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斐 吴群仙 赵应苟
摘 要:都市农业是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在我国城郊结合处的都市农业主要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农业园区为主。本文从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分析了目前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城郊; 都市农业; 旅游观光
一、发展都市农业的必然性
1.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随之而来伴随着一些生活焦虑、居住紧张、交通拥堵等各种日常情况,迫使都市居民急切需要一个环节压力、调节情绪的地方,在此情况下,郊外的旅游观光农业、生态采摘农业等成为了市民们节假日的极好去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们的生活也逐渐提升了档次,人们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消费人群及一些都市男女对日常食用的农产品越来越重视,这让有机农产品成为了都市新宠,生态有机农业园也成为了郊区都市农业的热捧,这也使得都市农业有了更多发展的必要性。
2.都市农业是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诸多问题,尤其是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城乡结合处贫富差距问题突出,众多土地被城市征用,农民土地越来越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现,而发展现代化的都市农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首先,在城乡结合处有着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空间较为广阔;其次,在城郊结合处,能够较为便利的利用高科技,更多的接触城市居民的思想文化,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爱好,更好的接触到城市市场,有效扩充都市农业的销路。
3.都市农业将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我国现有的都市农业大多数停留在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旅游农业以及生态农业层面上,且在发达城市居多,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些基层城市较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现代化的都市农业将成为一个都市行业新宠。从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速度来看,城市逐渐向外扩张,市区内高楼林立密布,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这让都市男女们很少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和宣泄压力的感觉,同时,经济发展迅速的市区生态破坏愈加严重,而在城郊发展都市农业,帮助城市市区改变自身生态循环,为都市男女们提供娱乐休闲、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调节情绪不失是一种新的疗养城市的现代化思路。
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相关设施不完善。城郊区域的都市农业多数都是依靠休闲娱乐、采摘、门票、餐饮等来获得收益的,相关的其他如购物中心、酒店以及旅游服务等都较为少见,不能够满足游客们的全方位需求,也降低了都市农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力度。
2.科技含量较低。从目前我国城郊区域的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来看,相对于国外那些大型的现代化农场而言,这些都市农业的发展技术含量较低,大多数经营的均为应急农产品,且多数为普通品种,反季节的农产品很少,高科技新研发的农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市民们更多的好奇心和观赏热情,这很容易使得都市农业只有短暂的旺季,旺季一过,收益直线下降甚至降至为零,这不仅不利于都市农业的发展,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缺乏多样性。纵观城郊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不难发现,大部分城市城郊结合处的一些生态农业、采摘农业和观光农业的经营项目很多都一样,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也多数一样,同质化较为严重,且不同的农业园区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多数一样,如农家菜、采摘园、农家旅馆等,这使得众多游客们可选择的余地很少,缺乏多样性的特色服务。此外,园区内本来具有的原生态特色,在开发的过程中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人工化痕迹太明显,“农”味不足,农村自然形貌及人文环境的原始性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4.管理及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虽然在城郊结合处,但是多数经营和管理都市农业园区的都是当地的农民及其家里人,这些人群多数文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经营理念也较为落后,亦没有经过什么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很少会有较多的创意经营理念并营造出特色农业园文化。此外,由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其服务水平和环保意识也较低,和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们的环保意识以及优质服务需求有些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都市农业的客流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促进城郊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城郊都市农业,完善其周围的基础设施,需要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以及外来资金的支持。城郊地区地处偏远,发展较为落后,人流量稀少,经营收益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各地政策要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对于落户在城郊的酒店、购物中心以及一条龙服务的农家乐,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以及占地优先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前来投资建设,如此不仅能够推进城郊区域的硬件建设,还能够带动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及休憩。
2.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发展都市农业,科技要领先,这就需要城郊区域的农业部门针对农业园区内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们进行定期的、免费的技术和服务培训。同时,还可以帮助城郊地区建立农业行业协会,并在建立互联网行业平台,提供预约和网络预订服务。通过行业协会制定相关的行业制度以及各种规范标准,约束都市农业园区内人员的各种行为,并可以相互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和理念。
3.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发展城郊地区的都市农业,要突出各地的文化特色,树立独有的品牌,避免相互模仿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如,可以建立“农家乐”特色村、农耕文化园区、生态休闲度假区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都市农业企业。同时,可以将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的文化融入都市农业园区,让外地的游客能够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文化气息,并对当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文化韵味的包装和设计,帮助农产品打上文化品牌的烙印,提高當地生产的纪念意义,扩宽农产品的销路,拉动当地的农村经济以及城市的知名度。
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农业园区,当地政府部门可以进行资金的支持和各种政策的倾斜,帮助他们申请农业示范区,扶持这些园区企业做大做强,并可通过引线搭桥的方式为这些大型企业解决产品销路和深加工的问题,深化一条龙服务,树立他们的自有品牌,进一步拉动其周边都市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林奎.都市农业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周春江,刘瑞涵.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阶段性发展理论探讨与实践田.作物杂志,2011(03).
[4]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