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新时代下,我们需要牢牢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利用和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在当代高校,网络平台是高校和思想教育工作者传播思政思想,弘扬政治文化的一个阵地,网络文化对思想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围绕网络文化展开,分析了当前新时代下网络文化如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政工作;实效性;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23-02
一、前言
互联网像一张无形的网,联络了很多人,把方面方面的事物都包含起来,有着巨大的作用。自从其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发展之势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在全国普及和流行起来,并蔓延到了全球,它的触角伸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影响。的确,互联网的发展很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互联网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运用它。据不完全的统计,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越过八成,成为了继报纸、广播、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并且由于网络具有的众多优点,正逐渐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运用面最广,适应性最强的一大网络媒介。网络时代,大学校园是新时代下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发扬的阵地,很有必要对网络文化如何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媒介,以知识为载体,在网络构成的开放而又虚拟的空间内进行文化的下载、传输、交流及一系列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现代社会人的行为与思维智慧的文化内核。它属于一种新兴的快餐式文化,和传统的文化相比,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质。第一,开放性,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可以通过设置VPN服务就可以访问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和当地的网络进行连接,超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获取和传输信息,全球的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浏览到你留下的信息,并和你进行一个线上的交流和互动。第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性,网络还具备虚拟性和现实性的交互,人们在网上看到的产品,都是线下存在销售的,做快递直接运送到你需要的地方。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递单一的局面。让你实实在在感受到网络不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也是联通现实世界的一扇大门。第三,参与的自由和平等性,网络里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并具备极大的自由,不存在阶级、身份、职业、等级之间的物化差异,大家的身份都是可以自由随意的切换。第四,广域性和参透性,网络文化的有一大特点就是广域性和参透性,它表示网络文化不受到时空的阻碍,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网络文化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会受到它们的影响,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
三、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产生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来说,网络文化的出现增强了它的趣味性,也给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冲击。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找到网络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道。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会对高校学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方面。第一,网络文化有助于扩宽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范围。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模式比较单一,只能通过教师的授课和布置作业效果的方式進行学习,学习的效率不高,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但是在网络世界里面,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打破连被动的学习局面,转变成主动地搜索知识,进行学习,也不需要把书本全部翻看一遍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查询一下就可以实现,大大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此外,通过电脑,学生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进行学习和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第二,网络文化扩宽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交往空间。在虚拟世界里面,学生可以寻找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士,并且和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避免了线下见面交流困难的情况。可以这样说,网络这个工具为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自由、便于交流的一个平台,扩宽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有利于他们心灵的成长和互动。随着网络各大交友学习论坛或者平台的数量越来越多,为学生们提供和搭建了一个个更加有利于交流的环境。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和他们兴趣爱好相同的伙伴或者好友。第三,网络文化有助于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心智发育还远没有成年人那般成熟,也存在着来自学业或者初临社会的压力,不知道如何化解。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发泄压力的渠道。同时,网络中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有经验的长辈或者心理咨询专业的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疏导和减压,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不止全都是好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消极的影响,需要我们了解并避免。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增强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知难而上,克服消极因素。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观。意识形态西化,网络空间给人们展示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多维立体虚拟网络。各种西方文化的杂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政治意识,打破了青少年的意识思想和固有传统观念,比较明显的就是90后和80后之间的观念上的差距。第二,自由观,网络提供了一个让大多数人能够自由表达自我观点的平台,当然对于暴力色情的言论,网络安全文明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监控,只能说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层面,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网络中自由化难以得到全面的控制,存在着不少网络喷子、网络水军,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一定的侵蚀,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第三,交往观,网络交友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但是由于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极具有吸引力的,对于涉世未深,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危害,他们很容易对网络上瘾,不能自拔,并且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空间里面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现实世界的学习、交友和生活。在网络的大世界里面,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好的,也存在着网络诈骗、网络婚姻、网络谣言、网络病毒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容易引发道德沦丧的事件发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
1.积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简单的把它当做一项走形式的教育讲座和活动完成,它需要发挥它的实质性的功效,使得大学生能够认识网络、了解网络、运用网络。通过网络形成富有自我特色的网络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面对网络的是与非、红与黑具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评判标准。
2.加强思想理论队伍和高校网站建设。
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完善和扎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政治觉悟,对网络文化的特点,青少年的学习特点有着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够为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提升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高校应该把网络网站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引起足够的关注。高校的网站建设是代表高校文化的一张名片,必须紧紧围绕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重點学科、科研项目,调动起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为学校宣传,营造好的业内口碑,争取夺下高校思想政治的制高点。
3.健全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运行和管理。
建立健全系统而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规则,对于网络文明的建设以及网络文化的打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不断提高网络的技术水平,借助网络手段提高网络的监管水平,保证网络的健康长远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媒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我们很有必要在了解网络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观能动性,通过提升自身的政治教育水平来为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如何影响的,我们应该要紧紧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的实效性这样一个关键点,并正确认识到网络文化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适当提出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高校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杂志,2004(4).
[2]唐超文,刘软.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
[3]剑汪华,张远登,涂运祥,谈朝阳.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