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家族的家族治理经验案例

2018-10-15 19:39王增武
投资与合作 2018年9期
关键词:大生张謇家族

王增武

在《张謇家族的财富管理案例》一文中,我们主要从家族企业治理的视角分析张謇家族的财富管理经验,作为前文的续编,本文我们重在分析张謇家族的家族治理经验,在简述家族概况的基础上,从家族治理和公益慈善两个方面介绍张氏家族的家族治理经验,最后是简短的结语。

一、家族概览

张謇家族原生活在江苏常熟,距今约700年前,因元末战乱,先祖张建率家人自常熟土竹山渡江,迁至通州金沙场定居,子孙繁衍。张彭年是张謇的父亲,后来居住于海门长乐镇。张彭年的5个孩子分别是张誉、张謩、张詧、张謇和张警,其中张警早年夭折,张謇排行老四。张家自张彭年开始由世代务农转为耕读传承,其中张謇和张詧的品性道德,源自父亲的言传身教。张氏家族以三姓街族谱排序,序为: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从张彭年的绳字辈到现在的慎字辈,已历经五代。其中张謇曾长孙张慎为在香港经营实业,曾于1988年以港资的身份投资南通大饭店;张慎欣任张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推进张謇研究和社会公益、慈善实践中成绩出色,为人谦和、温厚、大度,处事得体,他们已然成为张氏家族慎字辈中的佼佼者。家族谱系简图参见附图1。

二、家族治理

我们以张謇本人的生活作息以及家族中吃飯时的规矩和祭祖时的规矩为素材,陈述张氏家族的家族治理情况。就张謇本人而言,吃的方面,每天饭菜,基本是一荤一素一汤,没有特别的客人,向来不杀鸡鸭,有时饭后抽一支小雪茄,漏气了就粘一纸条再吃。穿的方面,有的衣衫穿三四十年之久,平时的衣物也都在十年八年左右,袜子破了也要补到不能再补为止。用的方面,写信用的信封,都是拿人家来信翻了过来,再将平时人家寄来的红纸亲贴裁下来,加贴一条中间,日常都用这翻过来的信封。有时候包药用的纸或者废纸,拿过来起稿子或者写便条用。拿了口利沙的红酒瓶,做了一个塞子,寒天当汤婆子,告诉人适用得很。平时走路,看见一个钉、一块板,都捡起来聚在一起,等到相当的时候去应用。他常说:“应该用的、为人用的,一千一万都不得眨眼顺手就用;自用的、消耗的,连一个钱都得想想,都得节省。”张謇本人对个人作息严格要求,数十年来每早6点必起身,11点必上床,有着小病,也是要起来的。最后,张謇不喜欢赌博,连麻雀牌的名目张数,都完全不懂,平日常常告诫人不要赌钱,大凡喜欢赌钱的人,最初是小赌怡情,最后则是大赌败身、败家、败业。

就家族治理之待人接物方面而言,家长告诫小孩要尊重长辈和友爱同辈,每日早晚或课后要向长辈请安。对任何亲友都要有礼貌,要称呼、要问好,绝不能看人家的地位或外表而定。在吃饭用餐方面,每次用餐,一张大圆桌上总是整整齐齐排放着碗、碟、筷,大人们不动筷的菜,小孩不能先动第一筷。吃饭时均由大人分菜到盘,自己可以要,但不可以自行去夹菜,也不能剩菜、剩饭;嚼食与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来;所食骨渣不可洒在桌上,要留在自己所用的盘里;当吃完饭,放下筷子时要说“慢用”,然后悄悄离座并将座位归还桌旁。在祭祖方面,当祭祖、敬神时,都是由祖辈领先礼拜,继而父辈和叔辈,然后是兄弟姐妹按年龄长幼礼拜。在庆祝生日方面,逢祖辈寿诞时,如系整生日,设起寿堂,在神仙柜上供以福禄寿三尊瓷像,摆上寿桃、寿面、水果供盘和铜质蜡烛台、香炉,燃烛点香,桌椅也系上大红色绣花桌围、椅披,父母亲和晚辈都挨次序地叩头祝贺,家中上、下人都要拜寿的。晚辈和家中帮工们可以得到类似春节时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般的拜寿小红包。

