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空间里汲取创新的源泉
——记杨浦区少年宫优秀文化传承探究活动课程

2018-10-14 07:45:26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活动部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豫园老字号店铺

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活动部

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致力于民族文化教育13年,坚持文教结合,以文化育人、以美育人的新气象。近年来聚焦青少年非遗传承教育,在探索过程中依托区域资源,成立“非遗传承人”资源库、“非遗”专家顾问团,建立民族工艺馆、中医药文化、香囊文化传承流动站,积极在全区一定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层次和梯度的课程和活动,推动“非遗”进课程、进课堂、进课外、进师资、进网络、进评价的机制建设,从而形成《智慧中华·我是非遗传习人》系列教材资源包、民俗文化亲子公益讲堂、中华民俗节庆嘉年华等系列探究课程和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缘起

(一)多元文化语境中艺术教育的角色

文化的“多元”不只存在于各个国家、族群之间,它还同时涵盖一个国家或团体之内,存在于因不同习惯或不同属性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圈。由于文化间的接触机会增加,冲突与矛盾也随之产生,如何在艺术教育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包容与接纳彼此差异,显得日益重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在视觉符码、仪式技艺、审美观念、智慧创造、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较完整地反映着该地区的历史人文风貌。它不仅是既得与现在,更是存续与未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提供创造力和创新的源泉和资源,是应对21世纪挑战的智慧锦囊。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具有探明文化脉络、获得文化认同、形成德育价值、养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力、形成多元价值观等核心教育价值。然而,在当下课程活动中,多数教师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未从价值观、技能、过程和态度上深入挖掘与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此视角,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给中国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提供一套突破西式精致艺术架构独占局面的行动起点。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

(一)选题说明与资源运用

发端于150多年前清同治年间的老城隍庙市场的豫园商城,是上海老城厢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集庙、园、市为一身,集美食、购物、民俗、娱乐为一体,是上海特有的城市标志和文化名片。豫园商城拥有13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和13个非遗项目,如豫园灯会、上海老城隍庙庙会、德兴馆、乔家栅糕团制作技艺、铁画轩刻瓷技艺等,这些中华老字号店铺及其非遗项目是见证上海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活文物。

(二)设计思路与目标设定

本活动聚焦“豫园民俗文化空间”,探寻豫园文化空间内中华老字号品牌、店铺及其非遗项目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空间内的“人”(组织者、参与者)、“事”(行为、活动、产品)、“时”(行为时间)、“地”(发生的位置空间)、“物”(依托的工艺技艺、程序或物品)五大方面考量,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文化空间这种无形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探索民俗文化空间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与文化脉动。

本活动选取豫园中华老字号店铺这一活态文化空间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感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具体知识的习得,还有教学过程与形式中精神情绪的传递,更要有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文化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熏陶,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感受力、理解力和反思批判力的生命体,收获文化自信。本单元需要做到:1.通过田野考察、协同创作、意涵分析等深层次的“对话”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式评析传统文化的语境。2.以项目、问题式学习贯穿整个单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师生协同学习,通过资料搜集、欣赏品读、考察访谈、对话讨论、查找举例、分析探究、表现感悟等方式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共建学习共同体。

三、活动过程与要点

(一)自主探究 活动先导

1.观看与谈论:老城厢地理文化环境和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历史传承

搜查资料了解与讨论老城厢和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豫园商城内13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和13个非遗项目的具体分布,店面特色、历史传承、网站信息等,思考讨论“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评选标准是什么”“这些中华老字号店铺相对于同行相比特色在哪里”“老城厢的地理文化空间为中华老字号店铺提供了什么”等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了解与顿悟:百年老店田野调查要点

教师以上海童涵春堂为例,进行田野调查模拟。外看:建筑样式与纹样寓意、店铺设计与员工着装、商品样式与陈设方式、特色商品与独特服务。内看:经营理念、独特技艺、文化内涵、历史脉络、消费者信誉度与评价、发展前景、历史困境与解决办法、地域特征。

