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蔼萍
摘 要:一幅色彩写生画的成功与否很多因素,其中构图是色彩写生中的重要因素。在色彩写生过程中,画者需要将呈现在眼前的各种物象进行取舍并合理地组合安排在画面上,并表现出画面的主次及统一变化。构图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态:三角形、四边形、圆形、S形、对角形等。该文从构图法则、构图形式、构图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结合色彩写生来阐述。
关键词:色彩写生;构图;形式美
一、画面构图
当你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画物体时,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开始在白纸上涂画一个个物象,直到逐个涂画完所要画的全部内容?一个不知道如何摄影拍照的人也会拿起相机去随手取景、拍照,这是否可以称为构图呢?
构图是一种艺术性活动,是通过对可视物的各种要素适当的组织、安排、处理,以达到某种“富有意味”的画面形式,或者通过形式语言表达某种主题内容,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构圖,亦称“经营位置”。在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其称呼亦有所区别,如:绘画艺术中称之为构图,设计中称为构成,建筑设计中称为法式、布景,摄影艺术中称为取景,书法艺术中则称之为间架、布白。因此,我们可以将构图简单的理解为研究点、线、面三者组成关系的艺术。构图主要也是指组成形、色和空间的具体操作,物体与物体的间位置安排。
二、构图法则
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2)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3)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图形的关系,这种图地关系即正负形的关系。在三个要点中,第一要点是构图的决定因素,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了画面的样式。构图的样式分为两大类: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平衡构图:a.物理平衡: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的各种力达到了相互抵消的状态,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同一事物时所发生的情形。b.视觉平衡:通过“感知”经验,物体被安排在画面中心的位置上,看上去显得平衡、稳定,视觉力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称构图:指在画面上按照中轴线划分的左和右两半部分或按照中心水平线为基准的上和下的两个部分,物象的形状、颜色等一致的情形。
三、构图的形成
一幅色彩写生画的成功与否存在很多因素,其中画面的构图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在较好的绘画色彩构图中,透视、光、形、色这四个方面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配合。透视关系在画面中决定着物象的形体、色彩的强弱、大小远近以及虚实等关系。光源的类型以及光源的方向也会影响色彩写生时对构图的设计和画面不同情感的表达。形是色的基础,形体准确更是优秀构图的基础,因此形是第一要素,有色无形的画面则不能构成完整的色彩绘画了。色彩在绘画构图中具有平衡左右、协调画面、统一色彩,突出主题的作用。在色彩写生的过程中,眼前出现形态多种、颜色各异的物象,我们如何去合理地取舍,怎样才能有效地将它们组织在画面上,体现出画面中的整体感与主次关系,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呈现出具有美感的色彩画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构图常识和构图规律。
在写生过程中,并不会受限于写生对象的束缚,按部就班地去照抄对象,而会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和画面的需要,对写生场景中对象的形状、色彩、位置等进行大胆的取舍、重新组合和主观“改造”,因此,色彩写生出来的画面往往与实际物象有一定的差别,呈现出了更佳的视觉效果,这就是绘画构图的作用。
构图在形式上可分为:横构图和竖构图。在绘画写生中,横构图的形式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主体物较矮,各个对象之间高度的落差不大,左右的平面排列较为宽阔,选用横构图能更好的表现画面的平衡性和稳定感。若在风景色彩写生时,为表现画面的广阔、平静、深远等,例如海面、远山等场景时,选用横构图来表现更为适合。在绘画写生时,主体物较为高大的情况下,或处在大侧面这种比较特殊的角度上,利用竖构图则可以表现更强的画面纵深感及更为突出主体物的特征。
