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写习惯的养成

2018-10-13 10:24成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写作文习惯语文

成娟

【摘 要】讀书写作习惯的养成从语文学科教育的角度来说是最重要的,从人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阅读写作;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26-02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而我以为细节是由习惯决定的。有人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也曾说过:“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可见,习惯是要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因此,我认为教育工作在育人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习惯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就以语文学科的读、写为例浅谈一点我的看法。

书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科更是这样,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他的语文不会差,阅读不但能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让人经历各种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情感体验,使人情感丰富而又敏锐。所谓语感也是从中而来。因此老师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方面下大工夫、慢功夫。

最初的阅读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要规定学生一定要读什么,不能读什么,只要学生喜欢读就可以。课内语文的学习是“用教材教”,教的是基础的语文知识和阅读的方法,真正大量的阅读是在课外完成的,因此语文老师的重任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

通常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三种读书方法:泛读、速读、精读。对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可采取泛读,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美国中小学一直推行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其终身阅读的习惯。其大致做法是:每天抽出十到十五分钟读自己喜欢的任何作品,教师不提问,不要求写笔记,不做任何成绩记录,结果成绩斐然。每天十五分钟并不难,难在坚持,难在养成习惯。另外,学生贪玩有惰性是难免的,这就需要老师下慢功夫,常常提醒、监督、鼓励,使学生的阅读尽量不间断,久而久之,才能使学生从不读到读,从读到经常读,再到自觉自愿的读,并且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称之为阅读习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阅读不求多,不求快,保证阅读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读和写从来不分家。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甚至已经到了厌倦畏惧的地步,原因很多。现在的小学生在各种作业和培训班之间疲于奔命,缺乏真正的生活经历,没有机会认真观察生活,更无从思考生活;写作缺少思路,面对作文题目,也许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不知从何说起,不知该怎么组织语句,写出来的语句没头没尾。这是思维问题,如果思路不清,写作前没有构思好,写作便无从下笔。常常看到学生是这样写作文的:写几个字,想一想,再写几个字。写完一段赶快数数字数够了没有,不够再想一会凑几句,简直像挤牙膏一样,着实让人感到痛苦和折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学生无话可说,无词可遣,无情可抒。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千人一面,要么是离题万里,要么是胡编乱造。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说的就是思维的重要性。应试教育下孩子的思维发展被漠视,孩子对生活缺少思考,就难有实质意义上的进步和成长。因此,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孩子多思考多感受,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多动笔的习惯,写作是训练思维的过程,是语言外化的活动,称为高难度的情智技能,而技能不经过反复实践是不可能掌握的。

写作练习首先要解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正确认识写作的意义。其次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熟悉的主题。一次作文课,我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人。一名同学说想写自己外地的表哥。我问他,你们熟悉吗?他说,一年见一次。我心生疑虑,又问,那你了解他吗?他回答,了解一点。显然这个孩子对自己的表哥很有好感,但是他们并不熟悉,所以他如果要写自己的表哥,只能是匆匆下笔,草草收场。我发现许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确定写作内容,为此,我特别要求小学生现阶段写作练习的三个必须:必须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必须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必须写真正触动自己的内容。这样给了学生一个方向,使他们有一个选择的范围,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

然而这离会写还很远。适合学情的写作练习方法也考验着语文老师的教育智慧。举例来说,片段写作是一个较为通用的写作训练方法。经常用作片段练习的主题有:第一,记述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会在记述中能适当插入几句景物描写。第二,写下今天观察到的事物,可从整体特点、突出特点、外貌、颜色、形态、声音、用途等方面进行描写。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用象声词来描绘声音。第三,描写你身边的人物,可以从外貌(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声音等方面)和性格品质方面描写,举出一至两个典型事例说明,要求具体详细,举例必须紧扣主题。描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第四,记录下今天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向家长老师和互联网求助,验证你对问题的思考是否合理。第五,运用修辞手法写话,从比喻、夸张、拟人和排比中任选一种修辞,写一句或几句话。

片段练习一方面可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书中看到的、课堂学到的好词佳句用一用,既加深理解又可以学以致用,同时学生没有太大压力,可以放开手脚写自己想写的。又不同于日记,老师、家长也可以帮助修改。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逐渐就培养出写作的感觉了。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开头或许很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效果。教育来不得一点急功近利。好习惯的养成很难,也很慢,不但费工夫,也费精神,但这些好习惯对孩子的价值和影响却无比深远,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最宝贵的财富。

猜你喜欢
写作文习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