每一天,都要时刻铭记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所讲解的历史是鲜活的,我们所传承的精神是伟大的。虽然我们可能在一个小小的展厅上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走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我们始终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努力提高自身讲解能力,在讲解员的岗位上用心、走心的继续讲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