我们再以张敬礼和徐姮的婚姻为例来说明家族婚姻在其家族企业治理方面的作用。我们知道,举凡中外创业,有一共同之道,即以缔结儿女亲事寻求各方支持,张謇家族也不例外。目前可统计的信息是,沈燮均与张詧首结亲家;之后又与刘规馨、章维善结亲家,三人均为大生董事;最后就是张詧和徐乃昌之女徐姮成为伉俪(见附图1)。张謇和徐乃昌算是同门,两位都是翁同龢的学生,张謇和张詧是亲兄弟,所以徐乃昌对张謇的工作支持非常之大,相继促成通海垦牧和赴日考察。1912年,徐乃昌被选为大生纺织公司股东会董事,参与大生公司治理;1926年,张謇过世,徐乃昌又以常务董事和监事身份,常年坐镇大生,积极协助张詧和张孝若,参与大生公司董事运作;1935年,张孝若过世时,徐乃昌以常务董事身份挺身而出,协助张敬礼打理张氏家业。

三、慈善公益

张氏家族的公益慈善理念源于父亲张彭年的言传身教。张彭年为人厚道、处事公正,因知书达理、口才亦佳,在乡里颇负威望。60岁之后,他将家族事务托付三子张詧,专心受理乡邻诉告,帮助调解纠纷,家中经常坐满一屋,遇上饭点即便饭招待。张彭年见家人不胜其烦,就劝解道:“穷人有屈亦无处诉才来,为穷人伸冤、解难、调解纠纷是善事。今及我之未衰,以口舌保乡里和平,也是安心之事也。”张氏家族在30年间,共建设370所小学、20余个中国第一之空前教育奇观。同时,总是以赡养民生、开启民智的方式寄托对亡故亲人的哀思。下面,我们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张氏家族的公益慈善事业。

1903年,张謇创建通州师范学校,到1907年,办学经费多达18万两白银,占大生招股资金的36%,是张謇个人原始股的90倍。因为据统计,大生纱厂的招股计划为50万两白银,张謇个人投资的股金不足2000两。办学经费中的2/3来自大生纱厂的分红,1/3是张謇和张詧兄弟两人的捐款。

1910年,张謇将1901年创办、1910年开始盈利的通海垦牧公司的450股作为校产捐给通州师范学校。

1912年,张謇六十寿辰,将宴客费用和亲友馈金全部取出,创建南通第一养老院。

1920年,张詧用七十寿辰所得亲友馈赠,创办南通第二养老院;1922年,张謇用七十寿辰经费和所得,创办南通第三养老院。

1922年,张詧将全体股东奖励其的2000两报酬中的1500两用于创办第二养老院,其余500两分配给办事同人。

1919年,张詧以次子仁祖逝后遗资2万余银元,创办私立敬儒高等小学;1926年又个人出资2万余元,扩建初中班,经费主要由张氏家族承担,不足部分由复新面粉厂、唐闸粮业公所以及部分乡贤补助。

最后,在张謇兄弟俩的妻子过世后的遗产分割中,一部分给予亲族,其余部分均用于筹建助婴堂和学校。此外,张謇对忠于职守的员工或老员工,身故后都有相应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安抚,与当下相比而言,不是故股胜似故股(详见专栏)。另据统计,张謇用于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的资金有257万元左右,负债60万元左右,还有张詧的90万元左右,总计约有400万元左右。

四、结束语

作为本文的结束,我们对张氏家族做两点备注,第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目下,我们估计只对张氏家族的张謇比较熟悉,而张詧作为张氏家族企业的“贤内助”,其实功不可没,不过外人知之甚少罢了,列举三事如下:其一,共担债务,因张謇误籍事件家庭负债累累,张謇的兄弟们提出分家,此时,与张謇同父同母的张詧挺身而出,与张謇一起承担家庭债务;其二,让弟读书,在家庭情况一般且无人劳动时,张詧主动提出自己在家劳动,让弟弟去读书;第三,辞官帮弟,张謇初涉商海之时,张詧还在江西当官,在弟弟的要求下辞官帮助弟弟打理家族企业,做好“贤内助”。