(二)自主实践 田野考察

1.拍一拍: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历史建筑与视觉文化现象

运用手绘、摄影、视频、dv短片的方式记录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建筑特征(屋顶、房梁、地面纹样、牌匾、建筑装饰物等)、店铺设计与员工着装、商品样式与特色等,关注视觉文本的构成符码,进行深入探索,思考“哪些视觉文化现象引起你的注意”的问题,找一找它们独特的视觉符号与象征符号以及文化内涵。

2.探一探: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特色技艺

通过查找资料、访谈店长与店员了解中华老字号店铺的特色服务与非遗制作技艺,用摄影、视频、录音、视觉笔记等方式记录“非遗”手工艺的制作工序、器具样式特征,从政治、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种角度分析其技艺流变的原因。

3.比一比:中华老字号店铺的非遗产品

通过看一看、品一品、用一用、摸一摸等多种方式“使用”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商品,并对比同一类的其他店铺的商品,试着说一说中华老字号店铺的独特之处,尝试探究原因。

4.访一访:中华老字号店铺的组织者及消费者

访谈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店长和店员,溯源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历史脉络、挖掘其经营理念、品牌故事及文化内涵,展望今后发展趋势。并访谈消费者,感悟与思考豫园商城百年老店和百年品牌的辉煌历史与当前困境。

(三)活动体验 角色扮演

1.角色扮演:我是小小导购员

角色扮演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导购员,提供给学生一个异于学校学习环境和表现平台,创造学生与消费者、店长、店员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融入中华老字号店铺中,感知文化内涵。

2.思考探究:中华老字号店铺如何振兴

目前,中华老字号店铺正面临网点流失严重、体制转换难、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创新机制四大困难,思考探究中华老字号店铺如何走出历史困境,重振品牌。学生探究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

(四)活动分享 自我评价

小组合作完成田野考察报告:

1.围绕豫园内中华老字号店铺,针对视觉现象、文化符码、习俗仪式及其文化空间背景营造,进行翔实完整的记录。

2.调查报告写作要求逻辑通顺,分析客观,表述准确,体现出调查者的文化判断力和思考力。

3.田野调查中要有习俗文化仪式的象征含义、民众的文化价值观和观念表达方式、社会组织及生活方式因素等内容。

4.体现出调查者对中华老字号店铺涉及的视觉图像采集,整理研究过程与结论。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本课程首先了解豫园内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具体情况,通过观察、访问、记录、摄影摄像等多种方式,体验与探究百年老店的视觉元素、文化符码、美的观念、制作技艺等,理解与捕捉上海老城厢民俗文化空间及其民俗活动内涵。

其次,在活动中借助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和处理资料,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提出愿景、出色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自我反思、与人沟通、交往合作的能力。

最后,通过文化空间田野考察,以同理心反思中华老字号店铺中手工技艺、视觉形象、文化空间变迁的缘由,借由“技艺”阐释背后的“记忆”,厘清百年老店中美的本质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感悟工匠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进归属感与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活动评价上采用综合评价表、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①、评价应用卡、档案袋评价等方式与方法。评价标准应体验多维度和多极性,形成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成就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获得高峰体验,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与人交往,学会理解、沟通;促进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注释:

①这一评定模式是在1982年提出的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它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让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

猜你喜欢
豫园老字号店铺
豫园彩龙映明月遥相辉映迎新年
检察风云(2024年3期)2024-02-20 10:30:20
老店铺杂事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上海工运(2021年3期)2021-04-08 14:23:30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汉语世界(2020年5期)2020-10-23 07:20:16
苏轼的店铺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60年“老字号”中纺标
豫园灯会
上海国资(2017年2期)2017-02-28 09:23:34
豫园中国日(节)
上海商业(2016年17期)2016-11-16 05:31:34
2015五道口店铺回访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