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权 蒋迪 高学忠
乳腺癌是高发性女性恶性肿瘤, 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手术辅以化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有效措施, 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化疗药物会杀伤正常细胞, 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rhG-CSF具有体内外活性, 可促进粒系造血祖细胞增殖与分化, 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支持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但是对于其治疗时机尚未明确。本次研究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rhG-CSF支持治疗时机,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8例。观察组:年龄31~66岁, 平均年龄(44.7±8.1)岁;TNM分期为Ⅱ~Ⅲ级。对照组:年龄28~62岁, 平均年龄(44.1±8.5)岁;TNM分期为Ⅱ~Ⅲ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化疗禁忌证;药物过敏史;心、肝功能不全者;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术后1周接受常规化疗方案, 观察组于化疗给药后48 h即给予rhG-CSF骨髓支持治疗, 给予 rhG-CSF 150 μg 皮下注射 , 1 次 /d, 连用 5 d。对照组患者是在血常规检查显示出现骨髓抑制时给予rhG-CSF 150 μg皮下注射, 1次/d, 至血象指标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后5 d进行血象指标检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血象指标, 包括WBC、ANC、Hb、PLT。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程度进行评估, 具体分为Ⅰ、Ⅱ、Ⅲ、Ⅳ级, 统计两组Ⅱ级及以上发生率[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象指标对比 化疗前两组各血象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WBC、ANC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PLT 与 Hb 较化疗前下降 (P<0.05), 对照组化疗后各血象指标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化疗后, 对照组各血象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骨髓抑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骨髓抑制Ⅱ级及以上发生率为34.2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化疗前后血象指标对比(±s, ×109/L)
表1 两组化疗前后血象指标对比(±s, ×109/L)
注:与本组化疗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化疗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WBC ANC PLT Hb观察组 38 化疗前 4.68±0.35 2.35±0.14 132.25±10.23 105.23±7.63化疗后 4.54±0.28b 2.29±0.13b 115.01±7.62ab 98.23±4.86ab对照组 38 化疗前 4.55±0.35 2.31±0.15 135.82±10.19 106.01±7.58化疗后 2.58±0.21a 1.64±0.13a 101.36±8.69a 87.52±5.69a
表2 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程度对比(n)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其术后复发及转移率极高。化疗是乳腺癌首选辅助治疗手段, 可控制癌细胞转移, 但是化疗药物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特别是损伤血细胞而引发骨髓抑制, 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还可能终止化疗[4-6]。因此, 有效减轻骨髓抑制发生是临床重点。rhG-CSF是常用于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药物, 可特异性调节粒系细胞增殖与分化, 从而提高中性粒细胞功能, 以缓解骨髓抑制症状。但是对于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应用rhG-CSF的时机, 目前尚存在争议。
许多研究认为[7,8], 预防性使用 rhG-CSF 可控制化疗后WBC及中性粒细胞下降, 减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发生。为探讨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rhG-CSF支持治疗最佳时机, 分别对不同时机应用rhG-CSF的效果进行观察, 发现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象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且观察组化疗前后的ANC及WBC无明显变化(P>0.05), 而对照组变化较大(P<0.05), 表明化疗后预防性使用rhG-CSF能控制PLT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 减少骨髓抑制发生, 同时,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PLT与Hb水平也高于对照组, 表明乳腺癌化疗后48h即用rhG-CSF不仅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及WBC水平快速恢复, 对化疗所致其他毒副反应也具有一定缓解作用[9]。化疗后48 h时, 骨髓祖细胞尚未受到化疗药物抑制, 此时预防性使用rhG-CSF能刺激产生更多中性粒细胞与WBC, 以稳定化疗后血象指标状态[10]。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骨髓抑制Ⅱ级及以上发生率为34.2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化疗后48 h即使用rhG-CSF可促进粒系祖细胞分化与成熟, 使骨髓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于外周血中, 从而缩短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时间, 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作用, 因此, 48 h即使用rhG-CSF对减轻骨髓抑制程度具有显著效果。以往资料显示, 化疗后预防性使用rhG-CSF能减轻消化道症状与流感症状、恶性、呕吐等症状, 有助于缓解患者毒副反应[11]。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 未对其他毒副反应进行观察,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 乳腺癌化疗后48 h即使用rhG-CSF可减少对血象指标的影响, 也能减轻骨髓抑制程度, 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