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2018-10-15 22:30朱玲玲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摘 要: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探讨。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现状,期望能促进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无论是针对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国家都下发了诸多文件加以指导。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要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教授;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求实作风。另外,《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育”。以上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明确了改革方向,也为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当前,专业领域内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关于教学形式的研究。柳礼泉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基地教育、社会实践、案例教学、阅读实践、校园文化、研究实践等六大基本类型”。吕志、张居永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三种基本形式。其中,虚拟实践教学包括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管理、开设主题博客和创建课程聊天室”。他们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网络时代下的虚拟实践教学,此理论是指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张筱荣、胡苗苗指出,“微博由于具有强大的人际沟通功能,不仅具有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而且还具有一对一、多对一的组合传播模式。这种多样化的传播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微博讨论,交流思想”。该模式启发思政课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微博教学虚拟平台,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以及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连接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总体而言,在目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场所为划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课堂内、课堂外和“互联网+”实践教学三種。这三种教学形式各有利弊,在选择使用时应参考学院的现实状况、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例如,课堂外实践教学包括校园内和校园外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其中校园内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场地、设施进行开展,而校园外的实践教学则存在活动费用来源、师生安全等多种影响因素,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而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另外两种形式,我们应积极采用,努力实现现实和虚拟两个教学平台的深度融合。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有的学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有的学者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分析。笔者从管理层、教师、学生、课程以及考核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梳理。

1. 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各院校的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及必要性。但纵观全局,重视程度依然有所欠缺,职业院校管理层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参加技能大赛能否获得高级别奖项,以及能否顺利就业。而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关注度相对不足。

2. 教师改革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的现象,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不高,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存在差距,而且既有深厚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少。就笔者所在学院而言,近三年才开始大量引进硕士和博士,其中思想政治教师只有三名。目前具有硕士学位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占思政课教师总人数的27.3%,暂无博士。柴艳萍、郭建指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负担较重,使得一些教师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和规划,更不愿意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理应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是部分教师却不愿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他们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对于上课形式的改变存在畏难情绪,往往避重就轻,缺乏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主体地位缺失现象严重

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学生数量众多,有的参与热情高,能发挥内在潜能,有的缺乏主观能动性,失去了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机会。另外,就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而言,班级学生人数在50左右,人数较多,对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场所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如果仅利用课堂时间,有的活动无法完成。这些因素的存在,使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导致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学生由知、情、意等系统组成的内在自律体系很难形成,还会带来消极后果:一是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易达成,教学活动效果不理想;二是学生的状态比较消极、被动,难以获得深刻感悟。由此可见,要想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必须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师生、生生交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 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科学的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向来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甚至取消了后者,实践教学的功能普遍被弱化。很多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没有很好地融合实践教学。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因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相应的经费等而使之流于形式。就笔者所在的卫生类职业院校而言,多年以前就已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仍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状态。长此以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然会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生的动手、创新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房宏婷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方面,缺乏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也没有确立明确的考核标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仍处在探索期,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制订相应的规范,未形成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另外,考核评价的指标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给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造成不利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需求为立足点,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

大部分学界研究针对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形式、管理、场所等某一具体方面提出策略,具体成果梳理如下。

第一,要打造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吕志认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包括理论素质、人格素质两个方面”。符惠明认为,“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关键就是要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

第二,努力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宁克强、王维国认为,“要善于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多种活动结合起来,如专业课、团学、网络虚拟、校外和隐性实践活动的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符惠明指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制度化管理,要从两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学校层面、学院层面以及教师层面之間的管理关系;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层面和实践教学层面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要想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对以上两个方面的管理务必要加大力度。

学者们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展开了精细化的探究,但是以护理学院为例的研究比较少。因此,联系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的学生及专业特点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对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以病人为本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66-69.

[2]吕志,张居永.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其实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74-77.

[3]张筱荣、胡苗苗.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4(12):6-9.

[4]柴艳萍,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8):48-50.

[5]房宏婷.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71-173.

[6]吕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57-59.

[7]符惠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机制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96-99.

[8]宁克强,王维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50-52.

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189)。

作者简介:朱玲玲(1986—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