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在英国,学校提供课外活动的水平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不同于中国的补习班体系——侧重于老师对孩子进行学业上的指导,英国家庭更愿意让孩子在放学后与同龄人一起在玩耍或竞技中成长。当然,英国家长对课外活动的安排也不尽相同,除了教育理念的不同外,孩子就读私立或公立学校也会产生影响。
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家长,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大部分私立学校都会投入资源为学生打造各种运动队或者兴趣俱乐部,有的学校甚至会组队参加各类国际比赛。要知道,尽管私立学校学生在英国学生总人数中只占7%左右,但英国大约1/3的伦敦奥运会奖牌获得者都曾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尽管私立学校普遍拥有出色的硬件条件,但家长往往会结合自己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
与私立学校相比,由于资源有限,不是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都能如愿报上学校的课外俱乐部,报不上名的学生只能耐心等候下一次报名机会。据《卫报》10日报道,苏塞克斯大学的调查发现,在过去两年中,在高中阶段提供音乐A-level课程的学校数量下降15%以上。这让视教育为政府职责的英国家长苦不堪言。由于缺乏学术和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许多家长只能为孩子寻找民间的体育或艺术活动俱乐部。选不到合适俱乐部的家长则会让孩子去打打零工,增长些社会经验。
中国人素有重视孩子教育的传统,在英国的中小学课外活动安排上也不例外。不管是在私立还是公立学校,华人家长在接完孩子后都会各自奔向兴趣班的目的地。当然,华人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比较佛系,觉得孩子还小开心就好,没有必要施加太大压力;有的家长则比较认真,希望孩子能拿音乐或体育方面的奖学金;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将课外活动变为额外的功课以帮助孩子实现“弯道超车”。
作为当地的华人家长,在笔者看来,孩子课外学什么,首先得看他们喜欢什么。在培养体育兴趣方面,笔者发现伦敦的每一个区都会对接一些社区娱乐健身中心,最早可以接收三四岁的孩子。令笔者吃惊的是,即使是社区俱乐部的活动,也有专业的教程做参照。这对孩子在早期培养兴趣爱好很有帮助,因此社区中心也成为华人家长的重要选择。
与国内一样,英国的华人也非常重视孩子在器乐方面的学习。笔者认识的一位华人妈妈,两个孩子每个周六都会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虽然很辛苦,但几年的努力也算学有所成。据了解,更多的华人家长在乐器学习上选择一对一课程,笔者所在的一个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钢琴考级群里,很多华人家长会沟通有关学琴考级的种种。从这点来看,会思考如何能够帮助孩子在兴趣上获得一些成就或许是华人家长与英国家长在课外活动选择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