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调整材料、推进孩子自主游戏

2018-10-13 10:24陈凤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花店花朵顾客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74-02

观察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角色游戏是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过程,属于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

“花儿朵朵”主题中我们在美工区开展了系列手工活动——美丽的花朵,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吸管、油泥、皱纹纸、毛根、树枝等,供幼儿进行造型,深受幼儿喜爱。选择其他游戏的幼儿经常会围在美工区旁观看美工区的幼儿制作花朵,并发出“真漂亮”“能不能送我一朵”的感叹。通过游戏后的讨论,根据本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要,花店的角色游戏诞生了。在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前期经验基础上(如:用油泥、模板制作的花朵平面造型;用皱纹纸、毛根进行的简单立体造型等),提供了一些成品花、各色皱纹纸、毛根,用皱纹纸剪好的花瓣、吸管、水果网、可乐瓶。

观察实录一:

游戏开始了,金城、袁天宇、朱沐熙、黄梓轩一起把材料摆放出来,然后开始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花朵,有的将皱纹纸卷起或折成“小扇子”,底部用毛根攥紧,有的将剪好的花瓣用胶棒粘贴在吸管上,有顾客前来买花就出售收取钱币,接着轮流外出到各游戏区角“卖花”。在这过程中黄梓轩一会儿玩玩这个材料,一会儿又拿拿那个材料,可是一次都没成功,于是就不太愿意制作花,经常外出离开。

分析解读:

丰富的材料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幼儿喜欢用多种方法来制作花朵,在游戏初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沉浸在制作的乐趣当中,但制作中吸管的绕弯是个难点。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来说有点难度,所以出现了不太愿意尝试提供的材料制作花,经常外出离开的现象。花儿制作好后也只是放在瓶子中,插放不够多样、美观、多样,还有孩子的交往仅限于小范围内,角色也没有分工。

反思调整: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拓展角色经验,商量有关花店的角色分工;提供角色标志性服饰。

2.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用皱纹纸制作好但尚未翻开花瓣的半成品花朵,让能力较弱的幼儿尝试翻开花瓣,体验成功的乐趣)、多样花盆和花泥、收银机。

3.环境布置:提供各种吸管头绕弯的方法示意图和和各類花朵制作方法的步骤图示。

观察实录二:

今天妮妮和妙灵担任“制作花朵员”,妙灵将水果网剪开后,张开的花瓣不容易贴合在吸管上,于是主动寻求需要胶水,教师提供了双面胶和透明胶,鼓励她将花朵粘紧。孩做好后插在花泥中。闽闽担任“服务员”,笑笑来到花店观察挑选花了,闽闽看到了,对笑笑说“我们的花都是都是今天做的,你看这一朵花怎么样?”笑笑高兴地接过说“谢谢你!就买这朵。”看笑笑买了花,闽闽美滋滋的,又拿起一朵花叫喊道:“新鲜的花呀,大家快来买花呀!”,过了一会儿娃娃家的人员来买花了,买了一次又一次,几个家庭成员轮流着买,把一盆一盆的花打扮“家里”,最后把花店的花都买光了,工作人员都来不及做出来。

分析:

活动中有了一定的角色分工,工作人员划分为“制作花朵员”和“服务员”两类角色。“制作花朵员”自由选择提供的各种材料来做各类花朵,“服务员”主要是收取“顾客”的钱币及向“顾客”介绍、推荐各类花朵和轮流外出上门“卖花”,游戏情节丰富了,交往频率提高了,范围扩大,但是“服务员”有收银机操纵、可收取“顾客”钱币,这个情节非常吸引其他孩子,娃娃家的家庭成员纷纷来扮演顾客无限制地买花,造成工作人员来不及做的混乱现象。

反思调整:

1.讨论:“花店无人光顾时怎么办?”“如果有顾客无限制地买花怎么办?”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自己制定规则。

2.教师以适当的身份介入,给予合适的指导。

3.价目表,免费券,展览区、制作区的标记牌。 半成品:包装纸、毛线。

观察实录三:

游戏开始了,赵心彤说:“我要做做花的。”潘若溪说:“我也要做花”。“我去送花”韩思宇说。刘亦然说“我买花,收钱。”赵心彤、潘若溪两人一起合作把前一天回收来的花进行整理,插好摆放整齐,接着拿出制作材料,开始制作花朵,每制作好一朵花朵或花束,她们就摆放到“展览区”。有顾客上门了,韩思宇连忙热情招呼:“你要买什么花?送给谁?需要送吗?”“把花包一下更漂亮哦,你要包吗?”他根据顾客需要将花朵进行包装,并开展“送花”的活动,刘亦然则在一旁向顾客介绍着花的价格,并提醒着顾客:“你领钱了吗?”“你微信扫一扫付钱也可以。”没有顾客时刘亦然就到别的游戏区向其他孩子介绍:“请到花店来花哦,可以优惠哦!”并派送优惠券,活动结束,大家一看收银机的钱高兴极了“呵呵呵,我们今天赚了好多钱”、“这么多钱,快存到银行去”……。

分析解读:

活动中工作人员划分为“制作花朵员”“花朵包装员”和“服务员”三类角色,他们各尽其职,情节也更加丰富了,“制作花朵员”的孩子在游戏时负责整理、摆放好材料,并将前一天回收来的花进行整理、材料分类,将制作好的花朵、花束摆放到“展览区”,“花朵包装员”的情节是根据顾客需要将花朵进行包装,并开展“送花”的活动,“顾客”买好花后告诉“花朵包装员”要送到哪、送给谁,知道传递美丽的鲜花能为别人送去祝福。“服务员”负责整理展览区的花朵、花束,在无人光顾时到各游戏区向幼儿介绍,并派送优惠券,鼓励大家光顾花店,在收银时以提供的价目表为依据。

反思调整:

1.游戏情节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和“银行”游戏相联系——限制了每人每次取款的数目,结合价目表的使用、制作区展览区的划分,让混乱的现象得到控制。

2.可以与“超市”游戏相联系——当工作人员缺少材料(如:纸张、布、塑料瓶子等),可以去超市购买;和“美工区”游戏相联系——“花朵包装员”需要装饰物品,在超市买不到、百宝箱里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请“美工区”的幼儿帮助,如:剪一个蝴蝶结做装饰等。

思考与体会

1.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情境,让他们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游戏中,我们所提供的材料,一部分是具备生活特征、实用性很强的器具,比如,花店里的收银机、花篮、收银员的衣饰等,这样的游戏材料能使幼儿很快理解每个区域的游戏主题,能很快参加进来并承担起相应的角色。另一部分游戏材料,由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组成,但都是些真实程度低的简单物品和材料,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生活化的游戏材料可以帮助他们把现实生活和想象中的角色联系到一起。

2.通过游戏内容的提示、游戏材料的提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就容易顺利进入角色情境。又因为角色游戏中各个游戏间相互联系的必然性大,其游戏环境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也就使得幼儿间产生互动交往。

3.在游戏开展前教师要先丰富幼儿的经验,发展游戏情节,使得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学会良性交往。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并针对不同情况,适时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在游戏结束时,应与幼儿共同来评价本次游戏的开展情况,帮助幼儿分享交往经验,促使交往能力的提高。

4.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过程,以此为载体,让幼儿在假想的动作、情境和交往中,反映眼中的世界。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选择,采用合适的指导策略,才能使得幼儿更好地去交往,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作者简介:陈凤仙(1970年),民族:汉,性别:女,籍贯:上海青浦,学历:大专,职称或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花店花朵顾客
王跃农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背上的花朵
美美花店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
你有怪癖吗?
花店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