第二,公益慈善毀业。在前文中,我们说大生纱厂的败笔在于激励过度。事实上,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慈善过度。因为据统计,大生一厂和大生二厂的总盈利规模约在1600万元左右,其中股东官利约在800万元左右,这表明张謇兄弟用于公益慈善的总额约占大生纱厂盈利规模的一半左右。事实上,张謇去世前,大生一厂仅在企业和公益事业之垫款就达70多万两白银,对其他企业之借款超过112万两白银,而以往来名义被其他企业占用资金也超过200万两,三者合计超过大生一厂全部营运资本的45%,以企业家之力,去办社会化之事,正所谓“本小事大”“急进务广”,导致资金链断裂。

附录 张氏家族家训

张謇集七位古人教子警言,书刻于石,作为家诫,其子孙一言一行,当以此勉之。

【家训 啬翁

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与其述己意,毋宁述古人,乃掇古诫子语书庭之屏,俾出入寓目而加省,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法者自有述训在。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优,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汉刘向①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②

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远,违斯败矣。——魏王修③

百世小人,读《论语》《孝经》,尚为人师。若能保书,终不为小人。谚曰: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隋颜之推④

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立身行己,一事有失,则得罪重于他人。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为人所妒。懿行实才,人未信之。少有疵累,人皆摈之。——唐柳玭⑤

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静见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宋胡安国⑥

勿妄与人接,只是勤俭。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不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及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朱熹⑦

民国十季辛酉八月】

① 出自西汉刘向《戒子歆书》,此讲自律,应居安思危,勤勉为人。译: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说过:“吊丧的人上了家门 ,那么,贺喜的人就要到里门了。”这就是说,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心怀恐惧,恭谨从事;而恭谨从事,就必然会有好的功德,而幸福也就会接着到来的。他又说:“贺喜的人来到家门,那么,吊丧的人就要到里门了。”这就是说,享福会使人骄傲、奢侈,而骄傲、奢侈,就会招致祸患。所以,吊丧的人也就会随之而至的。

②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原文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此讲治学修身。译: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磨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③ 出自魏朝王修《诫子书》,此讲交往。译:你的行为举止,对于别人,总要宽容为好。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察才能做,说话做事都要合情合理,违背这些就会失败。

④ 出自隋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此讲读书。译:从战乱以来,所见被俘虏的,即便是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还能给人家当老师。如果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⑤ 出自唐朝柳玭《柳氏家训》,原文出自《资治通鉴》,此讲为人行事。译:出生于名门世家的人,应该有敬畏之心,切不可有依靠之心。为人处世,一点做不到位的地方,就会比别人受到更多的指责。出生于名门世家,容易滋生骄傲之心,宗族强盛容易招来嫉妒,有善良的品行和真才实干,别人未必相信;但是纤小的缺点和细微的过失,却会被很多人看见而且争相指责。

⑥ 出自宋朝胡安国《与子寅书》,此讲言行及价值取向。译:树立信心,待人才能忠实诚信,这是本分的事。行为端正、清廉谨慎才能体现节操。处理事情时要聪明敏捷,果断地分辨是非。

⑦ 出自宋朝朱熹《与长子受之》,原文“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不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译:以上几点,务必严格遵守,我未谈到的也可举一反三。重要的是“勤谨”二字。遵循它,能上进,将有许多好事降临。我虽不敢说,但我为你祝福。反之,就退步,将有许多坏事降临。我虽不想说,但不免为你担忧。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朱熹并非在教子作官,而是教子立志做人。就是要“谨守勤谨”。

猜你喜欢
大生张謇家族
感怀张謇 守望初心
小酸浆
称呼见人品
祖传的舌头
平安电话
皿字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翁同龢点张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