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兵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探索文本中的“微写作”之道,挖掘文本中的“微写作”的训练点,常态化进行“微写作”训练,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教学;微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32-01
习作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尺码,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学生手握笔,似有千斤重,写什么?怎么写?学生万般苦恼,教师心急如焚。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可人们更多地是把视线聚集在习作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微写作”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为推动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更有效的途径。“微写作”的特征正好符合小学中高段学生写作训练的要求,促使学生具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探索文本中的“微写作”之道,挖掘文本中的“微写作”的训练点,常态化进行“微写作”训练,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微写作”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探索文本中的“微写作”之道的意义、价值
1.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
“微写作”指向写作能力的培养。“微写作”紧扣所学课文,将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加以应用,为学生写作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微写作”字数一般在150字左右,篇幅短小,涉及的文体更为多样,表述更为灵活,内容涉及也相当广泛,利于展现学生真正语文素养!
2.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王荣生认为:微型写作课程的出现,可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写作课程的转型。微型写作课程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微型写作课程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为此,在语用理念指导下,小学习作教学应以“言语生命动力学”、“全语言教育观”为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丰富微写作教学理论体系。
3.生活化语文的需要。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从大语文的角度看,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所以,生活就是语文的资源库。微写作遵循“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的写作理念,凸显语言的实际应用,这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语言情境,在生活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
4.消除怕习作心理障碍的需要。
虽然已有了一定的习作体验,但是怕写作文仍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原因在哪呢?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习作”部分的表述:“(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照这段表述及结合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1)不明白写作目的。(2)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微写作,首先是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降低学生选材的难度,其次是降低学生表达的难度,第三是把作文教学的难度化解,分散到日常的微作文指导中,降低教师作文教学的难度。
二、探索文本中的“微写作”之道的方法和途径
1.精彩段落,仿一仿。
学生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片断和仿篇。
(1)模仿课文片段,进行练笔,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值得我们学习。A、学习修辞手法。B、学习描写方法。
(2)模仿整篇课文。A、模仿课文文字、内容等。B、模仿课文主要表达方法。C、模仿写作结构。模仿整篇课文时还可以就文章的写作结构进行仿写。
2.课文空白,补一补。
“补白”即学生对“空白”的再创造。想象补白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文的能力,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有些课文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学生可以把写得简炼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
3.悬念结尾,续一续。
很多课文中的结尾都写得留有一定余地,让学生有很多猜测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自己的作品了。
4.动情之处,抒一抒。
我们所学课文不仅文笔生动,而且立意鲜明,从多方面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学生入情入境,自然会被文中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学生练笔可以一吐为快。
5.古诗意境,叙一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比如古诗《小儿垂钓》《清平乐.村居》都可以改写成有趣的小故事;还可以将《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干练的当代故事等。
6.课文插图,写一写。
图画是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而有些插图在文中只是一筆带过,这样的图片,学生可以联系课文的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尝试去写一写,编写故事,其形式就如同看图写话了。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习作,同时可让学生编写不同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个性。利用插图进行“微写作”的训练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心、有序地观察图画,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训练自己对文本的敏感度,应有一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慧眼,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课文引导学生“微写作”,多给学生提供“微写作”机会,巧妙设计,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经验,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
[2]沈建军.《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