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2018-10-13 11:46许宜潘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湿地措施因素

许宜潘

【摘 要】湿地是自然之肾,而至今人类对湿地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湿地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变化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找出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措施,达到减缓湿地资源开发给环境带来危害的目的。现以我国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湿地;环境变化;评价;因素;措施;三江平原湿地

【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87-02

湿地是由土地、水、生物及其诸多因素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它曾经哺育这人类的文明发展,并随着人类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人类在地球上进化开始就开始利用湿地,开发湿地。如在早期,人类在浅水区捕鱼,在湿地中采摘野果为食物。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人类对湿地资源的开发不断增强,在这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破坏局部区域的气候循环,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并逐渐威胁人类的生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对湿地开发所引起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湿地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1.自然环境的破坏。

由于在湿地资源开发过程中,人类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只开发而不治理,从而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面积不断缩小。主要表现为:

一是局部气温日益恶化。湿地有调节水源、局部气候的作用,是天然的调节器,具有减轻洪灾、旱灾等功能。由于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湿地蓄水层减少,从而能为人类提供的水资源就会减少,对区域内的水循环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犹记得1998年的洪水,从当年的自然因素上看,我们发现,1998年长江绝对水量小于1954年,按常理水位应该低于1954年,而实际上,1998年长江中下游的最高水位却普遍高于1954年,有360KM河段的最高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历史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很多低洼的湿地湖泊,这些湿地与湖泊是调节洪水的天然场所,但是随着人类对湿地等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湿地原有的功能,减少了其调蓄洪峰,调节水量的能力。而根据今年的气象气候表现,又有专家预测,有爆发疑似九八洪水的可能性,在这样触目惊心的环境下,保护好湿地,严禁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水体污染现象加剧。水是湿地之母,按字面意义的理解,湿地肯定是有水的地方,但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利用湿地的手段越来越高明,榨取湿地资源也愈来愈彻底。如洞庭湖一直是人类心驰神往的圣地,而至今,其湖泊、湿地面积却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造纸工业,化工,印染等相继出现,工业三废排放不断加剧,大大超过了湿地能够净化的能力,造成水源大面积污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面对湿地开发的这种厄运,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达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2.社会环境的破坏

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是最主要的。湿地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为它们提供温暖的港湾,让它们繁衍生息,如:阿根廷湿润的潘帕斯草原上广布着浅水湖、永久性或季节沼泽地,数量巨大的水鸟经常集中于此,同时,往南的把他哥尼亚高原上面也散布有540个湖泊,是雁鸭类、天鹅和涉禽的重要繁殖地等。而湿地正是这些动植物的保护神,湿地是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半陆半水的性质,他即使陆生动植物的生活场所,也是水生动植物的居住地,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其对生物发展的重要性。如三江平原的鸟类动物有16目42科及亚科92种,占黑龙江省的51.3%,同时,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丹顶鹤、灰鹤等珍禽动物的天然栖息和繁衍场所。但是由于对长江平原湿地的多年大规模开发,严重破坏了湿地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得部分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与此同时,植物也难逃厄运。三江平原的湿地植物的破坏,不仅影响当地环境,威胁着在此地生长的植物的繁衍生息,也严重影响了湿地资源的遗传性和经济价值的开发。

二、造成湿地环境恶化的影响因素

1.天灾。

地球因为海陆的变迁,而形成现在的四大洋七大洲的外部景观,而湿地也会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可以造就湿地,也可以使湿地消亡。如楼兰古国曾经是非常富裕的王国,它的国都兴起于罗布泊湿地的养育,后来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导致罗布泊湿地的消亡,这座城市也从此没落。而引起湿地消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引起,让人防不胜防。

2.人祸。

人类意识的缺陷,导致对湿地缺乏足够的保护。人们常说态度决定成败,而正确的行为取决于正确的意识,由于人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甚少,所以,在不知情或的情况下破坏了湿地的功能,例如:围湖造田以提高粮食总产量,最后使“北大仓”变成了“北大荒”;为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围湖发展工业,造纸、印染业等,一方面是可以就近利用水资源,利用湿地的自然净化作用,但殊不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给湿地强加了压力,最后使得湿地生态遭到破坏,进而阻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认真客观的看待湿地资源开发利弊,做到保护欲开发想结合,促进人类的进步与湿地的保护协调发展。

三、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人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主要表现在:1979年,我国的第一步《环境保护法》公布实施;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积极参与世界的湿地保护活动,同时,我国也把湿地保护纳入了国家重要的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湿地生态的恶化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它是在关注、治理和防治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人类社会发展与湿地保护利用的协调性具有很重大的作用。

因此,应建立湿地具体监测系统,把保护湿地的责任落实到位,加强湿地保护人员的内部分工与管理。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如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等,我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按照我国现在环境发展的形式,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未触及的湿地领域,在利用湿地时更要谨慎,不能为一时的发展而放弃原有的湿地保护初衷。在人力物力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恢复湿地功能,延续其价值性。

结语

湿地发展已有长远的历史,而人类的进化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利用科学技术战胜自然、克服自然,但是,我们不应在自然面前沾沾自喜,因为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它正以藐视的姿态看向我们,所以,我们应学会跟自然和平共处,保护湿地,保护生态。不然,我们真正的世界末日将要到来。

参考文献

[1]曹景华,王志秀,王学义.黄河三角洲实施“生态湿地恢复工程”[J].

[2]佟守正,吕宪国.松嫩平原重要湿地恢复研究进展[J].

[3]黄妮,刘殿伟,王宗明,张柏,宋开山.基于水文与土地覆盖的三江平原湿地恢复[J].

猜你喜欢
湿地措施因素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解石三大因素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