构图的基本形式可概括地分为几种几何形态,例如:正三角形、倒三角形、对角形、四边形、梯形、圆形、S形等,这些最常见的形态体现出了一般的绘画写生的构图规律。同时,在构图设计时我们还需要遵循画面中的对称、均衡、统四、对比的构图基本原则。
1.三角形构图
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比较容易把握画面的效果。正三角形构图在力学上是最稳定的,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定的、坚实的、不可动摇的稳定感和崇高的气氛。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给人的感觉稳定均衡、持久而又不失灵活性。
2.四边形构图
大小四边形、斜四边形、梯形都统称为四边形构图,它所包括的静物内容较多,但它的空间关系比较平均,画面比较稳定。给人以坚强的印象,具有安定稳重、庄严平和的感觉。
3.圆形构图
圆形是封闭和整体的基本形状,圆形构图通常指画面中的主体呈圆形。圆形构图在视觉上给人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则就不会有松散感。圆形构图是比较实用的构图形式,但画面中静物摆放过于集中而容易显得单调,活力不足,缺乏画面的冲击感。
4.对角倾斜构图
在西方绘画上应用最广,具有动态感。对角倾斜型在画面上呈对角线的方向分布,这种构图方法避开了左右构图的呆板感觉,形成视觉上的均衡和空间上的纵深感。
5.S形构图
线条是构图的要素之一,曲线是线条中最具有美感的一种线型。这种构图形式具有空间深远的延长、变化的特点,给人以韵律节奏感和活力动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使画面增添活跃的气氛。S形构图中还具有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它可以把画面中散乱无关联的景物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的整体。摄影的S形构图,适宜于表现被摄对象本身富有曲线的景物,如河流、小溪曲径、羊肠小道等等。
在绘画中使用“S”形构图的一些建议:a.适用于对象物数量比较多的画面;b.画面的物体“透视”高度比较接近;c.注意整体对象物的疏密对比关系;“S”形构图常使用高俯视的透视角度,有助于这个“S”字看起来比较清晰,表现生动的场面效果,低俯视角度的静物组合通常都会堆砌粘合在一起。
五、构图基本原则
在色彩写生教学中构图出现的常见问题:①空:整组静物形状大小过小,画面留白太多,使画面看上去显拘谨、小气,画面主体性不明确②满:整组静物构图太大,所有物体充满整张画面,个别物体被顶到画面之外导致构图不完整,画面紧张、拥挤。③偏:画面左右不平衡,大部分物体集中到了画面右边,左边则留白过多,导致画面让人在视觉上有一种向右倾斜的感受。
因此,在绘画起稿前的构图阶段,应遵循构图基本原则:A、上窄下宽、左右均衡,指的是对象物与纸张边缘所留的空白对比。主体突出,对比均衡、对立统一、高低错落、节奏韵律得当、大小适度。
B.构图饱满:画面中内容丰富充实,通常布局画面上紧下松。静物摆放要合理,疏密、聚散得当,远近、大小、高低要适中。
C.画面均衡:均衡而非对称,是既有变化而又不同的均衡。
D.对比统一:画面构图中既要考虑对比又要兼顾到画面中的和谐和统一。形状的大小高矮、粗细方圆。色彩的冷暖鲜灰,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的互补色关系。深浅与明暗对比。
E.光源明确:光源要明确,确定主体物的位置要根据光源方向,亮部的面积要大,暗部的面积要小。画面中的黑、白、灰色块所占面积大小要合理搭配。
F.形式内容多样统一
G.节奏韵律得当
一幅完整的画面犹如一首动听的乐曲,画面情感中蕴含着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绘画构图中,作为平衡要素的形与色是可以用轻重来比拟的。例如面积小的感觉轻盈,面积大的则感觉厚重;颜色浅的感觉轻,颜色重的则感觉重;色彩的冷暖差异给人也有远近感受,一般冷的物体放在画面的后面,暖的物体放在靠前面的部分,这就是利用暖进冷退的规律安排画面的物体位置。通过色彩的浓淡深浅、冷暖进退差异,结合物体的大小高低和远近疏密关系。
构图形式感的作用,一方面它能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通过强弱对比,明确画面中心,引导视觉顺序;另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够使观众对画面产生悲、喜、爱、恶等情感表现。构图的表现也需要我们养成多观察、多练习、多思考的习惯,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多感受生活中的构图之美,从中逐步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基本原则,使画面更具有形式美感,最终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