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丽琼 代景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福建 厦门 361003)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的相关功能、完全阻滞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开始作用时间显著多于实验组患者,P<0.05;麻醉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其具有术中出血量大以及创口大的缺点,因此选择安全性高以及恰当有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1-3]。本次研究探讨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以及气管插管麻醉后的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58~76岁,平均年龄为(69.49±8.46)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59~79岁,平均年龄为(68.49±8.49)岁。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为I~II级,本次研究在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且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两组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主要内容将静脉通道开放后,采取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1.5mg/kg以及维库溴铵0.3mg/kg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在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将呼吸频率设置为10~14次/min,将潮气量设值为8~10mL/kg;在手术中通过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5~1.0μg(kg ·min)和丙泊酚0.2mg(kg ·min)进行麻醉维持,并且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维库溴铵,其剂量为0.05mg/kg。实验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主要方式为选取L3-4椎间隙进行麻醉穿刺留置管道处理,之后选用腰椎穿刺针进入蛛网膜的下腔,之后向尾侧以0.2mL/s的速率注射1mL的生理盐水以及1.5~2.5mL的罗哌卡因,随后将腰针拔出,并且在硬膜外腔向头方向放置长度为3cm的导管,使患者保持平卧的体位,并且将麻醉平面保持在T9平面下。在手术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腰麻平面的情况,如果下降,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注射10%利多卡因的处理。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作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1.4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作用时间以及完全阻滞时间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开始作用时间对比显著,见表1。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在临床中,麻醉方式主要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等[4]。相关研究表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使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开始作用时间加快,但是在给予患者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操作的难度较高,主要原因为腰麻针在穿刺椎管内的时候,可能损伤椎管内的脊髓神经,从而导致下肢感觉功能和胃肠功能发生改变,甚至会有神经或者后背疼痛的情况发生,但是患者在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佳[5,6]。麻醉药物在代谢完全后,会使血流量降低以及大脑代谢水平下降,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7,8]。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表1.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作用时间对比 (±s)
表1.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作用时间对比 (±s)
组别 完全阻滞时间(s)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麻醉作用时间(s)实验组(n=50) 13.69±5.46 102.39±37.16 416.49±82.16 148.49±11.52对照组(n=50) 20.79±3.59 97.49±21.49 408.19±95.19 207.49±94.26
表2.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